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人生最大的弱点就是,迷信道德,太过善良|鬼谷子

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都在修炼,都在悟道,但活到最后,有人活明白了,有人没活明白。

史学界有个谜团: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想知道原因就不妨去探知他的智囊团。所以今天我们的主角是建文帝的首席智囊方孝孺。

这哥们是个标准的学霸。黄宗羲评价他:明朝群儒之首,明代儒家的扛把子。江湖人送外号:小韩愈。

通俗的说,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同志。

方孝孺这哥们人如其名,讲究一个“孝”字,大家都是出来混的,不孝还混个屁。关于“孝”,儒学里有个经典假设:如果有人他爹被人砍死了,要怎么办?孔子给的答案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有仇不报非君子。

但是行凶者恰巧是皇帝呢?比如方孝孺的父亲,济宁府任知府,厅局级干部的方克勤就是因为“空印案”被朱元璋冤杀,要命的是方克勤是标准的清官。

身为儒生的方孝孺咋办呢,是不是应该为亲爹做点什么呢?

没有,完全没有,甚至这事儿连一个外人都看不过去了,有个叫郑士利的人越俎代庖上书请求为方克勤平反,结果是被皇帝打了屁股。

此年方孝孺已经二十五岁了,学有成就,已负盛名,为何不替父辩冤呢?让外人不解。总之,后来方公子毅然决然的投入到儒学的先进文化研究中去,他坚信儒学会给答案。

最终还真让他悟出来了宇宙真理:做人要讲道德。

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要黑方孝孺,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自始至终的好人。时代已经不允许他成为“伍子胥”式的英雄,就好比孔老夫子的那一套其实也已经过时了,所以才会延伸进化出来程朱理学。方孝孺没有的选,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人生只有一个目的:

我要用道德感动朱老板。

方孝孺始终是个道德感爆棚的人,他坚信能靠真爱感动朱老板,结果他成功了,在朱元璋的暗示下,

公元1392年,方孝孺终于以学者身份入幕,成为建文帝幕僚,开始了二十年的风光历程。

不仅如此,方孝孺跟建文帝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顺带还感动了朱允炆:

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

你瞧,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是帝师了,刺不刺激?而这位帝师传授给朱允炆的绝招就是:

让我们用爱感化别人,用道德感动一切!

为了证明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孝孺发现朱允炆对他的叔叔们颇有微词,于是决定怼一下朱家的藩王们,效仿汉武帝玩一下“削藩”的游戏。我们知道汉武帝在纵横家主父偃帮助下施行的“推恩令”,巧妙的完成了中央集权。要知道纵横家玩的其实是谋略,而不是道德,比如主父偃的“推恩令”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打着道德名号的骗局,目的就是为了道德绑架。但是儒家干这事,靠谱吗?

这里要画个问号了。不过,方孝孺并不这么看,自己是儒学正宗还比不上个纵横家的旁门左道?不知道为什么文化人总会有种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有时候想想也的确如此,人家学历高、口才好、背景深,年轻有为,一般人拿什么跟他比?一个汉中教授的头衔就秒杀多少人?

事实证明,方孝孺的确是明朝的群儒之首,但是他一定也是明朝的谋士之末。他当真是把朱允炆跟坑惨了。比如后来的编辑《明史》的张廷玉就说:齐、黄、方、练之俦,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属于典型的有想法,没办法的人。

不过,随着方孝孺的推动,一场天下棋局已经开始了。

首先有请方孝孺下先招,俗话说下棋要遵循“宁输一子,不失一先”的原则:在“削藩”政策下,相继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纷纷倒台。一年之内在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被废之后,燕王便成了下一个目标。朝廷承认他是最棘手的敌人,因此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

注意,方孝孺的这一手棋,第一个攻击的是周王朱橚,这个人跟朱棣一样,不知道母亲是谁?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他是朱棣的亲弟弟。这一招就叫打草惊蛇,敲山震虎。

下面有请朱棣对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结果显而易见,如果你是朱棣,你会怎么办?纵然朱棣不想造反,但朱允炆已经在策划如何推倒这个叔叔了。

本来朱棣觉得还没准备好,打算再忍一忍,但是姚广孝在一旁怂恿道:还等个毛线,干他。于是1399年8月,燕王朱棣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这一招是一部险棋,老实说朱棣也是被逼的。但是让朱允炆很爽,老子就等你这一手呢。于是朱允炆随即下了第二手:命盛庸、吴杰、平安诸将进攻大名府,双方势力悬殊太大,朱棣明显吃了暗亏。

下面请朱棣下第二手:大侄儿饶命,我知错还不行吗?我不玩了,投降了。

本来故事就应该结束了,但是方孝孺不同意,这场战争势在必得,甚至连讨伐诏书都写好了,日后论功行赏,自己就是首功,而且我们是道德之师,随即下了第三手:根据方孝孺的设想,己方是胜券在握,局势必然手起刀落,朱棣磕头求饶。很多人认为靖难之役是朱棣占据主导,其实不是,朱允炆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朱棣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于是方孝孺下令辽东主将攻击燕京,直捣黄龙,南北夹击,除掉后患。

