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接上篇:怎样让孩子更会说话(一)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样一则文言,在引领小学段的孩子疏通大意之后,我们再做点什么呢?谈点简单的寓意或启发什么的吗?
我的做法是,利用这则材料让孩子学习说话的逻辑性问题和语境问题。
对于什么时候日远什么时候日近的问题,
一儿的观点(结论)是什么?
他是如何判断的?
他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判断依据是什么?
谁能列出一个简单的提要?
谁来做一个条理清晰的发言?
现象: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依据:远者小而近者大
结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第一个孩子的观察准确吗?
为什么不准确?是什么原因导致观察失误?
他的判断依据科学吗?
科学合理的判断依据为什么导致了结论的错误?
原因应该追溯到哪里?

很多时候眼睛并不是很好的判断标准。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判断标准“呢?

——科学仪器!
大家看一下讲台,请大家估测一下这个讲台的长度。现场有猜140厘米的,有猜200厘米的,有猜155的,160的,178的。。。热闹非凡,互不相让。
尺子一量:170。
再热闹的猜测判断,都不如冷静的一测量。

另一个孩子的观察准确吗?
他的判断依据科学吗?
准确的现象观察,科学的判断依据,
为什么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原因应该追溯到哪里?
现象: 日初出沧沧凉凉,日中如探汤
依据: 近者热而远者凉
结论: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

是不是可以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受也并不是很好的判断标准?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判断标准“呢?
。。。
还有一个问题,这则故事是谁写的?
他写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是讽刺孔子的无知吗?
他为什么要讽刺孔子的无知?
是赞扬孔子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吗?
我们如何判断这一段话的情感倾向和用意呢?
要准确知晓说话人的用意,应该知晓说话人 和说话人的语境吧?

大家知道列子是什么人吗?

知道他和孔子的关系吗?

大家知道这则故事的“语境”吗?

列子为什么要讽刺孔子?

他要讽刺孔子的什么?

提供资料,引发思考。

再看: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先列出文中晋明帝的两次判断:

现象: 有人从长安来,不闻人从日边来
依据: 近者来而远者不来
结论: 日远

现象: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依据: 近者可见而远者不可见
结论: 日近
第二次的判断为什么不同于第一次?
1、他了解的信息不同了,感受不同了
2、场合不同了
3、说话的目的不同了
谁来具体说说上述问题的不同?
小结:
文中的晋明帝对于长安远还是太阳远的问题,
为什么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回答?
他是随意而答,还是有意为之?

大家设想一下,听到“日近的回答,群臣会如何反应?听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八个字,大家又会如何反应?

是哄堂大笑,还是群臣肃然?

一个错误的回答,为什么会让群臣肃然?
由此可见:
1、随着语境(场合、听众)的不同,说话人表达目的的不同,面对同一情况,可能也会做出完全相反的判断。
2、要想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说话应该注意些什么?
3、还有什么?
这是我们给小学段孩子的课程,当然非常浅近,但我们努力把语言表达的逻辑性问题和语境问题融入其中,希望在孩子懵懵懂懂的意识中先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

我们的做法是否合适,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在这一年的开始,我们祝福自己的梦想,它萌自这个冷暖交替的早春,从此便如常春藤一般爬满我们的心间眉宇。
(0)

相关推荐

  • #每日学论语#13.16【2017-5-29】

    #每日学论语#13.16 [原文] 叶公问政. 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译文] 叶公向孔子请教政事. 孔子说:"境内的人安居乐业,心情喜悦:境外的人纷纷前来归附,接 ...

  • 《两小儿辩日》是两个小孩的游戏?其实孔子才是最大的靶子

    同学们平常交流时,会不会因为不同的观点产生争论呢?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争得面红耳赤,也没个结果. 小半在学校也会因为不同的观点跟同学起争执,然后回来就跟我诉苦. 所以趁着这个机会我就给他提前预习了一 ...

  • 近者说,远者来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执政者)施以仁政,使得国内百姓愉悦,那么他国百姓也会纷纷归附. 赏析 这是叶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的治国之法. 治理国家不能光靠严酷的刑法,还要依靠仁德之政. ...

  • 独门秘笈:把握统编教材课堂节奏的诗画技法(一)

    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它是周期性.规律性的运动形式,它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连续地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的排列构成. 歌 ...

  • 《孔子的微博》

    <论语>是语录体,是孔子平常说的话,由弟子整理记录的.我说是孔子的微博,想表达的是<论语>不是成体系的.有计划的创作,包含有各种各样的内容,就像我们的微博一样. 每个人发微博的 ...

  • 孙家豪《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长安城,不惜跋山涉水都要一睹心里的长安. 突然对长安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一首简单的歌,一个书生为了目睹心中的长安离开了恬静美好的家乡,跋山涉水,到了长安时却发现一 ...

  • 抬头见日,却不见长安!大唐的利剑,也是帝国最后的荣耀:安西军

    "将军,你说是太阳离我们远还是长安离我们远?" "傻娃子,当然是太阳更远了!" "那将军,为啥你总是说抬头见日,却不见长安呢?"士兵问这句话 ...

  • 唯美的古风句子:但见伊人风华绝代舞三千,不见长安繁华醉心间

    唯美的古风句子:但见伊人风华绝代舞三千,不见长安繁华醉心间

  • 妖猫传 | 举目见奇观,妖气满长安

    这大概是今年最邪魅也最妖艳的一部电影了. 猫,总是在现实与影像中占据两个极端,客厅里的猫,柔顺中带着点儿慵懒,再加上几分有恃无恐的骄矜自持,是被宠爱的.但银幕中的猫,尤其是皮毛锃亮的黑猫总是妖气四横, ...

  • 才女出上联:“进进出出,黑夜尽头方见日”,书生的下联堪称经典

    等待下一次相逢关注2021-05-06 11:44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古人留下数不胜数的经典文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唐诗宋词,几乎所有人都能背诵不少古诗词.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q ...

  • 出云见日:大有来头的日本小拍

    经历了2020的山重水复,更期待2021的柳暗花明.这一年多来,全球艺术品市场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我们感慨纽约大行 J.J. Lally 退隐江湖,又见证伦敦大行 Roger Keverne 告别清仓, ...

  • 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这座古村落中的地坑一点也不坑!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黄河被称为华夏的母亲河,孕育了悠久的中华文明,而在黄河流域,留存着一种已有传承了数千年的民居建筑,那就是地坑院,当地人也称为"天井院"."地阴坑& ...

  •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宫内海池游船中...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宫内海池游船中,唐高祖李渊正搂着张婕妤饮酒作乐.忽听岸边喧哗,李渊手一紧捏的张婕妤娇呼不已,两人放眼望去只见一身披甲胄手持马槊之人径直闯入.李渊大惊高呼:"何人胆敢 ...

  • 长三角餐饮学习峰会6月3日不见不散【温州站】

    2021-05-21 23:24 来源:红餐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走更远,吸取成功者的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作为餐饮老板,可以没有学历,但不能缺少持续学习的能力,学习创新.学习思维.学习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