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外经
四时六气异同篇第五十五
司天在泉分合篇第五十六
从化篇第五十七
冬夏火热篇第五十八
阴阳上下篇第六十
阴阳上下篇第六十
营卫交重篇 第六十一
五藏互根篇第六十二
八风固本篇第六十三
四时六气异同篇第五十五:
[原文]
问曰:五脏合五时(1),六经应六气(2),然《诊要经终篇》(3)以六气应五脏(4)而终于六经,《四时剌逆从论》以六经应四时(5)而终于五脏,《诊要篇》以经脉之生于五脏而外合于六经,《四时剌逆从论》以经脉本于六气而外连于五脏何也?岐伯曰:人身之脉气,上通天,下合地,未可一言尽也,故彼此错言(6)之耳。天老曰:章句同而意旨异,不善读之,吾恐执而不通也。岐伯曰:医统天地人以立论,不知天何知地,不知地何知人。脉气循于皮肉筋骨之间,内合五行,外合六气,安得一言而尽乎。不得不分之以归于一也。天老曰:请问归一之旨(7)。岐伯曰:五时之合五脏也,即六气之合五脏也。六气之应六经也即五时之应六经也。知其同何难知异(8)哉。天老曰:善。
[注 解]:
(1)五脏合五时:肝、心、脾、肺、肾五脏配合春、夏、长夏、秋、冬五时。
(2)六经应六气: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配合风、寒、暑、湿、燥、火六气。
(3)《诊要经络篇》:以及下文的《四时刺逆从论》都是《黄帝内经·素问篇》中的内容。
(4)六气应五脏:见《内经素问·诊要经络篇》内容。
(5)六经应四时:据《四时刺逆论篇》中写后天疾病中的六经经气有余不足的症状,配合逆时而刺的诸种病变。在先天修真中六经经气在四时中各有不同的反应。
(6)错言:错不是错误,而是交错,错综复杂的各种说法。
(7)归一之旨:一,指未发生变化的清空一炁。不管后天分化的什么六气五行四时,究其根源只是太一真气在后天分阴阳的变化。所以,这里的“归一之旨”,就是逆反先天的意旨。
(8)何难知异:掌握了归一之旨,找到变化的根源,哪里还愁不知道变化的不同呢?
[探 微]:
本章明言四时六气的异同,实际是为透露一句修真秘旨:“归一之旨”。其实,如果着重于后天疾病诊疗结果,就会看到四时六气五行的许多繁复庞杂的现象。但归于先天修真之道,只不过是清空太一真气,在后天阴阳作用下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环境里所发生许多变化。修真者在内修过程中,身体从后天往先天逆转变化的过程中。会因为阴阳二气的作用而产生许许多多难以言表的,或重或轻的反应,但如果修真者读过此经,明了四时六气五行的来源,明白归一之旨,不管后天肉体如何变化,只管抱元守一,无视无听,昏昏默默,慎守汝身。这样就会从被动转为主动,元神细察元气的阴阳变化,那时对经文的理解可以说是圣祖的知音了,直可以与岐伯轩辕论道矣!
诗云:
四时六气不相同,归一还元静守中。
若是君知天地始,万千玄妙总如空。
司天在泉分合篇第五十六:
[原文]
问曰:司天在泉,二气相合,主岁(1)何分?岐伯曰:岁半以上(2),天气主之。岁半以下,地气主之。天老曰:司天之气主上半岁乎?在泉之气主下半岁乎?岐伯曰:然。天老曰:司天之气何以主上半岁也?岐伯曰:春夏者,天之阴阳也,阳生阴长(3),天之气也,故上半岁主之。天老曰:在泉之气何以主下岁也?岐伯曰:秋冬者,地之阴阳也。阴杀阳藏(4),地之气也,故下半岁主之。天老曰:一岁之中,天地之气截然分乎?岐伯曰:天地之气,无日不交(5).司天之气始于地之左,在泉之气奉乎天之右。一岁之中,互相感召(6),虽分而实不分也。天老曰:然则司天在泉,何必分之乎?岐伯曰:不分言之则阴阳不明,奚以得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义乎。司天之气始于地而终于天,在泉之气始于天而终于地。天地升降,环转不息,实有如此,所以可合而亦可分之也。天老曰:司天之气何以始于地?在泉之气何以始于天乎?岐伯曰:司天之气始于地之左(7),地中有天也;在泉之气始于天之右,天中有地也。天老曰:善。
[注 解]:
(1)主岁:岁,就是年,周朝以前只称岁不称年,岁星一年环行一次。
