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史话:一座福建泉州的石桥,却起名洛阳桥,背后有移民的血泪

原创|发布:2018-12-12 08:00:50    更新:2018-12-12 08:00:50

本文首发于百科TA说平台

在今天的福建泉州,有一座多孔石桥,名为洛阳桥,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明明是建在福建,为什么却叫洛阳桥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座桥的故事。

一、洛阳桥的得名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位于今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东北郊10公里处。北宋皇祐年间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嘉祐四年(1059年)竣工,历时近4年,是我国著名的巨型海港梁式多孔大石桥,开创了在海港建设大石桥的先河。

洛阳桥(今福建泉州)

洛阳桥初建时全桥长834米,宽7米,有500个石雕护栏、28只石狮子、9座石塔,46个桥墩,47个桥孔。全都是由花岗岩筑成,铺设桥面的石板长10米,宽1米,重达10000公斤,是福建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之一。茅以升称赞其为“福建桥梁中的状元”,与赵州桥、卢沟桥、潮州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那么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据有关资料记载,很早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唐朝初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争时常发生,不少中原人南迁。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多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这些南迁的人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发展生产。当他们来到泉州时,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洛阳”。

二、洛阳桥与泉州

洛阳桥地处泉州城东北洛阳江口,是福建与广东北上的交通要道,也是厦门、福州往来的必经之地,是东南沿海的通衢之地。现在仍是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往来的必经之地。在修桥之前,人们一直靠以渡船往来江上。但是春夏季节,雨水上涨,加上海水涨潮,搭渡翻船而葬身江中者,难以计数。

宋代,泉州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海港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的交通条件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需求,顺应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趋势,在泉州知府蔡襄的号召下,当地商民集资1400万两白银兴建了这座跨海大桥,实现“长虹卧波人争越,闽海四洲变通途”的愿望。

洛阳桥畔的蔡襄像

洛阳桥的建造过程异常艰苦,主要是因为洛阳江在连江接海之处,深受海水侵蚀之苦,桥基必须特别坚固,防止海潮侵蚀。洛阳桥对世界桥梁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做出了三大贡献。

第一,造桥工匠们创造了一种新型桥基——筏形基础。

筏形桥基是指人们先沿着桥的中轴线抛入江中大量石块,然后延伸出一定宽度,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再在上面建造船形墩。这种桥墩被认为是桥梁建筑史上的重大突破。洛阳桥的桥基宽度约25米,长度500余米。

第二,当地人民发明了种牡蛎加固桥基的办法。

开始抛下去的巨石非常散乱,连接度差,石块间空隙不一,在这样的桥基上建桥必然不稳固。牡蛎是在当地比较常见的海产软体贝壳,具有固着性,它的壳可以附生在岩礁或者其它的牡蛎壳上,繁殖能力很强。以牡蛎固基就是利用牡蛎的这种迅速繁殖的特性,把原来松散的石堤胶结成牢固的整体,防止基石被潮水冲走。这种以牡蛎加固桥基的办法,是世界上率先将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建筑的先例。此外,为了有效保护桥基和桥墩,禁止人们采食桥下牡蛎。

牡蛎居然还有这种作用?

第三,洛阳桥创造了我国建桥史上浮运架桥法的纪录。

浮运架桥法也就是当时的人们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方法,利用潮汐的涨落,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既减轻人力负担,又方便石料的运输,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运用这样的方法,最终一座“跨海长虹”建成了。

洛阳桥建成后,蔡襄下令沿途栽松植树。这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遮掩道路,使过往商旅在炎月酷暑之时,免受骄阳暴晒之苦。蔡襄在千年前已经注意保持生态平衡,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民造福,其远见卓识令人赞叹不已。

三、洛阳桥的“三绝”

洛阳桥建成后,人们给它总结了三个绝妙的特点,称为“三绝”:一是工程艰苦浩大,历时7年之久,跨江接海;二是《万安桥记》简洁,全文仅153字,由蔡襄本人亲自完成;三是碑石、碑字精雕。洛阳桥的桥面,有500根栏杆石柱,并用28只雕琢精致的石狮子作为装饰。据传说,这些数字代表500个桥工和28个技师。这些精美的石雕艺术品生动展现了古代“石雕之都”惠安的特有风韵。

夕阳下的洛阳桥

洛阳桥在没有现代化动力装备的基础上,利用人力和借助自然力而建成,是我国最早的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写下了精彩的篇章。洛阳桥修建至今,历时900余年,根据文献记载,先后修理和重建共16次,大修不过3次。为了纪念的蔡襄功绩,当地人民特意修建了蔡襄祠。

泉州蔡襄祠

学者吴生石评价蔡襄:“他的功绩,主要不在于史书、传说中所称道的施工技术难题的解决,而是他顺应了当时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泉州港迅速发展的趋势,利用了作为泉州地方长官的权威,支持、推动了洛阳桥的建造。”

洛阳桥的建成,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对泉州的南北交流和海外交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大大加快了泉州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还为南宋时期泉州出现的大规模建桥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桥梁史话》编写组编:《桥梁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

2、吴声石:《蔡襄与洛阳桥》,载《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

3、董莉莉、陈树淑著:《周流天下——中国传统交通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还君明珠博士)

(0)

相关推荐

  • 洛阳桥为什么建到了福建泉州?

