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角度把握好文书Essay写作分寸
在准备Essay和申请材料的时候,商科硕士申请人不时会有这样的顾虑:写作的语气和口吻究竟应该如何拿捏?过于自信可能会让招生官认为你自大,太谦虚又会让招生官怀疑你的能力,总之是稍有拿捏不到位,就会对申请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商科硕士申请人都相信要在Essay题目的创作范围内,向招生官全面展示过往所取得的成就,那么“自信”的特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有一个现实情况需要考虑,如果能够和招生官线下交流,一旦你所说出的话和语气有些over了,那是可以随时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加以判断的,从而可以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进行实时的调整。
但文书写作不是这样,通过文字将信息传递给招生官,载体决定了无法收获即时反馈,提交之后就没有了修改的可能,更不用说每一位招生官的性格都不一样,对于“自信”的接受程度也有所差别。一旦文书的写作风格让招生官不认可,那就很难扭转对方对你的评价了。
另一方面,一些申请人非常偏执地想要在文书中把自己描述成某个领域的专家,认为这样能够让招生官认为自己“很牛X”,还可以旁敲侧击地暗示自己能够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还是要注意“分寸”二字,因为这取决于进入商学院后的真实教学环境。
一般来说,每所商学院的每一个商科硕士项目,都会或多或少地采用案例教学或者小组项目的教学形式,这就使得学生需要在课堂上,通过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因此,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为了让小组内的气氛融洽和谐,肯定是要尽可能避免混进来一些“自命不凡”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I Know Everything”的态度很难获得招生官的认同。即使你真的在之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也应该保持谦逊,因为申请商科硕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并实现自身目标,而不是向大家炫耀。
招生官眼中理想的商科硕士申请人的形象,一定是不卑不亢的,既抱有极大的学术好奇心,同时也时刻准备好“学人所长,补己之短”。因此,在发掘自己的长处的同时,更应该明确自己希望从所申请的项目中汲取怎样的养分,并有针对性地在Essay和申请材料中,有的放矢地展示出个人形象。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才叫“有分寸”呢?建议各位申请人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考虑:
团队优先
如果你不想听上去是在“邀功”或“自我吹捧”,那么以团队的名义点出你的成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另一方面,其实各个商科硕士项目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各行各业的精英及领袖人物,而评判一个“领袖人物”优秀与否,关键就在于Ta能否有条不紊地运营一个团队,并且在协调他人的同时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因此,如果能够在Essay或申请材料中表现出自己Team-player的特质,一定会收获招生官的青睐。
内容平衡
如果你有勇气在Essay中运用一些篇幅坦诚面对失败、承认自身缺点,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获得招生官的尊重,这样一来,在另外的段落中列举经历挫折之后所取得的成功,会令人更加印象深刻。这也是Essay写作的一个小策略,所谓“欲扬先抑”。
另外,我们都说申请材料的内容要整体一致、互为补充,如果你的推荐人在推荐信中提到过你所具备的某些有点或需要改进的特质,那么在Essay涉及到“个人优缺点”的部分,就不要在内容上有所冲突了。也许你会问,推荐人写了什么内容“我”并不会知道啊?的确,申请人无权对推荐信内容进行过问,但是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和推荐人的沟通,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建议推荐人应该如何选择推荐信的素材,从而最大化你的申请结果,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突出榜样
如果你打算在申请材料中突出自己的领导才能,不要忘了提及那些对你有所启迪的榜样。不论是职业素养这样的“硬实力”,还是社交能力、领袖气质这样的“软技能”,都是需要通过后天的观察和学习获得的。
因此,在申请材料中突出榜样的作用,不光能够表现出你的为人谦逊,还会让招生官感受到你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愿意向优秀的人学习。这一点在商学院的场景下尤为重要。整个项目的就读过程中,你会遇到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的同龄人,时刻抱有向他人学习的进取之心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所有的申请人都能记住一点:Be Confident. Be Humble. 这样的人生信条不应只局限于申请材料的准备阶段,更应该贯彻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