(2)岁半:半年,上半年是岁半以上,岁半以下就是下半以下就是下半年。
(3)阳生阴长:阴阳二气互根互化,而上半年阳气生发的周时,阴气也同时生发,直到夏至,阳气渐退。
(4)阳杀阴藏:过了夏至以后,阳气退而阴气逐渐显得充盈了。但阴气是主收藏的,所以秋冬天气由于阳气归藏入阴气中而显得萧条肃杀。
(5)天地之气,无日不交:清轻阳气为天,浊阴之气为地,地阴气上升为云断产生。修道人也效法天地,将性光元神和命水元精不断交融,元气上下流行,才能让体内生机不息。
(6)感召:阴阳二气互相感应召唤,两不分离,合一则化物。阳气聚则生阴血,阴血化而成阳气。
(7)司天之气始于地之左:司天的阳气左旋上升,右旋下降则成为阴气在泉。天中有地,地中有天。
[探 微]:
本章借探讨天地阴阳二气一年中随岁星运转的规律而司天、在泉,从而来暗喻比拟修道过程中人体阴阳二气乾坤交泰的内果。
其实人体修真炼内丹的过程,和天地万物的化生过程是一模一样的。这也就是圣祖轩辕黄帝借岐伯和众大臣论道的过程再三述说天地阴阳的变化,从后天事物来暗喻先天逆返大道的阴阳变化规律,引导人读经炼性,参详悟道。早日把性海养得波澄月明,然后,顺应天阳下降,地阴上升的力量,调光下照命府,和地阙阳精相交合,这样,地阴中真阳上升,天阳中真阴下降,阴阳交合于心肾之间,元气氤氲,生生不息,火候足时,金丹结就,元婴成形,大道可期也。
诗云:
司天进火暖融融,阴气在泉升碧空。
牛女鹊桥今夕会,人间处处热流通。
从化篇第五十七:
【原 文】
天老问曰:燥从热发,风从燥起,埃从风生,雨从湿注,热从寒来,其故何欤[2]?岐伯曰:五行各有胜,亦各有制也[3]。制之太过,则受制者应之,反从其化也[4]。所以热之极者,燥必随之,此金之从火也;燥之极者,风必随之,此木之从金也;风之极者,尘霾随之,此土之从木也;湿蒸之极者,霖雨随之,此水之从土也;阴寒之极者,雷电随之,此火之从水也。乃承制相从之理,何足异乎[5]?
天老曰:何道而使之不从乎[6]?岐伯曰:从火者润其金乎,从金者抒其木乎,从木者培其土乎,从土者导其水乎,从水者助其火乎[7],毋不足、毋有余,得其平而不从矣[8]!
天老曰:润其金而金仍从火,抒其木而木仍从金,培其土而土仍从木,导其水而水仍从土,助其火而火仍从水,奈何?岐伯曰:此阴阳之己变,水火之已漓,非药石针灸之可疗也[9]。
陈士铎曰:言浅而论深。
【注 解】
[1]此篇主要论述风、寒、暑、湿、燥、热化气的主要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2]燥从热发,风从燥起,埃从风生,雨从湿注,热从寒来:热气过多就会化燥,燥气过盛就会化风,风气到达极点就会刮起尘埃,湿气蒸发太过就会导致下雨,发热到了极点就会寒化。
[3]五行各有胜,亦各有制也:五行分别存在它能够克制的五行,也分别存在被其它五行所克制的情况。例如,木能克土,金能克木。
[4]制之太过,则受制者应之,反从其化也:克制的力量太强,那么被克制的一方,反而会跟随克制的一方出现“化气”的情况。
[5]乃承制相从之理,何足异乎:“承受”与“制约”是矛盾的双方,彼此相互依承,因此不足为异。
[6]何道而使之不从乎:有什么方法使它不跟随化气呢?
[7]从火者润其金乎,从金者抒其木乎,从木者培其土乎,从土者导其水乎,从水者助其火乎:这是五行从化的治则。
[8]毋不足、毋有余,得其平而不从矣:不要不足,也不要有余,调整到五行之间得其平气,就不会再出现从化的情况了。
[9]此阴阳之己变,水火之已漓,非药石针灸之可疗也:阴阳已经变化,性命即将竭绝,人之将死,药石针灸还有什么作用呢?
【白 话】
天老问:“燥从热发,风从燥起,埃从风生,雨从湿注,热从寒来,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岐伯说:“五行分别有它的优胜之处,也分别有制约它的因素。制约太过,那么被制约者就会出现适应,反而随着制约者产生变化。因此,热势到了极点,燥气必然相随,这是金随着火而变化;干燥到了极点,风必然相随,这是木随着金而变化;狂风到了极点,尘埃就会产生,这是土随着木变化;湿热熏蒸到了极点,大雨必然相随,这是水随着土而变化;阴寒到极点,雷电必然相随,这是火随着水变化。这是承接与制约相互跟随的道理,有什么值得怪异的呢?”
