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唐河县电业局汉画像石墓

唐河县电业局位于河南省唐河县老城区内。2003年10月,唐河县电业局在拆旧翻新建设中发现一座汉画像石墓 (图一)。经报批,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同唐河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立即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现将该墓发掘情况介绍如下。

一、墓葬形制

该墓位于唐河县电业局院内,早年已遭破坏,现仅存少部分封土。该墓为砖石混合结构,坐西向东,方向 105°。

该墓由墓道、墓门、横列前室和两后室组成(图二)。墓开口距地表1.30米。墓总长4.74米,最宽处3.5米,墓室残高1.44米;墓室主体为砖结构,所用砖均为长方形小条砖,长0.32米,宽0.16米,厚0.06米。葬具及葬式均不详。在室内扰土中,有狗、仓、博山炉盖、井、方盒、奁等陶片和“大泉五十”铜钱1枚。

图一 唐河县电业局汉画像石墓位置示意图

图二 墓葬平剖面图

墓道 位于墓门的正前方,但偏于墓室的南部,平面呈梯形,斜坡状,坡度为17°。墓道平面残长3.40米,东部宽1.90米,西部宽2.20米,底面距地表2.74米。

墓门 墓门位于前室东南部,由两门柱、两门扉及门槛石组成,共用石料5块。有画像石4块、画像8幅。门残高1.44米,宽2.20米。门扉有门枢,槛石凿有臼窝,以便于门扉启闭(图三)。

前室 位于墓门与后室之间,呈长方形,东西长1.66米,南北宽3.50米,墙残高1.36米。前室的南壁墙和东壁墙各宽0.30米,为双平砖错缝垒砌,北壁墙为单平砖错缝垒砌。前室底面低于后室底面0.10米,底面铺砖为“人”字形平铺。

后室 呈长方形,东西长2.60米,南北通宽2.74米,仅在后室门口处铺有两块垫石,推测是为后室前立石柱而垫的,但石立柱已不存在。在后室中部,有道墙将墓室隔成南、北两个室,隔墙宽0.30米,为双平砖错缝垒砌。后室墙残高1.30米,均为单平砖错缝垒砌。南后室内宽1.20米,北后室内宽0.92米。铺底面砖为“人”字形平铺。

图三 墓门正视图

二、画像位置及内容

此墓现遗留画像石4块、画像8幅,分别刻于墓门门扉的正面、背面和门柱的正面、背面。因南、北门柱背面的画像保存较差,只能隐约地看出画面内容,未做画像拓片。

白虎铺首衔环 2幅。分别刻于墓门的南门扉正面和北门扉正面,呈相对状。南门扉长1.34米,宽0.70米;北门扉长1.34米,宽0.64米。画面上各刻一白虎,昂首张口,弓背翘尾,下刻铺首衔环。《论衡·打鬼篇》引《山海经》:“……恶害之鬼,执一苇索,而以食虎……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此图含辟邪之意(图四、图五)。

执笏门吏 2幅。分别刻于墓门的南门扉背面和北门扉背面,呈相对状。南门扉的背面长1.34米,宽0.70米;北门扉的背面长1.34米,宽0.64米。画面上各刻一门吏,戴冠,着长衣,执笏,侧身而立,做迎宾状(图六、图七)。

图四 白虎铺首衔环

图五 白虎铺首衔环

图六 执笏门吏

图七 执笏门吏

执笏吏 2幅。分别刻于墓门的南门柱正面和北门柱正面,呈相对状。南门柱长1.30米,宽0.44米;北门柱长1.30米,宽0.40米。画面上各刻一吏,戴冠,着长衣,执笏,侧身而立(图八、图九)。

图八 执笏吏

图九 执笏吏

执笏吏 2幅(画面不清,仅能看出大致轮廓)。分别刻于墓门的南门柱背面和北门柱背面,呈相对状。南门柱背面长1.30米,宽0.54米;北门柱背面长1.30米,宽0.50米。画面上各刻一门吏,戴冠,着长衣,执笏,侧身而立。

三、随葬器物

该墓早年被盗扰,毁坏严重,随葬器物已成碎片,但在填土中出土了较丰富的可辨识的器物。从出土的陶片看,有泥质红釉陶和泥质灰陶两类。红釉陶器物中,可辨识的器型有狗、仓、博山炉盖、井等。灰陶器物中,可辨识的器型有方盒、奁等。另外,还出土了“大泉五十”铜钱1枚。在近墓底部还发现了炭粒和红漆皮等。

四、结语

该墓尽管早年被盗扰,随葬品仅残留一部分陶片,画像石刻上也没有留下可供断代的榜题文字记载,但较完整的墓室结构、画像内容和刻石风格,以及遗留下的钱币和尚能辨识的成组的器物,都为墓葬年代的推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是该墓室建于“T”字形的土坑内,墓葬设有一门,由横列前室和两后室组成。这些特征与南阳市安居新村汉画像石墓[1]、南阳军帐营汉画像石墓[2]的特征相同,其墓葬的平面布局及构筑方式也极为相似,不同的是该墓有一墓门、前室无过梁。因此,从墓葬的平面布局和建筑形制看,墓主属于地位相对较高的达官贵人。

