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史头条:湖北人都懂得惊天动地的“鄂”字吗
虽然“鄂”是湖北的简称,但千万不要在历史学研究中胡乱的将“鄂”敷衍为“鳄鱼”,有长江的“鄂”远不止湖北这一个点,实际上,“鄂”的历史痕迹是最粗、最重还最长,仔细跟随“鄂”的历史痕迹,上古史将会是非常清晰的呈现,上古史就是从“鄂”开始的,华夏是从离开“鄂霍次克海”开始的:
鄂霍次克海——“鄂霍次克海”实际上是整个北太平洋的西部,包括“库页岛”等大小岛屿,这里的西伯利亚是华夏五千年之前的故土和历史原点,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锡伯利亚”,这里的库页岛有“波罗河”和“奈河桥”等,“奈祖”是最早的祖先,到接近距今约五千年时,由于未知尺度的气候变冷,华夏离开此地南下到黑龙江流域的纬度生活。
↓
鄂伦春、鄂温克——这是一对带着“鄂”字离开西伯利亚的人类部族,已知当时带着“鄂”字离开的还不止这两家,之后,紧接着又一次较大尺度的地球气温骤降威逼华夏成为超大的部族联盟,而“鄂”则是跟随整个华夏联盟开天辟地进入中原,直至后来的“神农氏世衰”。
↓
山西商代以前的鄂国——中原“神农氏世衰”后天下大乱,黄帝崛起联合几大部族救世,其先从山东起步追杀蚩尤,后来到山西运城解州杀死蚩尤并将其余族全部换种,换种在华夏内部留下了“泰山”和“岳父”代称,执行换种的主要是带有白种血缘的“东岳泰山天齐王”的部族,这事掺杂了大量白种血缘,之后,一些蚩尤余部继续往西(包括“石峁城”),一些回中原归盘古管辖,一些留在原地,成立了“鄂国”和“樊国”等,至少到商纣王时还存在。
↓
河南南阳鄂国——商代之后,“鄂国”分两批往南逃离山西,可能“樊国”也一起伴行,现在发现遗址是在河南南阳,实际上一起南逃还不止“鄂、樊”两国,由此往南一直到江西、广州的青铜器遗址,都可能于此有关,比如江西的“大洋洲遗址”等等。
↓
湖北武昌鄂国——再之后,“鄂国”的痕迹是在武昌,同样有“樊国”伴行,比如“樊口、樊港”等,“樊”在这之后有分支往南,最终一直到广州市的“龙洞村”,现在号称“广州第一村”,全部人和祠堂都是“樊姓”。
↓
湖北沙洋鄂语——武昌之后,看“樊”的痕迹,“樊城”这个点是在指示“鄂”去往西边了,附近那个“随”可能也是,这个点有一个非常宝贵的新元素,这里的“沙洋县”的“沙洋话”可能是“鄂”的语言,其保存的特别好,特别完整,而且特别精彩,其是非常像“俄语”的“超级弹舌音”。
↓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鄂陵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还有“鄂陵湖”这个点,黄河源头紧邻着两个巨大的湖泊,一边是“鄂陵湖”,一边是“扎陵湖”,“扎”是藏族的人名,看电视片有几个藏族人,其中有两个的名字就带“扎”字,一个叫“扎西”,一个叫“三扎”,看汉族和藏族有多么近吧,就在我最近的研究中,在河北磁县就开始帮助黄帝的“九天玄女”,最后是落在了“卾”的青海,“东岳泰山天齐王”化作“吐谷浑”的“阿柴王”,最后也到了“鄂”的青海,公认创立道教的“老子”骑牛西行最后也聚到了“鄂”的青海,而“松赞干布”也是在青海“鄂陵湖”迎娶“文成公主”,“鄂”实在是太伟大了,但事情还没有完。
↓
(鄂)俄罗斯——俄罗斯也是与“鄂”相关的,俄罗斯国名的字串其实是“罗斯”,口语根本就没有“俄”字,其原本就是“罗氏”,这是汉语一个姓氏,而前面的这个“俄”是特别的附加,可能是“尊称”或者额外的标记,“俄”原本就是“鄂”,只是黄帝给换种后才成了白人,可能“沙皇、沙俄”的“沙”的来由也是藏在中国,湖北“沙洋”和“沙市”的“沙”字可能就藏着秘密之所在。
以上这些就已经足够惊天动地的了,如有缺失欢迎补正。
青海玛多县的札陵湖和鄂陵湖
(丁丁哥/20210701/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