天老问:“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它不跟随呢?”岐伯说:“跟随火的滋润它的金气,跟随金的抒发它的木气,跟随木的培植它的土气,跟随土的疏导它的水气,跟随水的助长它的火气,不要不足,不要有余,得到平气就不会跟随了。”
天老问:“滋润金气而金仍然跟随火,抒发木气而木仍然跟随金,培植土气而土仍然跟随木,疏导水气而水仍然跟随土,助长火气而火仍然跟随水,怎么办呢?”岐伯说:“这是阴阳已经产生了变化,水火已经分离,并非药物、砭石、针灸可以治疗了。”
陈士铎曰:语言虽然浅近,道理却很深奥。
[探 微]:
篇名从化,从正化,抑或是从邪化呢?夫物极必反,宁可不足,毋可太过,不足尚可补足之,太过则无可挽回矣。后天阴阴偏胜,太过则致病。本来金可以制木,但金气太过则燥,干燥到极点,就会生狂风,所以无论先天修真还是后天养生,注重阴阳平秘非常重要,平气才可以化生,以自身阴阳调合天地阴阳,与天地阴阳处于平气,才能使生命长青,生生不息。
涉及到先天修真,就必然讲到修炼内丹的火候,讲究阴阳平气尤其重要,如果火候太过,则有炉崩火坏的危险。修者切切在意,因此说丹道是一门经验科学,不是过来人,亲身体验者不足以语道矣!
诗云:
茫茫修道险征途,谁掌阳阴造化炉?
男女同心看火候,乾坤万象变精粗。
冬夏火热篇第五十八:
【原 文】
胡孔甲问于岐伯曰:冬令严冷凛冽之气逼人肌肤,人宜畏寒,反生热证,何也?岐伯曰:外寒则内益热也。
胡孔甲曰:外寒内热,人宜同病,何故独热?岐伯曰:肾中水虚,不能制火,因外寒相激而火发也[2]。人身无藏非火,无腑非火也,无不藉肾水相养[3]。肾水盛则火藏,肾水涸则火动[4]。内无水养则内热已极,又得外寒束之,则火之郁气一发,多不可救。
胡孔甲曰:火必有所助而后盛,火发于外,外无火助,宜火之少衰,乃热病发于夏转轻,发于冬反重[5],何也?岐伯曰:此正显火郁之气也。暑日气散而火难居,冬日气藏而火难泄。难泄而泄之,则郁怒之气所以难犯而转重也。
胡孔甲曰:可以治夏者治冬乎?岐伯曰:辨其火热之真假耳,毋论冬夏也[6]。
胡孔甲曰:善。
陈士铎曰:治郁无他治之法,人亦治郁而已矣。
【注 解】
[1]此篇重在辨识冬夏二时火热之病机,在于肾水之盛衰。其治则在于明辨火之真假,而不在于冬夏也。
[2]肾中水虚,不能制火,因外寒相激而火发也:如果肾水虚弱,则不能制约肾中之火,更因外寒的激惹,从而导致外寒内热病的产生。
[3]人身无脏非火,无腑非火也,无不藉肾水相养:人身的脏腑中都藏有火,而这些火,全凭肾火相养,才能藏之于内。
[4]肾水盛则火藏,肾水涸则火动:肾脏中之水旺盛,则真火隐藏于内;如果肾脏中的水衰弱,那么相火就会动于内。这样,就会出现内热的病证。
[5]热病发于夏转轻,发于冬反重:内热的疾病发生在夏天比较轻,发生在冬天反而比较重,这是因为夏天阳气发散于外,而冬天的阳气郁闭于内的原因。
[6]辨其火热之真假耳,毋论冬夏也:治疗火热郁于内的病,关键在于辨别火热的真假,即辨别是虚火、还是实火,不需要区分冬天和夏天。
【白 话】
胡孔甲请问岐伯说:“冬天严冷凛冽的寒气侵逼人体的肌肤,应当出现惧怕寒冷的症状,反而出现发热的症状,为什么?”岐伯说:“外面天气寒冷,里面反而热气更加严重。”
胡孔甲问:“外界寒冷,体内发热,人们应当同时发病,为什么只有一些人发热?”岐伯说:“肾中的水虚弱,不能制伏火热之气,因为外来寒气的激发,从而使内热发生。人身的五脏无非是火,六腑无非也是火,无一不是凭藉肾水来滋养。肾水旺盛火气就隐藏在体中,肾水干涸火气就会妄动。体内没有水的滋养,内热已达到极点,又遇到外寒来束缚,那么火的郁气一发动,多数人就不能挽救了。”
胡孔甲问:“火必然有所助长然后才会旺盛,火发生在外面,外面没有火助,应当是火衰少,然而内热病发生在夏天时比较轻,而发生在冬天时反而比较严重,为什么?”岐伯说:“这是显示火的郁气。暑热的夏季真气容易发散,火气难以留在身中,冬天真气内藏,火气难以发泄。难以发泄而勉强发泄,那么郁怒之气因为难以制伏,转而加重。”
胡孔甲问:“可以用治疗夏天火热的方法来治疗冬天的火热吗?”岐伯说:“只须辨别火热的真与假,不必论冬天和夏天。”
胡孔甲说:“好。”
陈士铎说:治疗郁热并没有其它特殊的方法,也只是解除郁热而已!
