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之修订版】峰阳镇
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3、历史传说
(2)窦氏双烈
乾县峰阳镇窦村,北枕巍峨高耸的五峰山,南望奔腾蜿蜒的杨家河,村里古树环绕,村外台塬如阶。从唐朝至今,这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
据新、旧《唐书》及《陕西通志·图志》载:京兆奉天窦村(今乾县峰阳镇豆村),有一户姓窦的人家,这家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在当地远近闻名。姐姐十九岁,妹妹十六岁。姐姐乌黑的头发,长垂如瀑,白白净净的脸庞,柔柔细细的肌肤,双眉修长如画,双眸闪烁如星,嘴角微微上翘,脸上带着哀愁的笑容,端庄高贵,文静优雅,像一朵含苞的出水芙蓉,纤尘不染。妹妹长着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肤色虽然微黑,却掩不了姿形秀丽,容光照人。姐姐和邻村一位姓张的小伙已定亲,妹妹待字闺中,说媒的媒婆络绎不绝。
唐代宗永泰元年(763),天遭大旱,田无收成,徭役繁重,人心惶惶,土匪、恶霸横行乡里。一天,当地一股土匪闯进窦村,杀人放火,抢夺掳掠,无恶不作。窦村顿时火光冲天,喊声四起。窦氏姐妹听到喊声,急忙奔跑躲避。说起这帮土匪,叫人咬牙切齿,他们坐山为寇,无恶不作。他们听说窦村有窦氏二女长得天仙一般,因此一心想将其抢来做压寨夫人,无奈这二女执意不从,每每逃避在外。这天有个小卒打探到窦氏二女在家,土匪便奔窦村而来。姐妹俩藏在村旁的一口破窑洞里,手持刀棍的土匪尾随而至,发现窑洞里有人,一个土匪提着刀走进窑洞,看见俩姐妹美貌非凡,便上前动手动脚。姐妹俩早就知道“男以守孝为德,女以守节为贞”的道理,大声呵斥土匪,并奋力反抗。在打斗中,妹妹因人小力薄,腿被打伤,脸被刺破。姐妹俩奋不顾身地逃出窑洞,向村东奔跑。土匪见姐妹俩逃奔而去,如苍蝇见血般地疯狂追赶。姐妹俩正在逃跑,却被面前的一条沟壑挡住了去路,这就是峰阳镇的红崖沟。后面的土匪已尾随而至,一个个挥枪舞棒,青面獠牙,一副穷凶极恶的样子。窦家姐姐见状,知道难逃魔掌,看了一眼身后的土匪,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微笑,便朝着红崖沟一跃而下,坠壑而亡。妹妹跛着腿,脸上留着血,见姐姐跳崖自尽,也奋不顾身地跳下悬崖。霎时崖壁血染, 一条青石沟变成了红石沟。那伙强盗看见两个女子如此刚烈无畏,一个个都被惊呆了。
村里人听说窦家两个女子跳崖身亡,都非常悲伤,因被她们不屈的行为和精神感动,就把她们的事迹报告给官府。官府也认为窦氏二女的贞节和刚烈行为世所罕见,应大力褒奖,官府便逐级上报,一直上报到朝廷。唐代宗便颁发诏令,对窦氏二女的宗族进行了表彰奖励,并让官府在窦村修建了烈女祠堂。
到了明孝宗弘治八年(1496),明孝宗又因为二女的贞烈和美德,下令在乾县龟城东门外修建烈女祠堂,每年春秋两季的祭祀日,祭祀烈女的人络绎不绝。窦氏双烈的故事在乾县家喻户晓,经久流传。乾县百姓也以她们的事迹为楷模祭祀悼念,千年不辍。后来县衙见二烈女受百姓仰慕,常年追祭,其圣洁之德世代传承,便又将烈女祠堂迁到龟城东街豫备仓之后。
对于窦氏双烈的事迹,陕西巡抚毕沅记载在了《关中胜迹·图志》中,并奏乾隆皇帝,御笔批录在《四库全书》中。窦家村原有一座双烈庙,新中国成立后拆除,生产队在原址上建有饲养室。
该村人原来大都姓窦,后窦姓逐渐演变为刘姓,故窦村以刘姓人居多。2000年,窦家村建成双烈庙,亦称姑婆庙。在建庙的过程中,本村仅上过四年小学的刘富强,在梦中双烈女赐他两副对联,一副就是现书写于庙内烈女像两侧的对联,上联:“一母贤德二烈女,千秋万代留英灵”,下联:“三载明灯五炷香,十叩百拜祭神灵”。另一幅是大殿外的对联,上联:“天有日月星,下点香蜡灯,经声不断”;下联:“地显灵气光,人生仙骨气,佛法无边”。