下面再请朱棣应战:我擦,跟我来真的?老子我也不是吃素的,兄弟们给我顶住。

朱棣啊,这场战争我们赢定了,方孝孺随即下了第四手:痛打落水狗。不管朱棣第二次上书投降,派兵扰乱朱棣的粮草让他弹尽粮绝。顺带使用离间计,挑拨朱棣父子的感情。看来朱棣已经穷途末路、黔驴技穷了。

这时候,朱允炆忽然跳进棋局说:“千万别伤害我的亲叔叔,让我用道德感动他。”

方孝孺听完后,感动的泪眼婆娑的说:“对,让我们一起用道德感动他,我们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于是奇迹发生了,朱棣在战场上跑来跑去,居然毫发无损。

下面有请朱棣应战:哼哼,吟诗作赋你行,带兵打仗我行,我现在联合诸侯、外族一切能联合的势力。实际上朱姓诸侯已经被朱允炆逼的倒向了朱棣,最有趣的是,居然朝鲜、蒙古也派兵助阵。

方孝孺啊,你的招的确都是杀招,威力巨大,但是你忘了一点,自古战争都是拉一派打一派,哪有庄家亲自应战的?

你记得纵横家们的玩法吗?庄家永远都是躲在幕后,幕前都是小弟在互撕。你们这么快就暴露了自己。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谢谢你把我的盟友都推给我。哦,对了,我记得鬼谷子好像说过: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

忽然,剧情神逆转,朱棣居然后发制人了。啥叫神之一手?

“允炆呐,这盘棋,你从一开始就下输了,你亲自把自己的后路给断了,记住叔叔的忠告:如果有来生,千万别暴露的太早,千万别听腐儒的,千万不要太自信。”

人生总有很多猝不及防。

等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朱允炆回过神来的时候,一切为时已晚,朱棣军团已经攻到江北,这特么就尴尬了。

“孝孺啊,咱们说好的志在必得呢,你不是说三个月就灭掉朱叔叔的吗,这都三年了?要不朕先……”

朱允炆见势不妙,准备开溜。但是他没料到方才子下面的举动: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大哥,千万别当胆小鬼啊,大不了以死殉国”,见自己的智囊不同意,朱允炆的内心机会是崩溃的,好好的一盘好棋给下输了。但是输人不输阵,这是明朝皇帝最大的毛病,他们很擅长死要面子活受罪,朱允炆是如此,后来的朱由检也是如此。为了面子,硬是死扛,有人称之为气节。其实就是死脑筋。或许到最后的一刻,朱允炆和方孝孺还站着长江边上,凝视北方:

“爱卿,让我们一起用道德感动他们吧,我们是道德之师,是仁义之师。”

终于他们失败了,道德在这东西在朱棣眼里就是个屁。朱元璋曾经说过:世界属于读书人的。所以他把朱熹理学定为官学。但是他忘了说下一句:这个世界有时候也是属于流氓的,他自己就是真实案例。

流氓从来不讲理,只讲利益。

该来的始终还是会来,不久燕兵入城,建文帝自焚,这一天,方孝孺被抓进监狱。

以前我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方孝孺劝阻朱允炆死守南京,以身殉节?写到这里我明白了,这就是儒家的道德使然吧。

毕竟逃跑了多不酷,一点也不是君子所为。真是猪一般的队友,这样的人,赢了才是奇迹?

接着大明王朝最悲伤的一幕发生了:

方孝孺内心似乎在像朱允炆证明着什么:“皇上你看,微臣也不跑,哪怕朱棣就站在我面前又能怎样?”

果然他故意激怒朱棣,朱棣威胁他说:“你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方孝孺忽然道德感爆棚的说:“你诛我十族又如何?”

于是他就真的被诛了十族,就因为他一句话,使他成了一个道德模范。顺带着让837人跟他一起陪葬,而那837人姓甚名谁,无人知晓,有襁褓中的婴儿,有柔弱的女子,有无辜的学生。

方孝孺认为这是他的深谋远虑,感天动地:“我要用方家837条人命谴责你,用道德谴责你。”

可是,历史告诉我们,朱棣实际上作为一个皇帝做的还不错,奠定了明朝兴盛的基础。

那么,就真的尴尬了。

关于深虑,鬼谷子也说过比如: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但是你放心好了,方孝孺说的一定不是这个意思,为此他还写了一篇《深虑论》:圣人,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意思是说:做人真诚点,不要用阴谋诡计,要用道德来感动一切。

每次读到这段话,我都会想说,这朱允炆输的根本不是偶然啊,这根本就不可能赢嘛。 就如蔡东藩先生评价的那样:方孝孺一迂儒耳,观其为建文立谋,无一可用,亦无一成功。

他就是个读书人,沉浸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梦想里的人,却从未想过世界如此现实与残酷。人跟树一样,越是向往阳光,他的根就要扎进黑暗的大地。不知死焉知深,不知黑焉知白?

他信守道德,却不知讲道德是要看人的,如鬼谷子所言: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圣人之道并不是单纯讲求忠心、诚信,仁爱、道德,不过是在维护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已。

道德是一种自我修养,但是作为我们现代人,如果一个人的嘴里永远是“之乎者也,仁义道德”,或许未必能修成圣人的正果,反而沦为一个眼高手低,满嘴大道理的人,那不是迂腐又是什么呢?

千百年来,有多少忙着修炼道德,却对人心一无所知的人呢?道德与谋略,本身都是一种修行,都是一种工具而已,方孝孺尚且不谙此理,

更何况你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