[探 微]:
夏日主火,冬天为什么会起火呢?在后天临床上,冬令往往是疮疡疔痈的高发期。正如文中所言,人身五脏六腑处处皆火,使肾中真水相济一身,才能永保阴阳平秘;水火既济,让身心经常处平气状态,才能生生不息。所以肾水的保养尤其重要,不能因满足欲火竭泽而渔。
在先天修真大道中,修士常把心肾水火比着铅和汞,我曾在道观中见过古人练习内功用的大铅球,外面的铅好比肾水之泽润周身,内里的汞,好比人一身中的五脏六腑的内火,无处不周。《道德经》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身体构造其实和地球何其相似,地面上的海洋河流包裹着地心的烈火,水火既济,万物化生。
诗云:
水火均平炼汞铅,鼎中初现月纤纤。
逢君悬圃摇头笑,如此而今不避嫌。
暑火二气篇第五十九:
【原 文】
祝融问于岐伯曰:暑与火皆热证也,何六气分为二乎?岐伯曰:暑病成于夏,火病四时皆有,故分为二[2]。
祝融问曰:火病虽四时有之,然多成于夏,热蕴于夏而发于四时,宜暑包之矣。岐伯曰:火不止成于夏,四时可成也。火宜藏不宜发,火发于夏日者,火以引火也。其在四时虽无火之可发,而火蕴结于藏腑之中,每能自发,其酷烈之势较外火引之者更横,安可谈暑而不谈火乎?
祝融曰:火不可发也,发则多不可救,与暑热之相犯有异乎?岐伯曰:暑与火,热同而实异也[3]。惟其不同,故夏日之火,不可与春秋冬之火共论;惟其各异,即夏日之暑,不可与夏日之火并举也。盖火病乃藏腑自生之热,非夏令暑热所成之火[4],故火证生于夏,仍是火证[5],不可谓火是暑,暑即是火也。
祝融曰:暑、火非一也,分二气宜矣。
陈士铎曰:暑与火不可并论[6],独吐至理。
【注 解】
[1]此篇分别论述暑、火二气的病因病机。
[2]暑病成于夏,火病四时皆有,故分为二也:暑热之病,只形成于夏天;火热之病,春夏秋冬四时都会发生,因此分为二种病。
[3]暑与火,热同而实异也:暑热之气与火热之气,热气相同,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
[4]火病乃藏腑自生之热,非夏令暑热所成之火:火热的病证,脏腑自行发生的热气,与夏天出现的中暑的火病,是不相同。
[5]故火证生于夏,仍是火证:火热的病证发生在夏天,仍然是热证,而不是中暑。
[6]暑与火不可并论:暑热之气引发的的病证,与火热之气引发的病症,不能相提并论。
【白 话】
祝融请问岐伯说:“暑与火都是热症,为什么在六气中要分为二种呢?”岐伯说:“暑热的病发生在夏天,火热的病四季都有发生,因此分为二种。”
祝融问:火热的病虽然四时都有,然而多数是发生在夏天,火热蕴藏在夏天而发生在四季,应当包括暑热了。”岐伯说:“火热病不只在夏天发生,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火应当收藏不应当发泄,火热发生在夏天,是火来引火。在四季,虽然没有火来引发,然而火热蕴结于脏腑之中,经常能够自动发生,它的酷烈之势,与外来之火引起的相比更为猛烈,怎么可以只谈论暑热而不谈论火热呢?”
祝融问:“火热不能发动,发动后多数不能救治,这与暑热的侵犯有差异吗?”岐伯说:“暑热与火热似乎相同,其实是有差异的。正是因为它们不同,因此夏天的火,不能与春、秋、冬的火一起来论述;正是因为它们分别存在差异,夏天的暑热就不能与夏天的火热一起论述。这是因为,火热病是脏腑自己出现的热气,不是夏天暑热所形成的火气,因此火症发生在夏天仍然是火症,不能说火就是暑、暑就是火。”
祝融说:“暑与火不是一种,应当分为二种气了。”
陈士铎说:暑与火不能相提并论,这里惟独说出了关键的道理。
[探 微]:
暑与火自然不同,火是内火,暑是外火。暑只发于夏季,而火则分于四时。
以上两篇专门谈火,外行人只知看后天火气致病,却不知供人生命之能量即火也,没有火,肾中真水所产生的能量没有使用的地方,没有水,光有火,火即成了无根之火,如风中之烛,堪堪将熄。后天之火,冬夏四时各有分属而成一年四季。先天火,二六时中温温烹炼,熬出水中金液,大丹可成,生死了断。
在先天修真大道中,利用身中之火,提炼身中之金,有火候细微之说也。文武火,冬至夏至进火之时,各有阴阳刚柔文武粗细之说;退阴符,春分秋分沐浴之际,各有真假温寒生死晦明之分。这等细微之说,实关生死之学,须寻明师高人,细细探讨研究。古人有云:“差之毫厘不结丹”,又说“性靠悟,命要传”,性命之学,事关生死,丝毫不得儿戏。尤其本篇所言之火,古人有《火记》,今已失传,后有“万古丹经王”《参同契》是宏篇伟著,天书也,读者可参考之!
