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历代本草汇言)

败酱草(败酱、鹿首、马草、泽败、鹿肠)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主产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原植物生于荒山草地、林缘灌丛中。喜稍湿润环境,耐严寒,一般土壤均可生长。味辛、苦,性寒。归胃、大肠、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临床用名败酱草。

败酱草:败酱花苞欲绽放  早有苍蝇落上头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败酱,味苦平。主暴热火创,赤气,疥搔,疸痔,马鞍,热气。一名鹿肠。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鹿首,一名马草,一名泽败,生江夏,八月采根曝干。

案《范子计然》云:败酱出三辅。陶宏景云:气如败酱。故以为名。

《名医别录》:味咸,微寒,无毒。主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药性论》:臣,味辛,苦,微寒。治毒风疹痹,主破多年凝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馀疹烦渴。

《日华子本草》:味酸,治赤眼障膜,努肉,血气心腹痛,破症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利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痨,疥癣,丹毒。

《开宝本草》:味苦、咸,平、微寒,无毒。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汤液本草》:内容:气微寒平,味苦、咸。无毒。入足少阴经,手厥阴经。

《本草》云∶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仲景治肠痈有脓者,薏苡仁附子败酱汤。薏苡仁二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三物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取一升,顿服之,小盒饭下,愈。

《本草蒙筌》:内容:败酱

味苦、咸,气平,微寒。无毒。俗呼苦 菜,多生深谷中。入剂用之,夏初收采。因似败豆酱气,故以败酱为名。入足少阴肾经,及手厥阴包络。除肿痈排脓散血,破痈结催产落胎。去疽痔疥瘙,却毒风痿痹。鼻洪吐血能止,腹痛疑血可推。

《本草纲目》:败酱,乃手足阳明,厥阴药也。善排脓破血,故肿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后人不知用盖未过识者耳。

《本草乘雅半偈》:内容:(本经中品)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核】曰∶败酱,一名苦菜。又名苦蕺,苦蕺同酸酱名,酸酱叶则高硕也。亦与苦贾、龙葵同名,种类则迥别矣。生江夏川谷,所在溪涧近水处亦有之。春初嫩苗塌地,似松菜叶,略狭长,面深背浅,有锯齿。采作菜蔬,漂去苦味,有陈酱气。三月茎渐高,数寸一节,节间生叶,各起小枝,四散如伞,高三四尺。入夏白花成簇,根白紫,八月采取,曝干用。

【 】曰∶诠名败酱,烹之色臭相似,形脏腹肠之所需也。气平味苦,盖炎上作苦,苦性走下苦肃肤腠,苦浓肠胃,平则无过不及矣。因名苦菜,月令小满,苦菜秀,白花整密敷布如盖。夏三月,此谓蕃秀,若所爱在外,犹夏日在肤,泛泛乎,若万物之有余也。盖夏火主时,金遇庚伏,而乃白花金布,抑秉制为用,制则化生欤。故从治暴热,火疮赤气,焦烁肺金肤皮形脏,而为疥瘙疽痔,马鞍热气者。热解则清而愈,此即点火成金,不烦另觅种子矣。仲景先生用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大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不独焦烁肺金之形脏,并毁败腑配之大肠。金至斯坚,将来者进,成功者退,理势然也。

《本草易读》:内容:俗名苦菜子。

辛,苦,微寒,无毒。入足厥阴肝。调产后之恶露,解带下之赤白,止吐衄之血逆,却心腹之瘀痛。兼排痈脓,最破瘀血。

处处原野有之。春生苗叶布地,夏秋茎高一二尺而柔弱。数寸一节,节间生叶四散。顶开白似柴胡。

产后腰疼,同芎、归、肉桂服。(验方第一。)

产后腹痛如刺,水煎四两服。(第二。)

《本草崇原》:气味苦平,无毒。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败酱俗名苦菜,处处原野皆有。春初生苗,深冬始凋,野人多食之。) 败酱味苦性寒,故主治暴热火疮赤气,而疥瘙疽痔,马鞍热气,皆为火热之病。马者,火之畜也。《金匮》言有薏苡附子败酱散,亦主肠痈而消热毒。