据当地群众讲,窦氏双烈纵身跳崖的地方,长满了酸枣树,双烈女跳崖的时候,这些酸枣树像有灵性一般,本是向上竖立的小刺在瞬间全部朝下生长,唯恐刺伤二烈女。现在的红崖沟,烈女跳崖的地方,约丈余宽,一直延伸到沟底的酸枣树,与其他地方的酸枣树截然不同,身上的小刺全部朝下生长。烈女跳崖的沟底石头,像鲜血一样通红,而且能嗅到淡淡的血腥味。
4、附:
峰 阳 赋(杨波海)
峰阳,乃乾县所辖之镇也。距县城东北二十公里,东西南三面环沟,北倚五峰山,山之南为阳,故名峰阳。地处乾县、礼泉、永寿三县交界,丘陵沟壑纵横,可谓鸡叫鸣三县,出门就爬坡,为县内偏远艰苦之一隅,亦是生吾养吾之故土。
峰阳,自解放初废除保甲制始,其间虽历经乡——公社——乡——镇等建制沿革,但至今未改其名。世事更替,沧桑巨变,峰阳之名,可谓历久弥新矣。
村翁耆老,犹忆解放前,峰阳沟深坡多,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春种秋收,秋播夏藏,一年到头,歉收如常,连年春荒,温饱无望。农闲赶集,卖牛粜粮,翻山过沟,路如羊肠,负重攀爬,人背肩扛,举步维艰,气喘汗淌,其艰辛痛苦难以名状。临沟而建,世居老窑,穴居昏暗,烟熏火燎,煤油灯如豆,苦熬叹夜长。
及至解放,旭日照峰阳。土地改革,人心俱欢畅;农业合作,齐心步康庄;人民公社,集体有力量。峰阳儿女多壮志,敢叫旧貌换新颜,农田基建大会战,大地为纸写华章。数九寒天,顶风冒雪不惧寒;起早贪黑,争先恐后赶土方。一坡一坡平整,一沟一沟治理,一村一村推进,一年一年坚持,片片坡地变平原,层层梯田美如画,面面沟坡成林带,农业生态大变样。西沟甘河筑大坝,杨家河水库如一汪明镜,湖光山色相辉映;峰西公路(峰阳镇到西兰路口)穿过坝面,与西兰路相连,羊肠小道变通途。更有向东翻沟而过的峰北路(峰阳镇到注泔镇北孔头村),向南翻沟而行的峰太路(峰阳镇至阳峪镇太平岭村),连通了与外界的世界,让峰阳由阻隔走向通畅,由闭塞走向开放。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公共积累逐年增加,于是,这村办起了油坊磨坊,那村又办起了木器加工厂;这村买了手扶拖拉机,那村又家家户户享用了电灯的亮堂。峰阳人,伴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从贫穷走向温饱,从黑暗的摸索走向光明的希望。
改革开放,春风沐峰阳。春风化雨,土地焕发生机;联产承包,粮果连年丰收。作物种植,自主经营,春日油菜花黄,夏日田野麦香,秋日果园笑声朗朗,粮果产业主导,温饱日子如常。秦川黄牛,关中黑猪,山王山羊,家庭养殖,顺应市场。道路硬化,村村相通,峰西峰北峰太,三条通外大道,全部水泥路面,精心维护,常年通畅。农用车辆赛奔驰,农家小车常来往,雨雪无阻,大道直行,风风火火奔小康。农电改造,容量大增,动力更足,家用电器进农家,农家生活讲质量,电视不再跳闪,电灯更加明亮。精准扶贫,移民搬迁,告别土窑洞,住上新式房。光缆宽带纵横,手机电脑流行,广场舞姿优美,K歌堪比明星,出外打工挣钱,致富信息互通。峰阳人出门在外,有士官新秀,亦有老兵将星;有商界大腕,亦有学海精英;有教苑博导,亦有文坛知名,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游子恋故土,拳拳赤子情。改革进入深水区,故土峰阳待重生。产业结构需调整,精准扶贫发实功,优胜劣汰辟新径,发挥优势惠民生。水光山色杨家河,五峰叠翠有胜景,得天独厚好资源,开发旅游亟待行。
惟愿峰阳:不忘初心,不负其名;不断进取,负重前行;待到五凤朝阳时,共圆中国梦!
(2017年2月14日于栖心斋)
乾州碎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