诗云:
明灯一盏照幽冥,火候精粗定死生。
差却毫厘丹不结,须同大德细商成。
阴阳上下篇第六十:
【原 文】
常伯问于岐伯曰:阳在上,阴在下,阳气亦下行乎?岐伯曰:阴阳之气上下相同,阳之气未尝不行于下也。
常伯曰:寒厥到膝不到巅,头痛到巅不到膝[2],非阴气在下,阳气在上之明验乎?岐伯曰:阴气生于阳,阳气生于阴,盖上下相通,无彼此之离也。阳气从阴出于经脉之外,阴气从阳入于经脉之中[3],始得气血贯通,而五藏七腑无不周遍也[4]。寒厥到膝,阳不能达也,非阳气专在上而不在下也[5];头痛到巅,阴不能降也,非阴气专在下而不在上也[6]。天地不外阴阳,天地之阴阳不交,则寒暑往来,生长收藏咸无准实[7],人何独异哉?
陈士铎曰:阳宜达,阴宜降也。二者相反,则达者不达,降者不降矣。论理阳之达有降之势,阴之降有达之机,总贵阴阳之不可反也。
【注 解】
[1]本篇以天地阴阳上下升降之理,论述人体阴阳中阴阳二气必需上下升降,才能使气血正常流通的道理,并阐明了厥逆和头痛的病机。
[2]寒厥到膝不到巅,头痛到巅不到膝,非阴气在下,阳气在上之明验乎:由寒极引发的厥逆只到膝盖不到头部,由阴气不降引发的头痛只发生在头部不会下降到膝盖,这不是阴气在下、阳气在上的明证吗?
[3]阳气从阴出于经脉之外,阴气从阳入于经脉之中:阳气发源于营血之中流通到经脉之外,阴气生成于阳部注入经脉之中。
[3]始得气血贯通,而五脏七腑无不周遍也:阴阳二气上下升降,内外流通,使得气血贯通,周流五脏七腑。
[5]寒厥到膝,阳不能达也,非阳气专在上而不在下也:由寒极引发的厥逆只到膝盖,是因为阳气不能到达膝盖以下的部位,并不是阳气专门在上,而不在下。
[6]头痛到巅,阴不能降也,非阴气专在下而不在上也:由阴气不降引发的头痛,是因为阴气不能正常下降,并不是阴气专门在下,而不在下。
[7]天地之阴阳不交,则寒暑往来,收藏生长,咸无准实:天地的阴阳二气不相交,那么寒来暑往、生长收藏,就没有了凭据。推而方之,三才皆由阴阳之生化,岂止上下哉?
【白 话】
常伯请问岐伯说:“阳气在上,阴气在下,阳气也能够向下行走吗?”岐伯说:“阴阳之气上下相同,阳气并不是不向下行走。”
常伯问:“寒厥的症状发展到膝盖不上行到头顶,头痛到头顶不下到膝盖,这不是阴气在下,阳气在上的明证吗?”岐伯说:“阴气生于阳,阳气生于阴,上下相通,彼此不相分离。阳气跟随阴气运行到经脉之外,阴气跟随阳气进入经脉之中,才能气血贯通,使得五脏七腑没有不周遍的。寒厥到膝盖,是阳气不能到达,并不是阳气专在上而不在下;头痛在头顶,是阴气不能下降,并不是阴气专在下而不在上。天地不外乎阴阳二气,天地的阴阳不交,那么寒暑往来,收藏生长都没有准则了,人又怎么会惟独有差异呢?”
陈士铎说:阳气应当上达,阴气应当下降。如果二者相反,那么应当上达的不上达,应当下降的就不下降了。从道理上来讲,阳气的上达也有着下降的趋势,阴气的下降也有着上达的动机,总之贵在阴阳的运行不能相反。
【探 微】:
世俗之流,都以为阳上阴下是为定例,不也可笑。阴阳本是互根互化,相互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才会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岂有分而化之之理。阳生于阴,阴生于阳,气生于血,血成于气,气血营卫,昼夜通行而大衍之数成,天地间无处不阴阳矣!
后天之所以有寒暑往来,四季时令之变化,人之所以会有生老病死,只有一个原因,本章给出一个惊天答案,可以说是人的生死之谜,那就是——“阴阳不交”。“天地之阴阳不交,则寒暑往来。收藏生长咸无准实,人何独异哉?”如有异者,是逆天而行者,先天修真之人逆转先天,使阴阳相交,则立脱生死,寒暑不侵,四时不分,则阴阳复归于无极之境,进入无何有之乡,岂有阴阳上下之说呢?
诗云:
本来一气产阴阳,生死途中两渺茫。
今日擒来归始处,永无寒暑定时光!
