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与莱州府

从隋唐到宋元,潍州这个名字一直叫了七百多年,到了明初洪武年间,降州为县,正式叫做潍县,潍州叫法就此作废。

明清以来,乃至民国解放前后几十年,潍县这个名字一直叫了六百多年,这个时期的潍县,名人辈出,文风鼎盛,清代乾隆年间,一度有了“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潍县被冠以“小苏州”的美誉称号。“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在潍做过知县,潍县度过的七年,在其执政生涯中更是写下浓厚的一笔。他多次不吝笔墨,赞誉描绘潍县。

从明初到民国二年,这六百多年以来,潍县隶属于离它东边不远的莱州府,潍县往西的地方隶属于当时青州府,东南的地方隶属于胶州府。作为比潍县级别更高的莱州府,在历史上也是显赫有名的。

关于“莱”字的历史,这可要追溯到更早了。齐鲁双雄争霸之时,在今烟台地区,有个莱国,或者叫东莱国,自胶莱河往东,到大海,雄踞着自己的一方地盘。姜尚子牙在昌乐营丘有封地,这个东莱国,似乎也看好了营丘这个地方,还跑来和姜子牙打仗争地盘,想分得一杯羹。

姜太公指挥有方,他的军队善于作战,一鼓作气把来犯的东莱国打跑了,吃了败仗的莱国一阵子偃旗息鼓,后来齐国公子小白做王位,在管仲辅佐下,成为有名的齐桓公,把齐国带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齐国和东莱国东西相邻不远,从齐国临淄往东,过了今天的青州、潍坊、高密,再往东北走,就是莱国地盘了。

或许齐国觉得有莱国这个邻居在身边,虎视眈眈盯着自己的地盘,始终觉得不安全,睡觉不踏实,吃饭没心情,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出兵把莱国给灭了。齐国势力进一步增强,继续与西南方向的鲁国抗衡。两国南北以齐长城为界,盘踞在半岛之上,成为有名的“齐鲁双雄”。

莱国没了以后,很多带“莱”字的地方,却留了下来,一直叫到现在。除了上面说的莱州府,还有莱阳市,蓬莱市,莱山区等等,这些都在今天的烟台市,还有一个莱西市,属于今天的青岛市。这些地方,离我们潍坊,也不是太远,在明清民国时期,潍县被莱州府管辖了六百多年,于是就有了“东莱首邑”和“北海名城”这样的美誉之称,而且也是当之无愧。

那么问题来了,在潍坊的西南方向,有一个地级市叫莱芜市,它在山东十七地级市里是面积和人口最小的,但名字里带着“莱”字,那么莱芜和东莱国或者莱州府有没有关系呢,有人解释说,“芜”字通“无”,或许有没有这种可能:东莱国被灭的前后,莱国人往西南方向迁徙,越过齐国地盘,进入鲁国,到了今天的莱芜市,然后定居下来。可能在此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被灭了。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抄袭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