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南阳得力知府的代表

南阳府衙大堂(即公廉堂)

 清末南阳得力知府——顾嘉蘅 

在南阳府衙大堂内,匾联高悬低挂,主要匾额“公廉”是由长于书法的南阳知府顾嘉蘅亲题。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这两个字既是为官者底线,又是很高标准。

作为清代南阳得力知府的代表,公正廉明的顾嘉蘅有哪些政绩让南阳人“所居民富、所去见思”?

修城练勇 

顾嘉蘅,生于清嘉庆末年,祖籍江苏昆山。宣宗道光庚子科(1840年)二甲第五名进士。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秋,因考核一等,他以七品翰林编修调升从四品的南阳知府。由于各种原因,顾嘉蘅前后五任南阳知府,历时近20年。顾嘉蘅调升南阳知府后,首先安抚百姓,认真审理积压下来的案子。在初任知府的数月间,顾嘉蘅仅清理积案就达300余起,并注意整顿社会治安,稳定了南阳社会秩序。

清末捻军路过南阳时,正值顾嘉蘅丁忧。清政府下诏敦促他夺情复任。回宛后,顾嘉蘅一方面抓紧组织团练,一方面修筑浸圮的南阳城池,与捻军对抗。他在《修城练勇保民碑记》(石碑现存南阳市博物馆)中对自己效忠皇室、保护南阳城池等曾作详尽的介绍。

顾嘉蘅修城,是自明代郭云修城后,南阳府城一次最大规模的维修。他高筑城垣,疏浚城河,遍栽桃柳,以固垣根,城高两丈,南北月城门可直达正门。他还在正门和月城门上方、拱券外面逢中各加上一块石刻横额,且城门石额联都是他的手迹。东门外曰“中原冲要”,内曰“楚豫雄藩”;西门外曰“控制秦关”,内曰“吕城肇封”;南门外曰“车定指南”,内曰“荆襄上游”;北门外曰“星拱神京”,内曰“源朔紫灵”,以此来反映南阳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的重要。

清代南阳城西门门额“吕城肇封”

为使南阳人免受战火涂炭,顾嘉蘅在城墙上修筑炮台三十处,并征召当地铁匠铸炮。顾嘉蘅曾监铸一门大铁炮,140年后,就陈列在南阳府衙大门前。这门大铁炮,约重两吨,由生铁铸成。从形制上看,是滑膛火炮,发射铅弹和铁弹。用火绳点火,前有准星,中部或尾部按照门供射击瞄准。火炮配备有相应的多样辅助器械。

顾嘉蘅当时对捻军高度警戒,有时竟是过于惊恐。譬如同治三年(1864年)11月17日深夜,当清军统帅僧格林沁尾追捻军至南阳城下时,顾嘉蘅和南阳总兵图塔纳怕有闪失,就以夜深兵贼不分为由,闭门不纳。第二天黎明,僧格林沁大怒,“击折总兵顶翎,犹不解”,顾嘉蘅就让宛城“父老跪求之,乃已”。

顾嘉蘅监铸的大炮

顾嘉蘅通过修城竣隍,练兵习武,加强了城防。此后,南阳城多次遭到捻军的进攻,均未攻克。同时,他还对南阳府衙进行修葺补建,使百废俱举。他的这次修建,为40余年后的南阳知府傅凤飏全面整修扩建府衙奠定了基础。

重修武侯祠

顾嘉蘅钦佩诸葛亮的人格,对其当年躬耕地卧龙岗十分仰慕,注重修葺武候祠。咸丰四年(1854年),他曾亲自主持修缮班宜,凡高台堂院增新,高楼砌以砖石,并在祠之南建龙角塔,至今屹立于武侯祠山门前。

同治三年(1864年),他五任南阳知府时,再次对武侯祠进行较大规模整修,使三顾堂、关张殿院落宽阔。

顾嘉蘅还丰富了武侯祠的文化内涵,曾将颇能体现诸葛亮立身治国的《诸葛亮文集》中“将善”、“兵权”等4篇文章书后镌刻于祠内,并作有多篇怀古诗文。他喜欢书法,至今武侯祠由他亲书的匾额有4方,对联有6副,题咏石刻等达10余块。

名联扬天下 

自晋代以来,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就开始了一场争夺诸葛亮躬耕地的笔墨官司,一千多年来,尚无定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南阳迎来了一位湖北籍知府顾嘉蘅,民众对他“如何断案”拭目以待。

顾嘉蘅的籍贯江苏昆山。但他在给南阳武侯祠题写的其它匾联落款中,常有“楚彝陵顾嘉蘅”或“东湖顾嘉蘅”字样,而“彝陵”、“东湖”即今湖北宜昌。这是顾嘉蘅的父亲顾槐任职的地方,后人就以讹传讹,最后把他误传成了襄阳人。

襄阳人做南阳的官,正是解决诸葛亮襄阳、南阳之争的千载难逢之机。南阳文人就此提出,让顾知府为南阳武侯祠题副对联。撰写对联,本来是难不住进士出身的顾嘉蘅。但顾嘉蘅觉察出了这其中的玄机:自己身份特殊,事涉两地之争,若倾向诸葛亮是襄阳人,拂了南阳民众的心;若倾向诸葛亮是南阳人,又要被家乡人骂出卖桑梓。

顾嘉蘅毕竟是荆楚才子,胸藏锦绣。深思熟虑后,他以突出诸葛亮大节为前提,对争论又颇具折中形式,挥笔在武侯祠题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顾嘉蘅对联