营卫交重篇 第六十一:[1]
【原文】
雷公曰:阳气出于卫气,阴气出于营气。阴主死,阳主生。阳气重于阴气,宜卫气重于营气矣[2]。岐伯曰:营卫交重也。
雷公曰:请问交重之旨。岐伯曰: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盖有天地[3],有阳气,有阴气。人禀天地之二气,亦有阴阳。卫气即阳也,由下焦至中焦,以升于上焦,从阴出阳也[4];营气即阴也,由中焦至上焦,以降于下焦,从阳入阴也[5]。二气并重,交相上下,交相出入,交相升降,而后能生气于无穷也。
雷公曰:阴阳不可离,予既已知之矣,但阴气难升者谓何?岐伯曰:阴气精专,必随宗气以同行于经隧之中。始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而行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6],而又始于手太阴肺经。盖阴在内不在外,阴主守内不主卫外,纡折而若难升,实无晷之不升也[7]。故营卫二气,人身并重,未可重卫轻营也。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营卫原并重也。世重卫而轻营者,不知营卫也。
【注解】
[1]本篇论述卫气与营血并重的道理。雷公并非不知营卫交重之理,明知故问,以醒世之学者。
[2]阳气重于阴气,宜卫气重于营气矣:强调阴阳平衡,又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亦含交重之义。
[3]盖有天地:原文为“盖有天”,文义不通,故改为“盖有天地”。
[4]卫气即阳也,由下焦至中焦,以升于上焦,从阴出阳也:阳气(卫气)由下焦上升到中焦,再到中焦,从阴位上升到阳位。下焦,即脐下的下丹田以及位于督脉线上的尾闾关等关窍和组织结构。
[5]营气即阴也,由中焦至上焦,以降于下焦,从阳入阴也:营气即营血,由中焦化生,上达于上焦,下降于下焦,从阳位进入阴位,形成全身的血液循环。
[6]始于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之循行,如环而无端,周流不息。
[7]纡折而若难升,实无晷之不升也:阳气的运行曲折,似乎难以上升,其实却象天星按照晷影运行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上升之中。
【白话】
雷公问:“阳气表现为卫气,阴气表现为营气。阴气主管死亡,阳气主管发生。阳气与阴气重叠,应当卫气与营气重叠了。”岐伯说:“这是营气与卫气相互重叠。”
雷公问:“请问相互重叠的含义。”岐伯说:“宗气积聚在上焦,营气从中焦发出,卫气从下焦发起。因为有天地,有阳气,有阴气。人禀受天地的二气,也有阴阳二气。卫气就是阳气,由下焦到达中焦,上升到上焦,这是从阴出阳;营气就是阴气,由中焦到达上焦,再下降到下焦,从阳入阴。二气相互重叠,相互上下,相互出入,相互升降,然后才能产生无穷的生气。”
雷公问:“阴阳不能分离,我已经知道了,但是阴气难以上升,为什么?”岐伯说:“阴气精凝专一,必须随着宗气一起运行在经络之中,从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穴开始,行走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因为阴气在内不在外,阴气主管持守里面,不负责防卫表面,运行曲折似乎难以上升,其实无时刻不在上升。因此营气和卫气,对于人身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只重视卫气而轻视营气。”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营气和卫气原来是同等重要的。有的人重视卫气而轻视营气,这是没有认识营气和卫气啊!
【探微】:
阴阳二气分化人体后天,就成为营血卫气。营阴卫阳,互重互化,生气无穷。命门元气转入膻中宗气,宗气分化成营血卫气,卫气属阳,却屈居于下,便于上行运化。营血性阴,却从上往下,流行于十二经隧之中。二者相互转化,阴阳一体,岂世人偏重于卫而轻视于营呢?
今观世间无知俗人,为满足后天无边奢欲,稍有不谐,便责之为阳虚,便滥用补气壮阳之药,竭泽而渔,搜骨剔髓。实令知者寒心矣!
吾等修真逆天之人,自当明白营卫并重,阴阳互根,绝对不会偏重于一隅而致阴阳失调,气血失和,道不成反而致病矣。观今天世俗之人,不明白修真之大道,乃自身阴阳调和,气血龙虎交合之道,妄讲养生,或排毒,或壮阳,或补气,等等外道不一而足,读者朋友还记得第一章所说的逆转之道吗?
诗云:
昼夜河图大衍轮,本来营卫是同根。
阴阳一炁分流后,便有人间素女门。
五藏互根篇第六十二[1]
【原文】
雷公问于岐伯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余既知之矣。然论阴阳之变迁也,未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亦有定位乎?
