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 看了几百本书,还是不如会表达的同学语文成绩好,你知道原因吗……
在地铁上碰到了一对母子,妈妈接孩子放学,孩子背着很大的书包,坐着看书,是一本儿童文学,孩子戴着“厚瓶底“,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作为语文老师,看到这样的好学生,心底自是高兴。家长坐在一旁没有刷手机,偶尔凑过来和孩子一起看,只听家长说:赶紧看,看完了回家写作业,今晚的8点半要准时跟王老师上课……我大概就知道了,孩子目测上四五年级,刚开学,可能假期里的网课还没结束,还要接着上。除了写作业、上网课,孩子可能没有别的时间阅读了。
在地铁里赶时间阅读,我不知道这位同学是不是能看进去?还是真的喜欢阅读,有时候在公共场所看到读书的孩子,心里除了感动还有一点点心酸,是没有时间还是家里没有阅读的环境?去图书馆、在书房里看书不好吗?一定要在地铁、公交、快餐店里的学习,才会被家长定义为认真刻苦吗?
当我们的外部学习条件不允许达到安静、专注的标准时,孩子的学习效率其实是不高的。正如看了几百本书,你以为孩子成为了书呆子,但由于不会表达,他的语文成绩还是落后于其他同学,各位家长,你想知道原因吗?我想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和你们探讨一下,我们该如何引导小学生做好阅读。
1、 会看书,不会表达,是语文思维没有建立
我相信很多同学,可能是因为性格原因,他们不太爱表达,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不会表达。语言运用得不准确,常发生歧义。在我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爱看书,是真的对阅读有兴趣,但是他们看了只是看了,或者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世界里,你要让他们讲一讲,这本书都写了什么好玩的故事?那可讲不出来了,有的同学就是干扁扁的一句话,有的同学啰里啰嗦讲了5分钟,其他的同学对这本书的兴趣全无,而且还是不知道是什么故事。会看书,不会表达,其实是语文思维没有建立。
我们的学生识字了以后,通过阅读文字了解作者的思想,去读懂文字表达的意思,对故事产生共情,最后有自己的了解和想法,这一系列的阅读体验最终的目标就是让我们建立好语文思维。不管看到什么文字,都能通过阅读去理解文字和作者的表达。语文思维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篇课文,老师讲了一遍,有的同学理解了,因为他们建立了成熟的语文思维,知道怎么去读懂文字。有的同学理解不了,这是因为自己的语文思维没有建立好,体会不到。
2、 故事思维提高语言逻辑,对语文学习帮助很大
爱阅读的孩子,其实内心还是有很多探索的欲望,他们对文字的理解也是可以把握的,但是缺少的是理解,通过语文思维,去把文字传达的意思转化和消化,变成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来再表达,达到了思想交流的目标。读懂故事,其实不光靠语文思维还有故事思维,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男同学爱看侦探小说,有的同学爱看公主类的童话故事。
我们的故事思维提高的是语言的逻辑,这就是对阅读的体验后,我们的模仿,这个学习行为对语文学习的帮助是很大的。多看故事,多表达练习,是把故事思维和语文思维结合在一起,投入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能力,来进行二次内容加工,以达到表达和交流的目的。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观点结合,通过我们的作业练习来巩固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加工,最终掌握的就是语文学习的能力。
3、 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找到多练习、多分享的渠道
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不能强调阅读的量,也就是以看了多少本书为学习前提,判断孩子语文成绩好不好,也不应该以看过多少本书为考核标准。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找到多练习、多分享的渠道,努力去表达、去练说。可能有的家长自己也是不善言谈,不喜欢孩子去分享什么,你也不能强求,那么我们就需要引导孩子找到愿意和他们分享的渠道。在学校里有故事分享会、阅读课,在家里,小区里有同龄的孩子,也可以进行交流。
多练说,不是无用之道。我们引导孩子每天讲一讲学校发生的事,讲一讲放学路上的见闻,讲一讲自己对学习的心得体会,这要比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看了几百本书,对语文学习的帮助要大得多。关于如何提高语文成绩,你认同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