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瓷是宋元对青花瓷的称谓

既然古人论瓷器凡言青者,一定与使用青料有关,那么,青白瓷的情况如何,青白瓷与青花瓷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需要澄清的问题。 曹昭《格古要论》载:“铙州御土窑,色白花青,较定少次。”清人关于这一问题更是多有相同记录,可证其真实可靠。我们因此得知,景德镇于北宋景德年间是因成功地烧制“色白花青”的瓷器闻名于世,也因此而成为千古名窑。从字面来看,色白花青就是白地蓝花,可以理解为关于青花瓷的说法,而且不应有问题,曹昭还说明,饶窑青花瓷烧制很好,但与定窑烧制的同类产品相比还略为逊色,我们也因此了解到宋代青花瓷烧制的大致情况。但是,当今陶瓷史家关于这一问题却闭口不谈。原因何在?多年的困惑之后,笔者才了解到,宋元文献不见有关青花瓷的记录,明确的宋青花实物尚不见证据,这是主要原因。事实上,宋元时关于青花瓷烧制的情况并非缺失,只是宋元人称青花瓷为“青白瓷”,而近今人关于青白瓷的认识发生误解,于是难免对于这一问题发生了一系列的误解误识。
关于青白瓷,古今认识完全不同,今人所谓青白瓷是指宋元时景德镇所烧白瓷,因这时期的白瓷于白中闪青,于是有这一说法,也有“影青”、“隐青”之说,一般陶瓷史也都持这一说法。但是,古人称青白瓷却是关于青花瓷的称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一问题必须澄清。
从文献看,古人关于景德镇所烧白瓷从无“青白”之说。唐宋以降,景德镇成为中国南方地区最为著名的白瓷窑,其所烧白瓷素有“饶玉”之名,却不见“青白”之说。北宋初,中国白瓷生产更是遍及南北瓷窑,虽说各地所产白瓷都有不同程度的偏色,例如景德镇白瓷闪青,定窑白瓷呈牙黄色,但古人一概称白瓷,并无“青白”、“牙黄”之说。《宋会要辑稿》淳化元年载:“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器及漆器以给用。”可为证。元蒋祈《陶记》曰:“景德镇……洁白不疵……皆有饶玉之称。”又为证。朱琰《陶说》包括专门记录景德镇烧制的蓝浦《景德镇陶录》,也都无青白之说。可以肯定,称景德镇早期白瓷为“青白瓷”是近今人之说,古人没有这一说法。
古代所谓青白瓷,是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也很清楚。青白瓷之名,始见于宋吴自牧《梦梁录》,载:“平津桥沿河布铺、黄草铺、温州漆器、青白瓷器。”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云:“如平 津桥沿河布铺、扇铺、温州漆器铺、青白碗器铺。”这都是关于青白瓷问题的记录。青白瓷还多用于对外国贸易,宋赵汝适《诸蕃志》云:“阇婆国……蕃商兴贩用杂金银……青白瓷交易。”不过,宋人关于青白瓷究竟是什么颜色,却颇令人费解,需要联系相关文献一并审视。
蒋祈《陶记》曰:“若在浙之东西,器尚黄黑,江、湖、川、广、器尚青白。”这里“黄黑”与“青白”相对应,已可以理解为是关于颜色的说法。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云:“琉球国贸易之货铜珠……青白花碗。”又云:“罗卫……贸易之货用五色珠、花银、青白碗。”又:“苏终鬲……贸易之货用青白花器、海巫仑布。”这样,青白花是青花之意显见:青花即蓝花,青白花即蓝白花,这样认识不应有问题。
再联系明人文献,关于青白瓷就是指青花瓷之意,是一个可以得到确解的说法。明费信《星槎胜览》云:“龙牙加貌……货用印花布、八察都布、青白瓷器。”又云:“苏门苍刺国……货用青白花瓷器、铜铁、爪哇布。”又:“忽鲁谟新国……货用金铜、青花白瓷器。”《星槎胜览》成书于正统元年,这时今人所谓的青白瓷早已停烧。显然,这里的“青白瓷”“青白花瓷”“青花白瓷”都是关于蓝白花即蓝地白花或白地蓝花瓷器的认识。《明实录》正统三年载:“命都察院出榜,禁江西瓷器场烧造官样青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及馈送官员之家,违者正犯处死。”“官样青白地瓷”显然是关于明初景德镇官窑青花的烧制,这样,关于青白瓷是一个同青花瓷有联系的名称,而且青白瓷是宋元时人们关于青花瓷的说法这一问题,也就得到了确解。