岐伯曰:阴阳互根也,原无定位,然求其位亦有定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2],厥阴与督脉会于巅[3],此阳中有阴,阴居阳位也;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此阴中有阳,阳居阴位也。
雷公曰:请言互根之位。
岐伯曰:耳属肾而听声,声属金,是耳中有肺之阴也[4]。鼻属肺而闻臭,臭属火,是鼻中有心之阴也[5]。舌属心而知味,味属土,是舌中有脾之阴也[6]。目有五轮,通贯五藏[7],脑属肾,各会诸体[8],是耳与脑有五藏之阴也。大肠俞在脊十六椎旁[9],胃俞在脊十二椎旁,小肠俞在背第十八椎,胆俞在脊十椎旁,膀胱俞在中膂第二十椎,三焦俞在肾俞之上脊第十三椎之旁,包络无俞,寄于膈俞,在上七椎之旁[10],是七腑阳中有阴之位也。惟各有位,故其根生生不息也,否则虚器耳,何根之有哉?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位而有位者,以阴阳之有根也。
【注解】
[1]本篇对于五脏互根,即脏腑阴阳之互根,表现为视、听、言、动、思,作了细致入微的论述。揭示了养生修真的路径,暗示了至关重要的玄关一窍的位置,具有重要价值!
[2]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藏魄,发则为言;心开窍于舌,藏神,发则为动;脾开窍于口,藏意,发则为识;肝开窍于目,藏魂,发则为视;肾开窍于耳,藏精,发则为听。精神魂魄意,修真之药物也。目视、心动、意思、口言、耳听,顺则生人,逆则生仙,为养生修真之路径也。
[3]厥阴与督脉会于巅:厥阴肝经与督脉在头顶交会之处为百会穴。百会穴为全身“阳极”之穴,不是内修的入首窍位。
[4]耳属肾而听声,声属金,是耳中有肺之阴也:肾开窍于耳,功用为听声,声属肺金,故耳中藏有肺金之阴。
[5]鼻属肺而闻臭,臭属火,是鼻中有心之阴也:鼻开窍于皮毛,功用为闻臭,臭属心火,故鼻中藏有心火之阴。
[6]舌属心而知味,味属土,是舌中有脾之阴也:舌开窍于口,功用为尝味,味属脾土,故舌有藏有脾土之阴。
[7]目有五轮,贯通五脏:目之五轮:木轮,火轮,土轮,金轮,水轮。木轮通于肝脏,火轮通于心脏,土轮通于脾脏,金轮通于肺脏,水轮能于肾脏。因为双目可贯通五脏,连结七腑,所以在养生修真中极其重要!《阴符经》曰:“机在目。”即暗示双目的重要作用。
[8]脑属肾,各会诸体:脑之所以属肾,以其藏精也。“各会诸体”,蕴藏奥秘,必结合《奇恒篇》“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也”进行研究,才能从中得到真知。
[9]大肠俞在脊十六椎:即夹脊关(肾脊关)的窍位所在。此处配东方卯位,属木,为生气之所在。在小周天向大周天突破时,攒簇五行的紫气东来、三阳开泰即在此处。
[10]包络无俞,寄于膈俞,在上七椎之旁:《内经》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即此。
【白话】
雷公请问岐伯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我已经知道了,然而论述阴阳的变迁,不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也有定位吗?”岐伯说:“阴阳互相以对方为根本,本来没有固定的位置,然而寻求它们的位置也可以是固定的。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厥阴与督脉会合于头顶,这是阳中有阴,阴气居于阳位;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这是阴中有阳,阳气居于阴位。”
雷公问:“请说明五脏互相作为根源的位置。”岐伯说:“耳属于肾,主听声音,声属于金,这是耳中有肺的阴气。鼻属于肺,主闻香嗅之气,嗅属于火,这是鼻中有心的阴气。舌属于心,主管味道,味道属于土,是舌中有脾的阴气。眼睛内有五轮,贯通五脏,脑属于肾,会合身体的各个部分,这是耳与脑中有五脏的阴气。大肠腧在脊柱的第十六椎旁边,胃腧在脊柱的第十二椎旁边,小肠腧在脊柱的第十八椎旁边,胆腧在脊柱的第十椎旁边,膀胱腧在中膂的第二十椎,三焦腧在肾腧之上脊柱的第十三椎旁边,包络没有腧,寄居在膈腧,在脊柱的第七椎的旁边,这是七腑阳中有阴的位置。只有分清楚它们的位置,才能生生不息,否则就成为虚无的脏器了,还有什么根呢?”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没有位置其实又有位置,因为阴阳分别有根本。
【探微】:
丹经中常言的名词:“五炁朝元”,在本章中得到了根本性的解释,为什么修真者逆返阴阳,反观内守,就会引起五脏元气的团聚和升发呢?究其原因,原来五脏元气中也分阴阳,而修真者将后天外放的“视、听、言、动”功能内收,促使五脏元气阴阳自配,自然能将以往外放的能量重新向内释放,从而象后天在母体内由肾精分化成五脏六腑那样成长出人的元命来,这个元就是“仁”、“真”、“道”是人的第二条生命——元婴。
而肾在后天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而五脏元气全聚于眼睛,眼睛内观又汇于脑海泥丸宫。归五气于元府,养元婴于真宫,养元婴就是在泥丸宫内,慢慢地使元婴也具备了“视、听、言、动”的能力,阳神可成了。
诗云:
五炁朝元产玉真,也能言笑也能颦。
先天后土同根造,逆返阴阳是圣人。
八风固本篇第六十三[1]
【原文】
雷公问于岐伯曰:八风出于天乎?出于地乎?抑出于人乎?岐伯曰:八风出于天地,人身之五风合而成病。人无五风,天地之风不能犯也。
雷公曰:请问八风之分天地也。岐伯曰:八风者,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之风也。春夏秋冬之风,时令之风也,属于天;东西南北之风,方隅之风也[2],属于地。然而地得天之气,风乃长;天得地之气,风乃大。是八风属于天地,可合而不可分也[3]。
雷公曰:人之五风,何以合天地乎?岐伯曰:五风者,心肝脾肺肾之风也,五藏虚而风生矣[4]。以内风召外风,天地之风始翕然相合。五藏不虚,内既无风,外风何能入乎[5]?
