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微光与尘埃的归宿
乔治 · 莫兰迪
Giorgio Morandi
1890–1964
/
“他是如此谦和”, “他就像是个僧侣” , “他是一个谜”, 每一个采访过乔治·莫兰迪的人都忽然变得语塞,就连时常与他通信的友人也声称: “他几乎从不谈论自己的想法”。这在二战前夕的意大利可不是那么常见,人们被巨大的时代洪流裹挟,嚣叫着自己激进的理想,就连最温和的艺术家也开始赞颂那些建立在泡沫上的辉煌。
然而,这些外界的动荡和巨变对莫兰迪来说,似乎只是些背景杂音。正像是人们所说的那样,即使是在时局最混乱的时候,莫兰迪隐居在他的工作室里,终日和不起眼的静物摆件待在一起。画室里,世间的喧闹好像突然噤声,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遥远而平静。
/
他的少言寡语,周围人们甚至是家人,都错认为他冷漠无力。面对一群挚友,莫兰迪曾经少有地吐露过一些内心的想法——“我非常惧怕文字,所以只能用绘画来表达”。莫兰迪常常花费数天时间,考量琢磨各个静物的摆放位置。为此画家常常需要绝对的安静以及远离人群,因为他在他的图像中,倾注了所有精力。那些一切都仿佛哑然失语的灰色调,是他最真挚的语言。
只是匆匆一眼,莫兰迪的作品似乎都只是落满了灰尘的,长久未被移动过的瓶瓶罐罐。然而,组成这片静谧的,正是画家毫无保留却精巧安排的笔触。大胆,甚至是凶猛的笔触,划过帆布表面。灰色反复涂抹在灰色上,毛刷留下的痕迹至今能让观者感受到力量。犹如白色的麋鹿在雪中行走的痕迹,是语言,而不是文字。
/
莫兰迪的一生都几乎没有离开过他出生的城市,但他的名声和作品在西半球广为流传,由于精巧的构图、微妙的色彩对比和独特的色调,让各个行业的艺术家们如建筑师、电影导演都趋之若鹜。这也多亏了这位内向的画家并不反感各种购买和邀请,莫兰迪似乎对于自己的画作能离开画室这件事感到开心,他乐于将作品交给喜爱它的观众。这一事实,让人们认识到,这位隐士般的画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热爱社交的。
莫兰迪对待作品的态度,正如他所绘画的物品,日常而朴素。他能在每一件灰扑扑的,似乎是不堪大用物品上,发现一些精彩之处,并一笔一笔地定格在画布上。绘画,这个伴随着他一生的过程,也在时代的动荡中拯救了他。
在灰调冷暖编织的,半梦半醒的画面中,人们看见了不可否认的现实——那些不值一提、无聊枯燥的日常时光,也正是最值得珍惜的、美好脆弱的时光。这也许是莫兰迪如此慷慨地散布作品的原因,他是在将他所知道的,能在苦难中解救心灵的良药,交给了下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