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脏苦欲补泻

文章导读: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根据五脏的功能特性来指导处方用药的理论。《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又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此即后世所谓“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苦、欲、补、泻详解

  苦,即病症,病理状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违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现形式或太过,或不及。如肝苦急,肝性条达而柔和,若其条达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拘急,是谓苦急;又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亦反为所苦。故用甘味药来缓其急。心苦缓,心在志为喜,若过喜则心气涣散,功能降低,出现的病理状态为心虚神散,即为缓,是谓苦缓。故用酸味药来收敛。脾苦湿,脾主运化水湿,若湿重则易困脾,使得脾的功能进一步失调,所以出现湿盛的病理状态,是谓苦湿。故用苦味药以燥湿。肺苦气上逆,肺气以肃降为顺,若其肃降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气不能肃降而上逆,是谓苦气上逆。故用苦味药以降逆。肾苦燥,肾主水藏精,若肾虚不能布化津液,则出现津液不足的燥的病理状态,是谓苦燥。故用辛味药以布散津液。

  欲,即顺其脏腑特性,或顺其脏腑功能则为欲。如肝欲散,辛味能散,即顺应肝气升散之性;心欲软,软即柔软之意,咸味为水之味,能使心火上亢之力变柔和,以水火相济;脾欲缓,甘味能补能缓以和中,即顺应脾充和温厚之性;肺欲收,酸主收敛,即顺应肺收之性;肾欲坚,肾主闭藏,苦味坚肾以顺应肾固密之性。补即为顺应五脏之性,或增强功能。泻即为违逆五脏之性,或降低功能。

  综上所述,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所云:“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欲。本脏所恶,即名为泻;本脏所喜,即名为补。”

  五味的五行特性和临床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五味各有不同的五行特性和性用,《内经》认为分别易入于不同的脏腑。如《素问·宣明五气》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正所谓五味入五脏理论。不过,这一理论所说的是某一味同某一脏有特殊的亲和力,即其不同味的药食,服用之后,药力可先达到与其相应的脏腑,这一点《灵枢·五味》说的较明白。其云:“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这里的“所喜”、“先走”就是此意,并未涉及是补是泻。可见,它与我们所谈的“五脏苦欲补泻”是有所区别的。

  后世许多医家将“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作为临床用药的指导原则,如张元素《医学启源·用药备旨》即引用本篇原文加以具体药物举例,而且他还根据本段的内容,提出同一种药味,入通于不同的脏腑之后,可以发挥不同的补泻作用,如具有酸味的五味子,入心则收敛心气,入肺则补益肺气;而同一酸味的白芍,即能敛肺,又能泻肝。此外,他还提出即使某些药物味相似,但仍不完全相同,临床应加以区别运用,如同是辛味药,既有细辛的辛散,又有知母黄柏的辛润;同是苦味药,既有白术的苦燥,又有黄连的苦泻。这些论述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其后,王好古《汤液本草》、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李中梓《医宗必读》等,都在张元素论述的基础之上立专篇对这一理论作了更深入的探讨。李中梓甚至有“夫五脏之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医”(《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之论。

  就五脏苦欲补泻的具体药味而言,今仅摘录王好古《汤液本草》的“五脏苦欲补泻药味”,以供大家参考:“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人参黄芪甘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诃子皮,一作黄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药。以辛泻之,桑白皮。以酸补之,五味子。”“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泻。”

  另外,从《内经》所述的五脏所欲的五味搭配来看,也体现了方剂的组方配伍原则。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急食辛以散之”即用辛味药疏散肝气,是顺从肝之所欲,为治肝病的主要部分,即君药;“用辛补之”则是增加疏散气之力,可视为辅助之药,即臣药;“酸泻之”,因酸味主收敛,与肝散之特性相逆,又与君臣辛散之功相逆,故一方面顺从其病之性,另一方面制约君臣药物的辛散太过,故在此用酸味药具有反佐的作用,而为佐药。

