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女子,每天3-4次大便,查出肠癌,5个癌变信号别忽视

29岁的小黎(化名),最近两个多月,每天都要大便3-4次。

并且,每次完事都感觉“排不净”,这让她十分困扰,但她依然没有去检查。

直到上周,小黎发现自己便血了,这才去往医院检查,却不料查出了肠癌!

医生根据小黎的情况,进行了相关检查。

普查显示,大便潜血阳性,进一步做胃镜,居然已是大肠癌中期。

小黎立刻住进了医院,开始与病魔做斗争,但她十分不解,怎么突然就患癌了呢?而医生却说,不是突然患癌,身体早就有了“提醒信号”,却被小黎给忽视了!

事实上,小黎每天排便次数增多,并且持续了2个多月,她早就应该来检查的。不过,医生也比较好奇,小黎为何年纪轻轻,就患癌了呢?

在接下来的医患交谈中,医生发现:

小黎平时的习惯不是很好,尤其是饮食,比较喜欢吃肉。

可以说小黎无肉不欢,尤其是烤肉、涮肉、炸鸡翅等,都是她的最爱。

却不曾想,这样的饮食行为,给肠癌埋下了“祸根”。

吃肉太多,肠癌高发的一大因素。

世卫组织早在几年前,就将红肉列为2级致癌物。

红肉,是指未煮熟时颜色呈红色的肉,猪肉、牛肉、羊肉、兔肉都属于红肉。

研究发现,红肉和加工肉,与肠癌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红肉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而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可增加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此外,红肉中的血红素铁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会衍生出破坏细胞的化合物,例如不当烹调形成的杂环胺和多环芳烃,对健康都十分不利。

每天大便几次算正常呢?

理想的排便状态是:

排便规律、排便时间固定,1天排便1次,黄色,质地软,形状为圆柱形。

而实际上,想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是非常难的,饮食行为等都可影响排便。

对于排便的次数,并没有规定的那么死,不能单纯凭借一个次数就判断为肠癌,还需要看其它的症状。

5个异常是癌变信号,莫忽视

1、排便次数增多

如果,突然间,排便次数增多,比如原来一天一次,现在是一天3次,甚至4次,这样突然的改变需要提高警惕,肠道出现问题的几率比较大。

2、便便形状改变

一旦大便条变细、或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等,需警惕肠道癌变。

多是肠道内有肿瘤物质,压迫粪便所致。

3、便中带血

血便,也是辨别肠癌的最重要的信号之一,但要学会和痔疮区分。

肠癌会导致自身的便便出现脓血便,甚至是黑便,就是便便上带血,血呈粘液型或者发暗发红。而痔疮引起的便血则是鲜红色,呈滴状的感觉。

4、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一旦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需警惕肠癌癌变,及时检查。

5、腹痛

肠癌癌变会因肠道梗阻而发生腹胀、腹痛。

其中,腹痛的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

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需及时检查。

养护肠道,预防肠癌,坚持做好“四达标”

1、水分达标

肠道通畅健康,离不开充足的水分。

水,是使肠道保持清洁、润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足水分,可减少肠道有害气体的生成和排出,有益肠道健康。

除了要主动喝水外,还可多喝点小植物茶水,润肠通便,促排毒。

蒲公英硕参茶,泡水代茶饮,清理肠道促排毒,还可改善肠道菌群健康。

蒲公英,随处可见,被称为“排毒草”,可促消化,有益肠道健康,促进排毒。

硕参富含低聚果糖,能在大肠内发酵产生乳酸和短链脂肪酸,有益肠道健康。

此外,硕参还含有菊粉,可改善体内菌群,排毒清肠、改善脂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促进矿物质吸收等生物活性。

这二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对于改善肠道菌群,促进肠道排毒,十分有益。

2、饮食达标

饮食,对于肠道健康影响巨大。

有研究表明,摄入全谷物、乳制品和膳食纤维,可降低肠癌风险。

适当多摄入全谷物、乳制品和膳食纤维,对于养护肠道健康十分有益。

此外,还要注意蔬菜的摄入,尤其是深绿色的蔬菜,每天要吃够5种以上。

韭菜,富含膳食纤维、类黄酮、锰等,对肠道健康,大有益处。

菠菜,能清理人体肠胃里的热毒,改善便秘,促进肠道排毒。

此外,豆芽、大白菜、木耳等,都可以养护肠道健康,是不错的选择。

3、运动达标

缺乏运动,是导致肠癌的因素之一。

所以,再忙也要运动,坚持锻炼,给肠道添加动力。

即使每天运动10分钟到15分钟,也能够帮助消化系统运作。

坚持锻炼,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消化,增加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还可能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可减少肠癌发生的危险。

如果身体状况允许,每周应至少进行5次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其中包含3次高强度锻炼。

4、体重达标

肥胖,会增加罹患肠癌的风险。

肥胖者脂肪堆积,还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妨碍正常消化,脂肪的代谢产物最终容易转化为致癌物质。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控制体重,体重BMI18.5-23.9为正常。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