上联言诸葛亮一心报效蜀汉朝廷,对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都一样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下联道诸葛亮早已“名高天下”,天下人人皆知,后人无须再分辨他属于襄阳还是在南阳。顾嘉蘅立意高远,心境豁达。其对联书法道劲,风采神韵,轰动一时。襄阳、南阳两地的文人为之叹服。凡来武侯祠游览者,无不交口称赞。这样,顾知府中庸断案,暂时平息了两地烽烟。

《湘坡顾太守去思碑记》中记载:“(顾嘉蘅)因议去官,父老攀辕,童子牵裾,留之不得也。”但他政声不错,南阳老百姓喜欢他。

时代的巨轮从未停止过向前的脚步,经历过岁月的沉淀,南阳府衙里能够留存下来的这些令人称道的郡守知府,克己修身,崇廉尚德,千百年来广为南阳父老所流传,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亦成为南阳地方官吏官德文化中永恒的经典。(柴梦轩)

(0)

相关推荐

  • 郭进拴:原创散文《武侯祠情思》

    1998年3月25日上午8点,我与汝州市磊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冯火秀,副总经理桂丙银一行4人,从南阳宾馆出发,游览了武侯祠. 一提起武侯祠,我马上就想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那 ...

  • 南阳知府一幅对联 让诸葛躬耕地不再悬念

    顾嘉蘅,号湘坡,湖北宜昌市城区中书街人,祖籍江苏省昆山县,生于清嘉庆末年.道光庚子科(1840年)二甲第五名进士,受到朝廷器重,曾五任南阳太守,历时近20年.顾嘉蘅南阳任职时,勤于政务,指导农事,发展 ...

  • 【晋城游记】南阳行

    南 阳 行 ★ 程华新 诸葛亮是我国妇孺皆知的军事家.早在少年时期我就读了<三国演义>,书中三顾茅庐.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等,这些故事记忆深刻.电视剧< ...

  • 南阳知府顾嘉蘅,五任频频咏躬耕

    作者/风行卧龙 首发/文化影响力 顾嘉蘅对诸葛躬耕地.三顾茅庐处,是有很深感情的. 作为道光庚子科(1840年)二甲第五名进士的顾嘉蘅,因翰林编修经京察考核为一等,遂被调升为南阳知府.他一生先后五次出 ...

  • 五任南阳知府的湖北人顾嘉蘅对南阳襄阳之争的高论

    在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内,有一幅名扬海内外的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幅对联的作者,是清代南阳知府顾嘉蘅所题.顾嘉蘅是湖北宜昌人,面对襄阳与 ...

  • 河南南阳:武侯祠

    南阳武侯祠 南阳武侯祠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是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地,诸葛亮躬耕南阳所在地,历代皇室及百姓祭祀诸 ...

  • 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全祖望书法墨迹

    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全祖望书法题跋<九日行庵文宴图>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小名补,自署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人. 乾隆元年(1736)会试中进士,入 ...

  • 清朝一个府上百万人,清代有多少个知府?衙门又配备了哪些人员

    清代的知府是多大的官,知府衙门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员配置?这是最近一位读者在评论区留下的问题,因为短短的几句话并不能说清楚,所以本文就来仔细说一说清代的知府和知府衙门,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 自唐代始,便于 ...

  • 品读清代南阳古城(随笔)

    看到清代光绪年间的南阳城轮廓图,深感当时南阳古城的小,同时,无比感慨今日南阳城的大,清末南阳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城沿护城河内岸建有城墙拱卫,而外城的东西南北则分别沿着白河.梅溪河.温凉河河岸建有寨墙,整 ...

  • 弘仁 清代山水画逸品类的杰出代表

    弘仁(1610-1664)明末诸生,明亡后出家为僧,号渐江,一号无智,人称梅花古衲.俗姓江,名韬,字大奇,又名舫,字鸥盟,安徽歙县人.善山水,初学宋人,晚法倪瓒,尤好绘黄山松石.精山水外,兼写梅花和双 ...

  • 清代奇案:富翁被诬陷谋反,知府关键时刻出手,救下上百人性命!

    清朝乾隆年间,在江西建昌府南丰县有一巨富人家,主人名饶令德.饶令德性格豪爽,乐善好施,每逢人有急难来求,他总是有求必应.远远近近,都以善人称他. 这位饶善人只有一个爱好,即欢喜舞刀弄枪练几下脚.在他门 ...

  • ​河南【南阳·知府衙门】清晨海云.参观摄影辑记.2021.5.

    河南[南阳·知府衙门]清晨海云.参观摄影辑记.2021.5. 河南[南阳·知府衙门]的牌楼,有牌匾:[豫南首郡]. 河南[南阳·知府衙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南阳·知府衙门]的大门. ...

  • 南都旧赋:南阳知府衙门

    中原衝要 控制秦关 南阳知府衙门,简言之就是南阳府衙,位于城区民主街.南阳在修复府衙的同时,把周围搞成了访古商业街,还违规重修了府财神庙,现在周围已是一片美食.商业集聚区.财神庙没关的时候,周末在庭院 ...

  • 清代一桩奇案,妻子上吊自尽,连累和尚被杀,知府妙计擒住凶手

    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直隶省定州府二十里外有一个李家村,村中有个青年农民叫李春申.李春申自幼丧父,老母亲年迈多病,好在他能吃苦耐劳,辛苦挣下了一份家业,迎娶了邻村的女子王秀娥为妻.李春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