《本经逢原》:败酱乃手阳明、厥阴药,善除暴热火疮,皆取苦寒散毒之用。其治疽痔马鞍热气,以其性专下泄也。《金匮》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固结末溃,故取薏苡下达,败酱苦降,附子开结,而为热因热用之向导,深得《本经》之旨。若脓成热毒势胀,不可用也。而妇人下部疽蚀方中,亦恒用之。近世医师罕有识者,惟徽人采取榨干,曰苦榨菜,惜乎不知治疗之功用也。

《本草从新》:内容:通、破血解毒。

苦平。解毒排脓。治痈肿。破凝血。疗产后诸病。(时珍曰∶败酱乃手足阳明、厥阴药也、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产后腰痛腹痛等证多用之、后人不知用、盖未遇识者尔。)一名苦菜。用根苗。(杨氏疗乳方、治蠼 尿疮绕腰者、败酱煎汁、涂之甚良。)

《得配本草》:即苦菜

苦,平。入足厥阴,兼入足阳明经。破血排脓。去疽痔,除痈肿。配米仁、附子,下腹痈。入四物,治恶露不止。

《本经疏证》:酱之为物,以谷蒸庵而成,已与生气绝远。然昼被日迫,夜吸露华,与天地之生气相吐纳,则又别著生趣,治其陈且败,则虽未至臭秽,特于生意遂无丝发可系矣。是物之根作陈败酱色,即其气亦复似之,偏生于早春,至深冬始凋,是无论生长收藏,温凉寒热,俱不能阂其欣欣向荣之性,所谓极无生气之中,偏具无限生机者也。人身血液津唾被寒热逼烁,至成一切痈疽疥痔,日渐败壤,此物偏能引致生气。俾寓于其中以渐化死为生,亦可为元之又元矣。
《本经》取治火疮赤气疥瘙疽痔之因暴热而成者,其义正与此合。暴系日暴之暴,不作疾速解也。徽人以是物作剂,云食之不生疮疖。

《本草便读》:内容:排脓消肿。肠痈藉辛苦之功。达胃行肝。瘀热仗咸寒之力。(败酱辛苦咸微寒。一名苦菜。叶如芥。其色青紫。能入血分。散血中瘀留结热。入手足阳明厥阴。金匮用之治肠痈。亦取其排脓破血之意。)

《本草撮要》:内容:味苦。入手足阳明厥阴经。功专破血排脓。得四物治恶露不止。得当归、川芎、桂心治产后腰痛。一名苦菜。用根苗。

《本草分经》:苦、咸,微寒。入心包、肾。主暴热火疮疥痔,除痈肿结热、风痹,为治肠痈之上药。

《长沙药解》: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最排痈脓。

《金匮》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在薏苡。用之治肠痈脉数,以其排积脓而行瘀血也。

败酱苦寒通利,善破瘀血而消痈肿,排脓秽而化癥瘕。其诸主治,止心痛,疗腹疼,住吐衄,破癥瘕,催生产,落胎孕,收带下,平疥癣,除翳膜,去努肉。败酱即苦菜也。

《本草择要纲目》:内容:(一名苦菜。根苗同。)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除痈肿浮肿结热风 痹。破多年凝血。能化脓为水。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治血气心腹痛。破症结。催生落胞。血运鼻衄吐血。赤白带下。赤眼障膜 肉。耳疮疖疥癣丹毒。排脓补 。败酱乃手足阳明厥阴药也。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乃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盖未遇识者耳。

《饮片新参》:形色:叶梗灰黄。
性味:苦凉香平。
功能:去瘀清热,治肠痈肿痛,排脓,利小便。
分量:一钱半至三钱。
用法:生用。
禁忌:血虚中寒者忌用。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曝干。

出近道,叶似豨莶,根形似柴胡,气如败豆酱,故以为名。

《中药大辞典》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一般多在夏季采收,将全株拔起,除去泥沙后晒干。

白花败酱:生长于山坡草地及路旁。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黄花败酱:生长于山坡草地。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收得后,便粗杵。入甘草叶相拌对蒸,从巳至未,出,焙干,去甘草叶,取用。

