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井千年采金秘史---刘半仙求好木材
铜井街历史上庙宇林立,素有'小泰山“之称,自隋唐以来,铜井这个地方的神仙佛塔建设就颇具规模,庙宇遍地,供奉多样,香火旺盛。弘治年间曾建有一座大佛塔,高数丈,高大气派。碑额上刻着”铜坑店圣水塔“六个金色大字,以此来纪念这里奔涌的泉水。
供奉的神仙更是五花八门,供奉的神仙除了关公、土地爷,就数历山老母了,其次还有灵山老母。当年最大的庙宇数三官庙,从解放前铜井存在的众多的碑碣中可以看出,这些碑碣有《重修迎仙观三教堂之碑记》、《创建三官庙碑记》和《重修迎仙观记》等。
现引用弘治五年《重修迎仙观记》碑文里的一段,介绍一下当时的铜井:“、、、、、、迢西诸峰,嶷若画屏,苍翠可掬。观西有凤凰山,东有龙泉,北有跆□泉。泉水 激然;散土峰下,深尽盈尺。不数武间,澎湃有声, 波迅流而成渠,虽盛夏不涸,若其可鉴眉发。而白石参错卧泥沙间者历历可数。南有华山(即今花山),东北有零山。正东有沂河,所过可溉田万亩、、、、、、”
其中东有龙泉(清光绪年间改名为金波泉),指的就是当年张二万挖出的神泉。魏公公的生祠选在铜井东面的龙泉边。龙泉周围这里地势平坦,东靠沂河,南靠花山,北靠灵山,西有凤凰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光宝地。
要建设一座像模像样的祭祠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当时交通条件和采伐工具都很原始,建设起来费工费时,耗资巨大。单就用雕刻魏公公的祠像就颇费了一番周折。
因为交通不便,所用的材料最好是就地取材,在距铜井西南不远的凤凰山上就有上好的柞木,这是刘半仙经过几个月的勘察后发现的。在三山沟的大风门周围有上好的核桃树,但是隔铜井较远,后来他又在高家大林里发现的上好的侧柏树。(未完待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