《观一卦,知天下》——读懂观卦,走遍天下都不怕
《观一卦,知天下》——读懂观卦,走遍天下都不怕(一)
《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卦是《观卦》,观人、观事、观物。
观——尺蠖之屈,以求信也!!(系辞)
第二十卦 观卦 风地观卦
本卦是卦象是上卦为巽为风,下卦为坤为地,是风吹拂与地上而遍及万物之表象,由此有着“看清一切事物本质”的寓意。
坤下巽上,内坤外巽。坤卦和巽卦都有顺的意思,因为巽卦卦象是风,而风是无孔不入的,实际上风也是顺着空间周流六虚。只要有孔就是有空间,有空间风就要流动,这是风的职责。所以说风是顺着空间流动的,在一个空间里面流动,有顺的意思。
本卦的卦辞以国王祭祀这种隆重的、特定的、为古时读者所共知的场合作比喻,指出观人、观事、观物、观己时应有的心态和举止,即认真细致,慎重周全,恰如其分,还要敬重和诚信。由于观察的角度因人而异,所以效果、结局自有不同。无论是儿童、女子、男人、君王、老板、伙计,观察事物应以自身的身份为出发点,身为男儿大丈夫,若像儿童那样天真地看待事物,或像小女子般偷偷地窥观事物,那么就是“吝”或者“可丑”的行为。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如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若不是美国对美日关系的盲目乐观,便不会付出那样伤亡惨重的代价了。这便是成年人以儿戏的心态去观察事物的典型教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诗,说明了要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是很困难的。对此,本卦的彖辞指出了“观”的大原则: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就是要站在高处,眼界开阔,以平顺而谦逊的态度,以中正的观念去观察万事万物,这样才能看清事物的实质,而不是浮浅的表象。
对于如何才能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观卦的六爻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第一爻“童观”与第二爻“窥观”,从反面指出目光短浅和眼界狭窄的弊病;第三爻“观我生”,揭示了反身自省以决定进退的原则;第四爻“观国之光”很有意思。古时候,有德行的知识分子,到了某个国家就会观察君王的言行以及这个国家的风俗民情,然后决定是否倾心辅佐。因此,现在人们去某个地方考察学习,往往叫观光团,这个“观光”一词就是出自这一爻;第五爻和第六爻高居于四个阴爻之上,为什么一个是“观我生”,一个是“观其生”呢?这是强调居于上位的执政者不仅要以观察民情为鉴,还有主动地置于民众的审察之下,如此才是坦荡的“君子”,因此“无咎”。
人的一生都生活在目光交织的世界里。不是你观人就是人观你。从门缝里看人是观,从外面往门缝里看也是观;从井底望天是观,从天上看井也是观。笼子里的狮子看人是观,人看笼子里的狮子也是观。因此,人生处世不能坐井观天,不能一知半解,更不能视而不见。大至历史潮流、时势兴衰,中至人生之路、事业前景,小至周围景物,同事老板,无不需要细心地观看、观察,看清楚之后才能明辨是非、选择取舍、知道进退。
卦辞: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颙yóng若:崇敬仰慕的样子)
译文:观卦象征观察:祭祀前洗手自洁,而不必奉献酒食以祭,心存诚信而崇敬之貌可仰。
解读:观卦里主要讲什么意思呢?它真正讲的是一个虔诚的心。为什么这个虔诚的心与观相联系呢?这与“观自在”有相通之处,它是观心。“盥”是指洗手。“荐”是指献上。这“盥”与“荐”,都是古代一种举行祭祀仪式时的两个步骤,两套仪式,一先一后,盥在前,荐在后,是非常虔诚的。这种“盥”仪式,就是一个“观”的过程,观什么?观心,观自己的心圣洁不圣洁,虔诚不虔诚。“有孚颙若”,“孚”是指诚信,对祭祀肯定需要一种诚信。“颙”本来是指向上望,但这个向上望是一种仰慕。“若”是样子。为什么呢?因为观卦里面讲的就是这种虔诚的心。表现在外表的仪态就是俯首鞠躬;表现在内心却相反,不是向下躬身而是向上仰慕,仰慕所祭拜的天和祖先。正是心里由衷的仰慕,才会俯首鞠躬。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译文:站在高处,眼界开阔,纵观一切,要温顺而谦逊,以持中守正的观念去观察万事万物,这就叫做观。“祭祀前洗手自洁,而不必奉献酒食以祭,心存诚信而崇敬之貌可仰”,在下面观礼的人就会受到感化。观看自然的神奇规律,四时交替毫无差错;圣人借用这种神奇的规律来实行教化,就能使天下人顺服。
解读:“大观在上”,“大观”实际上是叫观大,也就是说你观察的对象如果不大、不是神圣的,你就没有这个虔诚心;如果观察到一种圣洁和神圣,当然就是“大观”了。这种圣洁在你心里的位置自然为上,上为神圣。“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天之神道”是指圣人体认天的不言不语而使四时运行、万物生长的奥妙。“四时不忒”是指差异,就是讲四时循环没有什么差异;是指天道规律没有差异。道是没有差异的,所以“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神道设教”是指圣人因天之道而明了治人之道,不言而信,不动而敬,使百姓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弃恶向善。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译文:上卦为巽为风,下卦为坤为地,风吹拂于地上而遍及万物,这是观卦的卦象。先代君王效仿风吹大地而遍及万物的精神,视察四方,留心民风民俗,用教育来感化民众。
解读:“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这个“省”是巡视的意思,也还是“观”,通过巡视四方以后才知道哪一方面需要设教,应该用哪种方式设教。根据民情、民俗等具体情况来设教。所以孔子的教是“因材施教”,也就是天下设教,四时、四方各有不同。不然就不叫设教,这都是根据“观”来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