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为什么可以通利二便?(肖相如)
导读:你会用紫菀通二便吗?
紫菀,味辛、苦,性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
临床多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塞所致的咳嗽痰多,气喘,喉中痰鸣等证。因于肺虚、肺燥所致的劳嗽久咳、咳血等证亦常用。
由于本品辛散苦降,温润不燥,肺寒肺热均可使用;此外,本品善能滋肾、通利二便,今偏执治肺而不详此,特专述。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紫菀味辛体润,温而不燥,此滋肾—也。
肺位至高喻之为天,肾位至下喻之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降为雨。肺之与肾,金水相生,水天一气,肺肾之阴液互相滋养,紫菀味辛而润,专长开泄肺郁、宣通窒滞而安肺,肺安则敷布津液,助肾藏精,此滋肾二也。
肺为水之上源,主治节,能制约膀胱,通调水道。紫菀辛散,宣肺解外,苦降下气,肃肺安内,则水道通调,大肠传道,故利二便。
《木草害利》言紫菀“虽入至高善于下趋,使气化及于州都之府,小便自利。”
紫菀辛润苦降,滋肾以司开合,则二便通利。
故《药品化义》:“因其体润,善能滋肾,盖肾主二便,以此润大便燥结,利小便短赤,开发阴阳,宣通壅滞,大有神功。”
临证用方举隅:
一、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华水服三指撮。(《千金方》)
二、治小儿尿血,水道中涩痛。又方(出《圣惠方》)
紫菀(洗去苗土)、黄连、甘草(炙微赤剉)各一分
上罗为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豉三十粒,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加减服之。(《普济方》)
三、治水肿腹大喘咳,胸胁满不得卧,鲤鱼汤方
鲤鱼一枚重三斤(净去鳞肠肚)、桂(去粗皮)、紫菀(去苗土)各三两,防己、黄芩(去黑心)、消石(研如粉)、人参各二两
上七味,除鱼外,粗捣筛,用水一斗,煮鱼如食法,取汁五升,去鱼,每服药末五钱匕,汁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圣济总录》)
四、治涌水方,海蛤汤方
海蛤、紫菀(去苗土)、远志、大戟、木香、防己各半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热服。若取下恶水,即以白粥补之。禁盐一百二十日。(《圣济总录》)
五、紫菀散:治肺脏壅热,心胸闷,咳逆食少,大肠不利。
紫菀一两(洗去苗土)、桔梗一两(去芦头)、芦根三两(剉)、甘草半两(炙微赤剉)、川朴硝一两、川大黄一两(剉碎微炒)、木通一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普济方》)
此外,《圣济总录》之枳实汤治疗水气,方中亦用紫菀。凡上可见紫菀利二便,临床应注意使用。
验案举例:
李士才治王郡守,痰火喘盛,咳正甚时,忽然小便不通,自服车前、木通、茯苓、泽泻等药,小腹胀满点滴不出。
李曰,右寸数大,是金燥不能生水之故,唯用紫菀五钱、麦冬三钱、五味子十粒、人参三钱,一剂而小便涌出如泉。若淡渗之药愈多,则反致燥急之苦,不可不察也。(《续名医类案》)
按语:此病金燥不能生水,肺失清肃而痰火喘盛,上燥则下竭,气化不利而小腹胀满点滴不出。故以养阴益气,润肺滋肾为治。
妙在紫菀,取其滋肾利二便,下气止咳化痰,最为得当,故重用之为君而收奇效。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百药效用奇观》,张树生编著,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1987.1,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