  当然,临证治病时必须结合脏气的喜恶、病变的表里虚实寒热性质、药物的气味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若用之不当,不仅不能治愈该脏病变,还会变生他病,而且由于五味均有自己亲和力强的脏腑,所以还可能或伤所入之脏,或以五行相乘而克伐他脏,故《素问·宣明五气》曰:“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辛味入肺而有宣散之性,故气弱者勿食辛,以防更伤其气;甘走脾,脾主肉,过食则自伤;酸走筋,筋病过食酸亦自伤,这是从过则自伤而言。咸入肾,心主血脉,水胜制火,故血病勿多食咸味;苦为火之味,骨属肾水,是以骨病勿多食苦味,这是从过则伤及所胜、所不胜之脏角度来说的。张仲景亦在《金匮要略》中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的论述,与《内经》五味所禁理论的过则伤及所胜是一致的。

(0)

相关推荐

  • 王洪图讲五脏补泻

    下面看第二段,248页.是讲五脏所欲之治法.也就是五脏在其有病的时候,他希望用什么样的药味对它有好处.希望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也就是适合用什么药味来治疗.下面我读一下: [原文]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 ...

  • 《内经时代》补注第十五节

    第十五节  <内经>自相矛盾举隅 金栋按:文曰举隅者,望读者以三隅反也.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者何?角也,直角也.盖 ...

  • 心欲苦

    ​心欲苦: 五味所合: 心欲苦, 肺欲辛, 肝欲酸, 脾欲甘, 肾欲咸 意同五味所入 五味五脏 相宜之意 心欲苦, 肺欲辛, 肝欲酸, 脾欲甘, 肾欲咸, 五味所合 五味五脏相宜 意同五味所入 中医应 ...

  •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发微

    一.五脏五味配属浅识五脏配属五味,现在所通行的乃依据<黄帝内经·素问>的"金匮真言论篇"与"脏气法时论篇"的经文配属:但<辅行诀>所载五 ...

  • 详解五味对应五脏用药规律,不得不佩服祖先的智慧!

    详解五味对应五脏用药规律,不得不佩服祖先的智慧! 张胜兵中医 2021-07-15 ↑ 点击上方"张胜兵中医"关注,学习中医知识,还您健康身体 长按图中二维码,关注"张胜 ...

  • 《五脏苦欲补泻之原则》一,【理论内容】临...

    <五脏苦欲补泻之原则> 一,[理论内容] 临床用药除了有"虚实补泻"原则之外,还有"苦欲补泻"原则."苦"就是厌恶的意思,&qu ...

  • 《五脏苦欲补泻之原则》

    一,[理论内容] 临床用药除了有"虚实补泻"原则之外,还有"苦欲补泻"原则."苦"就是厌恶的意思,"欲"就是喜欢的意思. ...

  • 治好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对五脏“苦欲补泻”的理解【一点资讯】

    宋末金初,中医学的发展一改前人依赖"考据"."训释"陈腐之风,造就一批具有医学变革精神的大家,张元素.刘守真即为其突出代表,他们对经典理论多持实用.致用态度,而 ...

  • 王好古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经>曰∶虚则补其母.水能生木,肾乃肝之母,肾,水也,苦以补肾,熟地黄.黄柏 ...

  • 五脏苦欲补泻与喻嘉言清燥救肺汤

    五脏苦欲补泻为中医用药法则之一,五脏各有天性,遂其性则欲,违其性则苦,本脏所苦为泻,本脏所欲为补.该理论对后世用药原则影响深远,现代临床运用亦非常广泛. <素问·藏气法时论>:" ...

  • 苦欲补泻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气味阴阳的角度,指出:"阳为气,阴为味- -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之阳","味厚则泄,薄则通".药物气味的阴阳,影响着药物的升 ...

  • 苦欲补泻1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 ...

  • 想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医,需要迈过两大关,即脉诊和药物苦欲补泻

    想成为副其实的中医,需要迈过两大关,一是脉诊,二是药物苦欲补泻,这是临床断病用药第一要义,不明则不足言医.今天主要公布的是李士材脉法秘诀.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脉诊的重要性,但很多人都是走个过场,包括专家 ...

  • 肖老师谈用药之苦欲补泻(肖春宏老师)

    ​用山药,我胆大,几十克.许多年前恩师见了说"胆这么大",我答"山药可以当菜吃,吃的量比这多,没事的". 用蒲公英也胆大,治胃病清热不伤正气.我儿时家贫,总吃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