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
蔡和森(1895年3月30日-1931年8月4日),字润寰,号泽膺。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永丰镇人,出生于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的前妻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向警予(1895-1928),妹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的蔡畅(1900-1990)。蔡和森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10月,蔡和森从法国归来,年底在上海经陈独秀等介绍加入共产党。蔡和森同志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1931年6月'中统特务’发现了蔡和森的踪迹,'中统特务’携中共叛徒顾顺章追到香港,勾结港英当局,秘密逮捕了蔡和森,并将他押回广州,牺牲在广州军政监狱,终年36岁。
《少年行》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
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
从师万里外,访友人文渊。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
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
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
潭州蔚人望,洞庭证源泉。
王若水点评:
1918年,诗人和毛泽东等人在长沙创立了“新民学会”。他们的老师杨昌济先生已在北京大学任教,他写信给毛泽东,告诉他有人发起赴法勤工俭学的消息。毛泽东主张利用这一机会,了解俄国和欧洲革命的真实情况,因此和蔡和森一起在长沙倡导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并经在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共同讨论,提议由蔡和森先去北京了解情况和取得联络。1918年6月,蔡和森离开长沙赴北京,坐船途径洞庭湖时,正逢风雨大作、因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国内各种派系的政治力量斗争激烈,天地间有一少年(作者自指)。湖南军阀扰乱地方、迫害人民,少年肩负着使命,为了追求真理,顶风冒雨,乘舟远行,踏上了茫茫征程。在这个动乱的年代,少年要清醒地把握自己,意志坚定努力学习。这是北上的目的,是到北京这个人文荟萃的地方(人文渊即人文汇聚的地方),拜访老师,联络友人,了解赴法勤工俭学之事,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学习救国救民的真理。匡复社稷,平定乱世,自有少年和他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他们一起担负起这艰巨的任务。大家赤胆忠心,浩然正气充盈于天地之间(两间)。少年虽然手中没有鲁阳戈(《淮南子》里说,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到太阳落山时,他用戈一挥,太阳倒退了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人用鲁阳挥戈来指使敌人倒退。这里代指掌握军权),即没有掌握军权,但也有决心力挽狂澜于既倒,平定国内混乱的状况。凭依着冲风冒雨的舟船,筹划着将要进行的革命事业,以坚强的意志唤起民众,鼓动起群众(黎元)的革命热情。长沙(潭洲)的一群少年人,创建了“新民学会”,人才济济,为青年所仰望,浩渺的洞庭湖啊签证这澎湃的革命源泉吧!
全诗热情洋溢,一气呵成,层次分明,描写清晰。从时代背景,到少年的远行的目的,到少年的抱负和志向,一层进一层,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塑造了一位热血少年的形象,表现出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和豪情。
《诗一首·君不见武王伐纣汤伐桀》 (题目为编者所加)
君不见,
武王伐纣汤伐桀,革命功劳名赫赫。
又不见,
詹姆斯被民众弃,查理士死民众手。
路易十四招民怨,路易十六终上断头台。
俄国沙皇尼古拉,偕同妻儿伴狗死。
民气伸张除暴君,古今中外率如此。
能识时务为俊杰,莫学冬烘迂夫子。
李都蔚点评:
蔡和森(1895—1931)是小编点评到的第三位壮烈牺牲于36岁的革命先驱,第一位是瞿秋白(1899—1935),第二位是恽代英(1895—1931),三人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或青年运动领导人,都是被叛徒出卖被捕后遭国民党残忍杀害。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而献身,用年轻的生命为那一代革命者追求真理的精神作出了最好的注解。他们在“痛不堪痛、忍不堪忍”的乱世之中,一刻也未停止过对救国救民真理的追寻,以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实践着救国救民于水火的伟大抱负。
这首诗写于五四运动前夕,在五四运动即将爆发的革命潮头中,与毛泽东、萧子升并称“湘江三友”的蔡和森,用激烈高亢的笔触言志载道,抒写胸臆。诗的第一句就以磅礴的气魄,回溯数千年人类历史长河不可抗拒的前进潮流: “君不见,武王伐纣汤伐桀,革命功劳名赫赫”,引出周武、商汤革故鼎新的典故,大有一语唤醒亿万同胞革命意识之势,作者正告国人:在炎黄后裔的血脉中,从来就有反抗压迫、改造世界的血性与基因。接着一句 “又不见” ,一连列举五位在人民力量的冲击前黯然失色的外国皇帝,排比紧促、移山倒海,简易的诗文中涌动着民主与科学的变革大潮。正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之气概。最后四句,以“民气伸张除暴君,古今中外率如此”点题,舍事而言理,指出了人类前进的历史规律,同时,又寄寓了作者融入时代大势,投身革命斗争的自我觉悟和坚定决心,预言着革命风暴的到来和乱世暴政的终结。
蔡和森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他首先是一位为实现“匡时救民”夙愿,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并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实干家。救国救民的舍命拼搏、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强国富民的宏伟梦想,蔡和森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追梦者。毛泽东曾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