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点赞,你爸不仅要抽你!还有可能失业、蹲监狱?
添加好友【昭德心理】并加入社群,
解锁您的专属管家赢取社群福利!
“快去给你爸的朋友圈点个赞,不然他要生气了!”
这不是春天到了,我们一家人周末去赏花,我爸就发挥摄影天赋,尽情的拍了很多桃花、杏花、玉兰花,发到了朋友圈,然而已经发布了5小时却仅仅收获了几个赞而已。
我和我妈望向沙发上,皱着眉看着手机的老爸,不约而同地点点头……嗯……他肯定在因为朋友圈没有点赞,而生气……
电视剧《一仆二主》
微信朋友圈,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虽然没有和父母讨论过这么严肃的话题,但是也足以发现,刚从管理层退休下来的爸爸,似乎突然非常热衷于社交媒体上大家对于自己的“反响”,如果发的朋友圈得到了热烈的点赞,或者在群里发的段子受到了大家的好评,他似乎就有一种回到了“宇宙中心”的愉悦感。
朋友圈里有没有真朋友,对于心机颇重的天蝎老爸来说,大概是明白的,但是……被点赞,被评论,那种开心……也是确切真实的!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
再回看我自己,从事新媒体行业也有十年,这些被“数字追赶”的日子,似乎已经变得习以为常。
花费大量心血写的文章,结果数据扑街后的委屈;
明明觉得总是追赶一些明星热点很“愚蠢”,却还是为了流量写了娱乐选题的无奈;
推送和视频发布后,一边说着不在乎,一边忍不住每隔五分钟点开一次app看数据的焦虑感……
我皱着眉看着那些小小的数字,从10变成1000……哎?怎么不涨了……
这样的心情,真的每天都在发生。
被度量的现代人生活
这种被数字扰动情绪的状态,似乎正在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不仅仅是媒体从业者,而是形成了一种全民悄然被“规范”的度量社会。
“度量社会”本身并非一个贬义词,而是根据规范数据,而形成量化评级的社会形式。利用科考等方式选拔人才,也是这样的意思,自古有之,反而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
现代人的生活更是被更多看不见的“数字度量”所渗透,例如:爱豆的知名度,是否会被品牌选中作为合作对象的可能,现在早就不只是看ta拥有什么作品和经典角色了。
ta的打榜情况、微博热搜、媒体合作电子刊销量、相关周边销售情况等等具体的数字。
既帮助品牌更快速和简单直接地判定爱豆们的商业价值,却也从侧面“逼迫”粉丝和艺人,都不得不花费更多精力来维护一个“好看的数据”。
而到底ta在粉丝圈以外的地方是不是真的有知名度,到底和品牌调性相符,或者有没有作品,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就是“量化”的本质,我们企图用一个具体(看的明白)的数字来衡量一个抽象(难以看清)的事物,就像某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实力或者受欢迎。
而当我们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些数字,获得了度量一切的方法,并相信他们就是真正指向正确方向的时候,其本质会不会不过是一种自以为是的骗局?
韩剧《我的ID是江南美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效度(Validity),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需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
说人话就是:如果你体检想知道自己的血压,而医生用血糖仪给你测了个血糖是4.7,让你填在体检表的血压一栏里,你是不是要发火的?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你要测量的项目啊!
这就是效度低。
而生活中的事例就也许更加“暧昧”了。
爱豆的热榜排名是不是=ta代言一款电子产品的价值?
这其中看起来好像是有点关系的,又似乎都在由ta是否受欢迎决定的,但是某一款电子产品的受众却有可能和爱豆的粉丝性别、年龄、经济水平都完全不同。
看似可以相互度量的数值,实际却也许想用血糖数值填在血压栏一样“效度低”而愚蠢。
因为我们以为非常准确和理性的数字,往往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客观,特别是在掺杂了个人情感之后(粉丝支持爱豆的榜单、朋友圈的互动点赞数)。
我们希望这些数字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自我(他人)价值的验证,证明自我(他人)是有价值,是被爱着的,但背后可能是一种价值归属value ascription。
刚刚退休的爸爸,曾经依靠不断努力工作,带领团队,叱咤风云,得到了归属感。
这样被大家包围的现实环境,似乎已经可以满足他对于自我评价的要素。
而退休之后,自己一下子从“王社长”变成了“王大爷”……他该如何再次获得自我实现的愿望?
社交媒体的“数字”帮助他找到了归属。
虽然这么说有点残忍,但是点赞多就是受欢迎的吗?
很遗憾,并不是。
如果作为短期过度的“心灵慰藉”我觉得无可厚非,但如果真的沉迷其中,被这些数字无限地扰动,显然就并非一件好事了。
数字低,真的会令你变得更差吗?
《黑镜》第三季第一集Nosedive,故事讲述在未来,人类的眼中被植入可以为所有人打分的装置,无论是路人还是朋友,网络都会自动显示对方的分数,从1到5,代表他的受欢迎程度。
4.5以上的高分人群会得到更多社会资源和便利,而如果低于2.5,他们则会被看作“异类”,甚至导致他们失去工作、房子,甚至入狱,被整个社会排挤、驱赶。
因此,人们不得不为了得到高分而进行各种违心的行为,最终沦为“评分的机器”。
英剧《黑镜》
分数到底对我们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研究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参与者分几组,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到虚假的网络上(参与者自己并不知道),并告知他们其他房间里的人会看到这些,并作出评价、点赞。(这些数字是由研究者操控的,并非真实情况)
而经过了一段时间,得到高评价的一组实验者变得越来越自信和乐观开朗;而几乎不会得到正面评价的一组实验对象,则情绪变得越来越低落,甚至开始觉得自己是个丑八怪、失败者。
即使这些数字原本只是研究者杜撰出来的。这些数字,却依旧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参与者的自尊,令他们的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感受到了颇大的影响。
这就是度量社会较为负面的部分了,看似简单公平的数字,在被过度量化在抽象部分时,就容易产生很大的偏差,从而对事物产生负面的影响。粗暴地“踩一捧一”真的不太合理哦!
英剧《黑镜》
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将自我价值和归属都依靠他人来判定,那么就很可能产生心理状态的自我归属错位。
你明明开开心心穿了一条很美的裙子上街,但没人说出来,裙子就不美了?开心的心情也就没有了?
我觉得大可不必。
所以减少这种负面影响的第一步,要看清数字绝不等于我们自己,更不要用它们来衡量自己的生活,逐渐回归真实的社交。
例如:春游赏花,和家人一起拍拍照,本就已经是令人开心的事,与其在意朋友圈的点赞不如回到现实世界,多关注周围的人,与他们互动。
如果有了社交媒体的好评,作为锦上添花,岂不更好。
宜家短片《家庭游戏》
抽出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去了解真实的人类和社会
其次就是更多地关注自己,而非他人,增强“自尊水平”。
从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的泥潭中抽离出来,理解做事时自己的感受,那些自身的快乐、满足、收获,往往才是最真实且有价值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