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她才华不逊于黛玉,容貌不亚于宝钗,却活成了妙玉

《红楼梦》里,有一个姑娘,论才华,她一点也不逊于黛玉,论容貌,也不弱于薛宝钗。按说,这么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在贾府那样的大家族里,应该是很受人呵护、悉心培养。然后按照惯例,觅得佳婿,嫁入豪门,这才是才子佳人千古不易的人生路。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命运发展,让所有读者都大跌眼镜,甚至为此叹惋不已。她就是贾惜春,宁国府正牌的小姐,贾府“四春”里最小的一个。这是为什么呢?
惜春的才华,主要表现在绘画上,这是大观园里唯一的一个。反而在原著里,大观园女子的那些基本技能“写诗填词”,惜春表现得并不突出。
但是古代“琴棋书画”四种技能里,“画”还占有一席之地,而吟诗作对则是那个时代人的基本爱好,也就是说,门槛并不高。惜春的绘画具体如何,原著也没有详细描述,但是从贾母吩咐她“画下整个大观园”来看,其绘画水平是相当高的。要不然,如果是个三脚猫水平,怎么也进不了贾母的法眼吧。
黛玉的才华,在大观园女子里是首屈一指的,也不仅仅是写诗这方面,原著对黛玉的描述是“琴棋书画、皆有所得”,但对绘画却表现得并不是很突出。所以,贾母的吩咐出来之后,唯有黛玉在打趣惜春“按理说一年也不算多”,这也是内行才说得出的话。但黛玉却知道自己画不好,所以才对惜春的时间表示支持。
从这个细节上看,惜春虽然年纪不大,在才华上,也比黛玉不遑多让;惜春的容貌,因为年龄比较小的缘故,原著也没有详细描述。但从贾母将她接过来在身边常住看来,如果是一个丑八怪、甚至相貌平平的人,相信贾母那种“势利眼”也不会这么做的。
而薛宝钗则是以容貌闻名,原著说她是“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但即使这么一个漂亮姑娘,也未能入得贾母的法眼,并不像对待薛宝琴一般留在身边。
我们看贾母身边长大的女子,从贾敏到元春,史湘云到薛宝琴,无一不是蕙质兰心的姑娘。元春就不用说了,被选入宫尊为贵妃,容貌自然是第一条件;贾敏虽然在《红楼梦》里没有直接露面,但从黛玉身上、元春身上,我们也足可断定贾敏的容貌出众。所以,惜春虽然年幼,但贾母看到她的模样客人,便接过来住在自己身边,这才算说得过去。
按说,有才有貌的女子,又是宁国府嫡出四小姐,还在贾母身边长大,尽管贾母似乎没有怎么管她,但毕竟一笔写不出连个贾字,惜春的人生,似乎是一片光明才对啊。可是,她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最后出家为尼,成了贾府真正的“妙玉”,这是为何?
我认为,这主要还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尽管惜春生在富贵之家,却没有得到半丝的亲情温暖——这里说的是骨肉亲情,贾母,毕竟是隔了好几层的人了。
惜春的父亲贾敬,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修道的人。或许本来就是半仙转世吧,反正从《红楼梦》开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开始,贾敬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一心修道成仙的人。对子女的管理基本就是不闻不问,放纵自然。所以贾珍也好、贾蓉也罢,都出落得野马无缰。贾母正是看到这个情况,不忍模样可人的惜春被糟蹋了,才将其接到荣府这边的。
所以惜春从小就没有爹娘的怜爱,成了不是孤儿的孤儿。哦,忘了她还有个亲哥哥呢。
可惜,惜春的亲哥哥贾珍,可比不上黛玉的宝哥哥了,我们在原著里,看不到贾珍对惜春任何的关爱,似乎本来就没有过这个妹妹一般。
但是,父兄对他的不闻不问,不等于惜春就同样对待他们。那种亲情的潜移默化,是很无奈的。比如贾敬专心修道炼丹,惜春也是从小就和小尼姑智能儿交好,我们能说这不是贾敬的“以身作则”导致的吗?
所以,惜春就成了一个不是孤儿的孤儿,其内心的扭曲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如果只是一个胸无点墨的粗人,或许惜春还不至于这么偏激。但可惜,惜春偏偏生得多才多艺,这样的人,在那样的环境之下,被扭曲之后的心态,自然是不可用常理衡量的。
所以,在抄检大观园那一处,自己的丫头入画被搜出来一些零碎物品,作为主子的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把自己洗白白, “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入画的银子和男人的袜子,这明明是“官盐”,却被当作了“私货”,所以她绝情地赶走了入画,甚至还是她主动要求的!
既然小小的惜春就能够如此绝情,那么,贾府大厦倾兮之后,她会怎么做呢?
逃避,惜春第一想到的当然是逃避,避开这个污浊不堪的红尘贾府,归去那自以为的清净之所。所以,才貌双全的小惜春,活成了贾府的另一个妙玉。妙玉是谁?还不就是贾府栊翠庵那个喜欢老庄学说的尼姑?
这一切是谁造成的?我们能说是惜春自己在“作”吗?显然说不通。我宁愿相信,这一切,并非惜春的本性,而是贾府那个肮脏不堪的环境,扭曲了惜春幼小的心灵,才导致最终的冰冷、无情与决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