二是这些画像石的石质比较细腻、坚硬。画像石的采用的雕刻技法是横竖纹衬底剔地浅浮雕,线条流畅,主次分明。这种雕刻方法是先用阴线勾勒出画像的轮廓,进而剔去画像轮廓之外的部分,然后在画像上用阴线刻画细部。使用这种雕刻方法刻出的画像,因其在衬底上留有横纹或竖纹,所以也习惯称之为带有横竖纹衬底的浅浮雕。这是汉代画像石的一种特殊的浅浮雕技法。

三是南阳最早出现的模型明器为仓,时代为西汉晚期中晚段。该墓出土的器物有仓、井、狗、奁、方盒等,另有“大泉五十”铜钱1枚[3]。

综合以上分析,该墓时代应属东汉早期。

(发掘、整理:李长周、魏晓东、蒋宏杰。执笔:李长周)

注释:

[1]河南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市安居新村汉画像石墓》,《考古》2005年第8期。

[2]河南南阳市博物馆:《河南南阳军帐营汉画像石墓》,《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

[3]河南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一中战国秦汉墓》,文物出版社,2012年。

原载:《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2016年第12期

(0)

相关推荐

  • “祭祀是居,神明是处”: 临沂吴白庄汉画像石墓图像配置与叙事

    汉画像石以十分丰富的内容表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物质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等众多方面,宋代以来就颇受到金石学者的关注,近现代以来从考古学.美术史.历史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然而,一方面由于出土时往 ...

  • 庞政: 试论陕北汉画像中的“仙人六博”式东王公及相关问题

    庞政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陕北地区早期画像中存在一类图像,学界对其性质和意义众说纷纭,通过梳理相关材料认定图中高大人物为东王公,画面描述了东王公与羽人对弈六博的情形.结合相关纪年材料,梳理本地 ...

  • 古墓仙居。

    古墓仙居 汉代陕北画像石中的神仙气息 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上的各种仙侠小说及影视剧铺天盖地而来,几有霸屏之势.伴随着金大侠的与世长辞,曾经影响几代人的武侠江湖世界似乎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让位于仙侠神 ...

  • 汉代画像艺术中反向图像的研究

    图一西王母及其侍从 汉代画像以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帛画等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理解方式多种多样,整体构筑着人们对汉代社会思想的立体认识.以往仅局限于解释图像地域特征.时代变化.制 ...

  • 汉.巴蜀崖墓鱼纹考

          四川是我国汉画像石.画像砖遗存极其丰富的地区之一,数量多,题材广泛.截止到目前,四川地区的汉画涉及的题材有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市井生活.家居饮宴.娱乐歌舞.弋射狩猎.神仙怪兽等等,几乎涵 ...

  • 祠堂、力士、墓门柱: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南馆(二)

    天工神韵 汉画像石是绘画和雕刻结合的艺术,其艺术特色反映了时代的气质.风尚. "汉兴,破觚为圜,斲雕为朴",汉代画家有着超凡的艺术想象力,构图上不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将不同时间.不同 ...

  • 墓阙与祠堂:徐州汉画像石馆南馆(一)

    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集中出土地之一,题材丰富.内容广泛,包括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实生活等内容,包含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是汉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部汉代史. 徐州汉画像石馆 ...

  • 掌故知鲁之汉画像石《鲁侯献岑鼎》

    作者:刘岩 彭庆涛 曲阜孔庙东路最后部为神庖院落,旧时专为宰杀牺牲之所,独门独院,有正厅.东西配房组成,除春.秋两祭短暂喧嚣外,平时甚是幽静.由于宰杀牺牲的功用丧失已久,空空如也,1999年成为&qu ...

  • 图志 | 汉画像石中的神话与历史:全景再现汉代宫廷、军队、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神话风起于周,拓展完成在汉,汉虽有前后两分,但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经过政治纲纪,达到完善. 比如龙本是动物,<易经>等书里面虽然多次提到,但与天子没有什么关系.& ...

  • 汉废帝墓挖出一根“玉簪”,专家鉴定后直言不可能,咱误解了刘贺

    其实历史上许多的名人都并不像我们史书中描绘的那么的不堪,比如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嬴政那绝对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人,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争霸的年代,他的历史功绩绝对是流传千古的,可是却被汉代的史学家描绘 ...

  • 案例现场 | 徐州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观记

    展馆建筑风格吸取汉代建筑庄严.简练的设计元素,既古朴又现代 展馆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哦,错了,那是相声. 展馆是一门综合艺术,讲究图文并茂.声光交错.互动体验.印象深刻. 昨天与同学小聚散心 ...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和林格尔汉壁画墓

    ▲ 和林格尔东汉墓百戏壁画 汉晚期的一座大型砖室壁画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新店子村西.1972-1973 年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等单位发掘.1978 年出版了<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据 ...

  • 【关注】精美绝伦!三官庙遗址出土大量汉画像石,请看高清图片

    所谓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