【现代药理研究】

1.  败酱草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败酱草浸剂及口服液对多种球菌、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败酱草在细胞培养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基B1和B4等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在鸡胚内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2.  败酱草有保肝利胆作用。研究表明,败酱草有明显的促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作用。全草还有降麝香草酚絮状脑磷脂胆固醇絮状值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因而认为其具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能使肝炎病灶消退,使毛细胆管疏通作用。
3.  败酱草有镇静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皂甙。
4.  败酱草有抗肿瘤作用。

(整理/巫林芝)

(校对/小k)

(媒体/全思捷)

(0)

相关推荐

  • 《本草精荟》:粮药同源:薏苡仁

    原创中医实战笔记2021-02-05 15:42:43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种子.也是粮食的一种,可单独煮粥,也可煮八宝粥食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常生用或炒用. 一.功效应用 薏苡仁味甘.淡, ...

  • ​毛德西十六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十六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1.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肌肤甲错 治验: 女性,19岁.于七八岁即出现四肢及肩背部皮肤甲错,甲错部分呈盘状型,痒甚.每至夏季症状基本消失,逢冬又发 ...

  • ​败酱/​败酱草

    ​败酱 歌诀:败酱微寒,善治肠痈,解毒行瘀,止痛排脓. 译注:败酱味辛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行瘀排脓的作用,可以消散痈肿,对肠痈腹痛,疗效较好.又治产后血滞腹痛,但产后虚寒腹痛者不宜用. 用量:3- ...

  • 《本草精荟》:消痈止痛:败酱草的功效与应用

    败酱草又名苦菜,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因其有变质酱的陈腐气味,故而得名.常秋季采收,洗净阴干,切段应用. 一.败酱草的功效: 败酱草味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功效 ...

  • 18.人紀金匱-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

    我们继续介绍第十八篇,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治第十八. l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大家看这个条辨,他说脉是浮数的,应当发热,诸位在读伤寒论的时候,唉,老师这个脉是浮是数 ...

  • 芒硝(历代本草汇言)

    芒硝 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芒硝多生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及潮湿的山洞中.将 ...

  • 紫草(历代本草汇言)

    (紫丹.茈萸.鸦衔草.地血.紫芙)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和新疆紫草的根.主产于辽宁.湖南.湖北.新疆等地.原植物生于草地.草甸.向阳山坡.灌丛或林缘.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临 ...

  • 丹皮(历代本草汇言)

    牡丹皮 牡丹皮(丹皮.牡丹.鹿韭.鼠姑)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多系栽培.主产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陕西.湖北.四川等地.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旱.怕涝.怕高温.忌强光.以土 ...

  • 生地黄(历代本草汇言)

    生地 生地黄(生地.地髓.芑.苄)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怀庆地黄或地黄的根.栽培或野生.主产于河南.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原植物 多为栽培,或野生于山坡及路旁荒地.喜温暖气候,较耐寒,以阳光充足.土层 ...

  • 白鲜皮(历代本草汇言)

    白鲜皮(白藓皮.白藓.白羊鲜,白膻.地羊鲜.金雀儿椒)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及灌丛中.味苦,性寒.归脾.胃经.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临床用名 ...

  • 芦根 (历代本草汇言)

    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我国各地均产.原植物生于河流.沼泽岸边浅水中.喜温暖湿润气候, 耐寒,以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河流.沼泽岸边浅水中最宜生长.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生 津 ...

  • 山慈菇(历代本草汇言)

    山慈菇(金灯.鬼灯檠.无义草.朱姑.鹿蹄草.山慈菰) 山慈姑为兰科植物杜鹃兰和独蒜兰的假球茎.前者主产于黄河流域及西南.华南等地:后者主产于西南地区.味辛.性寒,有小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 ...

  • 熊胆(历代本草汇言)

    熊胆 熊胆为熊科动物棕熊和黑熊的干燥胆汁.前者主产于东北.华北.陕西.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后者主产于华北及东北地区.味苦,性寒.归肝.胆.心经.功效清热解毒.止痉.明目.临床用名熊胆. ...

  • 漏芦(历代本草汇言)

    漏芦 漏芦(野兰) 漏芦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前者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后者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味苦,性寒.归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下乳汁.临床用名漏芦. 漏芦:烂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