    泉州有座洛阳桥,因为一个特殊设计,被誉"海内第一桥"! 1/泉州有座洛阳桥 中华民族是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修桥铺路又被世人目为善行,所以,中国古代的桥梁建设技术也十分先进,其中,北京 ...

  •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苏, 黄, 米, 蔡”之蔡襄

    蔡襄为官三十余年,不仅政绩显著,在科学文化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曾撰<荔枝谱>一卷.<茶录>二卷(或作一卷),是世界上最早介绍荔枝的专著.他所创制'小龙团'茶,品质较'龙凤茶'更 ...

  • 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名为洛阳却在福建,900多年全靠牡蛎固定

    在泉州,有一座古桥常被人忽略,它不在老城区,而远在北边的洛江,没有熙熙攘攘的车马人群,没有来来往往的好奇游客,却又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珍宝,它就是洛阳桥.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听到这个名字,你 ...

  • 动物也能用来架桥?

    中国古代最神奇的桥梁:用动物来加固桥梁,历经一千多年不倒. 亮点资讯 旅游,探索,景点,知识,奇闻,建筑,奇观,资讯 在泉州城东北有这样这一座桥,它与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广东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 ...

  • 屹立千年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居然是靠牡蛎建起来的?

    记得今年去看大热的<无名之辈>,里面有一段对话印象十分深刻. "你说为什么会有桥啊?" "因为路,走到头了." 桥作为一种连接,连接了走到尽头的路和 ...

  • 名胜|福建·泉州洛阳桥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渡瑶琼"-- 说起福建泉州洛阳桥,多少文人墨客题诗作词,颂赞这座全国首座跨海梁式石桥.泉州民 ...

  • 泉州有座洛阳桥

    爱好书法的人都知道宋代大名鼎鼎的书法大家蔡襄.蔡襄字君谟,仙游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是我国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曾两次任泉州知府. 相传一千多年前,这地方还是一个 ...

  • 走过洛阳桥,探访泉州人千年的跫音

    到达洛阳桥,已经是暮云四起华灯初上的时分.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在洛阳江口,距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桥长834米,宽7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 ...

  • 福建泉州这座千年古城 却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惠安女文化

    去过多次泉州,给我的感觉就是马路两边的景观树上飘满芒果香的城市.更是一座历史非常浓厚的城市,只有去体验她的人文特色和历史,才会让你觉得泉州是个多么不一样的地方. 就是这样漫步在一座不一样的城市慢慢去解 ...

  •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塔篇」第十二座:福建泉州东西塔

    第十二座,福建泉州东西塔. 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开元寺内,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成,也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 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该寺庙的规模 ...

  • 老照片:几十年前的福建泉州,满满的回忆

    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的泉州已经大变样了,通过一组昔日老照片,带大家去逛逛昔日的泉州,感受城市的发展.图为昔日的泉州大桥,那时桥面上只有稀少的几辆公共汽车经过,桥面看起来十分空旷. 图为昔日泉州第一中学 ...

  • 福建泉州|傅友福:村之歌(组诗)

    村之歌(组诗) 傅友福 1 观望很久的禾苗,听到春雷滚动声音 挺直了身子 等待期盼已久的甘露,降临 一阵铃声响过,吹响脱贫的集结号 比春雷还感人的,是驻村干部的自行车 驶进土地的心坎上 唤醒了沉睡的乡 ...

  • 福建泉州传统名菜“海蛎炣豆腐”味美鲜香非常好吃,春日限定美食

    福建泉州传统名菜“海蛎炣豆腐”味美鲜香非常好吃,春日限定美食

  • 为什么“世界工厂” 也有地道好味? 这座福建的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

    苏州食材管家 05-14 17:22 ​​ ▲ 来一碗面线糊,精神一整天. 在永春,再挑剔的人 也很难饿着自己 说到福建美食,你会想到什么? 是多次登上国宴的名菜佛跳墙? 是台湾偶像剧的标配蚵仔煎(闽 ...

  • 致青春 | 林辉煌(福建泉州)

    作者简 致青春 林辉煌(福建泉州) 从小最爱写<我的理想> 鸿鹄之志     豪情万丈 随着时间长河缓缓流淌 大浪淘沙     乘风而上 有的人使命在肩     初心如磬 有的人浑浑噩噩  ...

  • (13)【福建·泉州】“泉南佛国”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就位于西街上.始建于唐初诸公二年据说泉州大亨黄守恭梦想桑树种莲花,于是放弃了桑园建寺,原名"莲花寺". 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诏书诸州各建一座寺庙,因此改名为"开元 ...

  • 福建泉州开元寺宝箧印经式石塔:宋代阿育王二塔

    文/陈家平 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大雄宝殿月台前,有开元寺宋代二塔,即开元寺阿育王东西二塔.它们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共二座,二塔规制相同,均为宝箧印经式石塔,通高约5.8米,塔下部为石砌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