雷公曰:风既入矣,祛外风乎?抑消内风乎?岐伯曰:风由内召,不治内将何治乎?
雷公曰:治内风而外风不散奈何?岐伯曰:内风不治,外风益入,安得散乎[6]?治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善治八风者也[7]。
雷公曰:何言之善乎!请志之,传示来者。
陈士铎曰:小风之来,皆外感也,外感因于内召。故单治内不可也,单治外亦不可也。要在分之中宜合,合之中宜分也[8]。
【注解】
[1]此篇对八风及其本始进行辨析,阐明了八风及其致病的病机,并提出了“治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的标本兼治原则。
[2]方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隅也。
[3]八风属于天地,可合而不可分也:原文为“可分而不可分也”,据文义改之。
[4]五脏虚而风生矣:五脏空虚,虚邪之风乘虚而入,成为中风的病因。因此,应当及时预防。
[5]五脏不虚,内既无风,外风何能入乎:五脏内的正气充实,就不会有内风的存在,虚邪贼风就难以乘虚而入。
[6]内风不治,外风益入,安得散乎:内因尚未巩固,外风乘虚而入,如此,风气如何才能驱散呢?
[7]治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善治八风者也:指出“内强脏腑以固其本、外治风气以治其标”的治风原则。
[8]要在分之中宜合,合之中宜分也:宜分宜合之法,即标本兼治也。
【白话】
雷公请问岐伯说:“八风来源于天呢?来源于地呢?还是来源于人呢?”岐伯说:“八风来源于天、地,与人身的五风相合而发病。如果人体中没有五风,则天地的邪风不能侵犯。”
雷公问:“请问如何将八风分配给天地?”岐伯说:“八风,指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之风。春、夏、秋、冬之风,是时令之风,属于天;东、西、南、北之风,是方位之风,属于地。然而,地得到天的气,风才能长;天得到地的气,风才能大。因此八风虽然分别属于天地,形式上可分、实际上不可分。”
雷公问:“人的五风,如何与天地相合呢?”岐伯说:“五风,是心、肝、脾、肺、肾的风,五脏虚弱内风就会产生了。因为内风召感外风,天地之风才会开始与它相合。五脏不虚弱,身内既然没有风,外风又怎么能够进入呢?”
雷公问:“外风既然进入了,是祛除外风呢?还是抑制和消除内风呢?”岐伯说:“外风由身内召感而来的,不治内风,又将怎么治呢?”
雷公问:“治疗内风,但是外风不消散,怎么办呢?”岐伯说:“内风得不到治疗,外风的进入就会更加厉害,又怎么能够消散呢?治疗五脏以便坚固内在的本,治疗风气以防卫外来的标,这才是善于治疗八风啊!”
雷公说:“说得真好啊!请记载下来,传给后来的学者。”
陈士铎说:外来的小风,都是外感。外感的原因在于内召,因此仅仅治疗身内是不行的,仅仅治外面也是不行的。要点在于分别之中有相合,相合之中有分别。
【探微】:
佛教有偈语“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形容得非常形象。但是区别的是,佛家说的八风吹不动者,乃是心性灵识之把握不动,八风也不是自然天地之风,而是七情六欲中之风气也;而我道家所言之八风乃“春、夏、秋、冬、东、南、西、北”之风,吹不动者,先天地所生元气根本也。
后天疾病之因和临床治则,本篇中已尽言。然“外经”的宗旨在于论道,读者宜省,不要忘了,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内外逆转之道,看到本篇中最关键的话:“治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这才是真正的核心宗旨所在,固其本自然八风吹之不动,卫其标自然外邪不入。先固其本,内不为七情六欲所伤;再卫其标,外不被邪气所中,岂不比佛法之“端坐紫金莲”更高吗?
诗云:
先明真性拒情迷,再固金身命不离。
千劫八风安可坏,笑玩生死上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