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携相扶,和衷共济,会宁农家女曹红红24载悉心照顾瘫痪大伯哥, 真爱感动四邻八乡
这多年一直坚守着爱写文字,喜欢思考,心里总想着能帮助别人就帮助的习惯,虽然家里人和孩子都坚决反对我多管闲事,我多管闲事也吃过不少明亏,但我还是无法改变和放弃自己。
最近应《天南地北会宁人 》公众平台编辑,在上海工作的会宁人梁旭斌先生邀请,我和很多同样在五湖四海打工或工作的会宁人及家乡喜欢爱好文字的,我们一起从218年3月开始为“寻找会宁好儿女,德行传承耀家园”群做着看德孝需要慧眼,写人好本就大德的事儿,大家积极采写推荐自己身边和周围的好人好事,发扬并发现传递正能量,传递孝道德行文化。为了支持梁先生的提议和自己业余自娱自乐的爱好,我先后已经采写了多篇发生在家乡会宁好人,能人,感恩正能量的好人好事,也采写了好多篇会宁人在他乡创业的感感人故事,今天我编辑整理的这篇文章是兰州晨报首席记者张鹏翔先生采写的一片原题《会宁一农妇悉心照顾瘫痪大伯哥24载, 真爱感动全村》,文章在《兰州晨报》《甘肃农民报》《每日甘肃网》等发表和转载。文中的主人公曹红红是一位会宁山区很普通的农家妇女,她做的很平凡却很伟大,她的所作所为值得很多人学习和宣扬,她先后获得德耀白银-------白银市第四届道德模范2017白银“身边好人”“美在家庭”活动中“好婆媳”称号和奖励。
《会宁一农妇悉心照顾瘫痪大伯哥24载, 真爱感动全村》
作者:兰州晨报首席记者张鹏翔
在会宁县太平镇大山川村,农家妇女曹红红在大伯哥高位截瘫、嫂子弃家而去后,24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大伯哥,凭其柔弱的肩膀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如今,受她的影响,儿女在学习之余也主动承担起照顾大伯哥的生活,一家相携相扶,和睦弥久。
1 悉心照顾瘫痪大伯哥
7月9日清晨5时许,曹红红就起床了。洗漱完后,就到上房里为瘫痪的大伯哥穿衣服,把茶具和馍馍放在炕头,就和女儿提着干粮上山了。
曹红红家今年只种了4亩小麦,因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收庄稼的任务只能由曹红红和刚参加完高考的女儿来完成。
到了晌午,母女俩回家。女儿忙着做午饭,曹红红来到屋里把大伯哥抱起,放在院里的三轮车上。大伯哥名叫杨占权,今年54岁。1987年,在河西一家私人煤矿打工的杨占权遭遇冒顶事故,腰椎受伤后高位截瘫。
自从24年前曹红红嫁给杨占权的弟弟,照顾大伯哥起居的任务就压在了她的肩头。“刚开始有点不好意思,但我不照顾再没人照顾。”曹红红说,公公婆婆日渐年迈,丈夫外出打工,只好由她来照顾大伯哥。
2 柔弱肩膀支撑一个家
遭遇事故的时候,杨占权刚结婚不久,女儿出生仅两个多月。妻子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半年后改嫁。这些年来,杨占权觉得弟媳太不容易了:“自己的媳妇都不愿意受拖累,何况是弟媳!”
其实在曹红红嫁到杨家之前,她的家人都反对这门亲事。但曹红红认准了丈夫人品好,不顾家人反对和他结婚。从此,她和丈夫一起分担这个家庭的不幸。
在丈夫常年打工的这些年里,基本是曹红红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不仅要照顾瘫痪的大伯哥,还要赡养年迈的老人,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学。
如今,公公已去世多年,婆婆已年过八旬。在儿女上学的日子里,她一面照顾着婆婆和大伯哥,一面操持着所有的农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说起家人对他的照顾,杨占权对侄儿侄女也同样心存感激。“现在,如果侄儿侄女在家,都是他们照顾我。”
3 人间真爱感动全村人
“如果没有曹红红,这个家早都散了!”走在大山川村,说起曹红红,都用这么一句话来评价。
村民王维仁说,20多年来,曹红红每天推着杨占权到村口聊天,工具从架子车变成手摇轮椅,再变成电动三轮车,但抱杨占权上车和下车的人一直没变。
“自己的老婆受不了累都走了,何况是弟媳妇。”今年66岁的村民刘俊吉对曹红红赞不绝口,老人认为这么多年来一直照顾瘫痪的大伯哥实在不容易,曹红红付出的实在太多了。
太平镇大山川村村委会主任王继禹告诉记者,曹红红勤劳、朴实、善良、孝道,她的所作所为,成为全村人学习的榜样。尤其是24年如一日照顾高位截瘫的大伯哥,让人敬佩,更让人感动。
而喜欢写些东西的杨占权,则用感恩的心在日记里记下了弟媳妇的恩情:“虽然我遭遇不幸但我仍心存感恩因为这个社会让我感受到了厚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