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存了很多内容,最后却用不起来?
很多内容,在它存起来的时候,生命周期就结束了!
有【二班】同学在群里问:存起来很多资料,也建立了分类打了标签,等要用的时候却总觉得记不起来、或者想不到。许多时候放到分类里面后就再也没看过。
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在网络上看到好的东西,赶紧下载、copy下来、收藏起来,存起来。认真的孩子还会建立许多文件夹、标签,希望“等有空的时候去看”,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到这些内容,从而提升自我的能力。
但通常的结果是,内容是存上了,但你很忙,从来没有时间去看他们,而且在该用的时候也想不起来去用。
但你下次见到“好的”内容时,仍然会去下载保存,我们开玩笑说这是一种恶习,是短缺经济过来人的表现。
记住:如果不经过系统的处理,存多少内容跟你也没关系。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哪里呢?
许多人说我建了很好的分类啊,为什么看起来没什么卵用。
这里面有一个误解:认为只要按照分类保存内容,自己就掌握了内容。这当然是很荒谬的,如果是这样最有知识的人应该是图书馆理员,因为大部分图书馆的分类是类似的,资深的图书馆员都很清楚。但他们知道这个分类结构,并不代表他们懂各个分类下面的内容。
分类只是为你将来在寻找学习的内容、确认内容时提供了一个便于发现的线索。多维度的分类是你对这些内容跟你既有知识建立关联的初步手段,对于信息类、模板类的内容效用更大一些。
而对于复杂内容,如果你要想将某个理念、方法、内容真正的用起来,需要的是对这些能够做到深刻理解,能够与你原来的知识进行连接,最好还用他解决过实际或者虚拟的问题。
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你下载、保存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构建的过程,如果欠缺了这个过程,你下载或者保存多少东西都不是你的。即便你存起来了,真正用的时候也没办法使用(因为你不明白啊),甚至都记不起来(没有连接或者连接太少)。
按照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Bloom's Taxonomy)的说法,仅仅存起来甚至连最低级的记忆、理解、应用的层次都不到,更不用说高级的分析、评价、创造。当然记不起来、没办法用。
这个过程跟内容的复杂程度也有关系:
A、对于信息类、模板类的不需要深入分析就可以理解的内容,需要的是知道自己有,知道在什么场景下使用。最好的方法是在存起来后密集的用几次,这样就能够保证有需求的时候立马想到。
譬如你下载了一套ppt的模板,那就多用几次,知道这些模板适合什么样的场景,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时能够想到即可。
B、对于理念、方法、技巧等内容则更加复杂,这些东西很多是你不清楚和不明白的,则需要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先理解记忆,并能够结合自己工作中的需求去用。
最简单的方法对这些内容进行处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文字、图形、ppt等),下次你再想用的时候就用自己处理过的这个版本,而下载的那个作为原始材料备查。
如果不去做这个过程,没有人可以做到存起来就可以使用。
如果明白了上述的道理,你就会去节制自己疯狂收藏的欲望:你存那么多内容,是永远看不完的,没用。
你再想去下载、保存东西的时候必须去评估:只有这些内容是对你有重大价值、而且你愿意为他额外(当时无法掌握或者未来可能多次复用)付出时间的,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没有必要去存。
对于个人而言,建立多么完善的分类体系,也代替不了你对于内容的学习和转化,没有这一步,内容还是别人的,存到大脑里面最靠谱。
我的习惯是,如果觉得这个东西自己的确需要或者感兴趣,就保证尽快(一周内)处理,这个处理包括做成一页ppt或者写成一段话、一个文章。
如果做不到或者没必要(譬如急迫性不高),我就很少下载存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去找也不迟。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该文内容是《如何成为专家》的素材,将来详细的内容(包括案例、方法和工具等)会放到书里面,这本书估计要201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