X

(图1)


(图2)


(图3)
以陶瓷考古的实际来看,青白瓷与青花瓷有密切关系也属真实。宋元人所谓青白瓷器,主要是指四类产品,其一,蓝釉剔花瓷器,这类瓷器是在霁蓝釉瓷器上剔刻出龙、凤等各类纹饰,这类产品在元代以前都是定窑烧制,景德镇元以前不可能有这类产品。这类产品以扬州双博馆藏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最为典型(见图1)。蓝釉堆白瓷器,即在霁蓝釉瓷器上堆绘各种图案纹饰。这类瓷器以景德镇出土蓝釉白龙纹罐最具代表性(见图2)。其三,笔绘蓝地白花瓷器(见图3)。南宋以后,定窑花瓷烧制出现了以笔代刀的情况,即以笔绘画取代刻、划、堆等工艺,用笔绘画蓝地,衬托白花主题。这类瓷器制作,宋元时仍以定窑为领军。通过以上图例,青白花瓷与青花瓷的联系显而易见。其四,青花瓷,即以青料代墨,直接绘画图案,宋元人也称其为青白瓷。可见,青白瓷确实是宋人关于青花瓷的称谓,我们因此还得知两宋时期不但是名窑迭出的时期,也是青花烧制极其兴盛的时期,而且凭籍远洋运输之利,青花瓷还被运往世

(0)

相关推荐

  • 权威估价康熙青花瓷器鉴定拍卖

    绝大多数器物的底足露胎处洁净细润,处理极 佳,足端浑圆光滑,此即古玩行前辈在论及康熙青花瓷器中通常所讲的"泥鳅背"底足.但此期底足不似后期特别是雍正青花瓷的足端那般滚圆. 公元16 ...

  • 48图中国历代瓷器巅峰作品

    论陶艺,中国陶艺上万年历史:论瓷器,中国上千年历史引领着世界陶瓷的发展风向.中国是世界著名陶瓷古国,自东汉创烧青瓷成功以来,瓷器已成为历朝各代发展的历史印记,荣衰与共. 中国各朝代瓷器发展巅峰的代表作 ...

  • 浅谈德化窑与湖南宋元白瓷、青白瓷

    德化窑是我国南方地区生产外销青白瓷的主要基地之一.产品远销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地. 两宋时期,由于辽.西夏.金相继崛起,传统的"丝绸之路"受阻,从而促进海上贸易的 ...

  • 青白瓷为什么被青花瓷取代?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划缠枝花卉纹大瓷梅瓶 宋代从文学.绘画.戏剧.音乐乃至瓷器,都形成了一个时代的鲜明风格和美学风标.从实物载体来看,我国的陶瓷工艺从唐及宋才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盛期,造型生动多变,釉 ...

  • 青白瓷为何被青花瓷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是产瓷大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陶瓷贯穿着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无论是曾经的商周时期,还是在当今社会,陶瓷工艺品都从未离开过人们的生活,大到艺术品烧制,小到碗.碟.杯.盏等,陶瓷都以其精美的外观和 ...

  • 光致茂美浙江出土宋元青白瓷展萃珍

    "光致茂美"系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里对青白瓷的美学评价.青白瓷创烧于五代 末北宋初,以江西景德镇湖田窑所产最具代表性,是南北制瓷技艺有机融合之产物.宋人认为青白瓷& ...

  •  浙江出土宋元青白瓷展萃珍

    光致茂美"系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里对青白瓷的美学评价.青白瓷创烧于五代 末北宋初,以江西景德镇湖田窑所产最具代表性,是南北制瓷技艺有机融合之产物.宋人认为青白瓷"洁 ...

  • 宋元青白瓷——穿越千年的玉质冰骨

    在中国悠悠三千年的瓷器发展历史长河中, 有一种已渐被人们遗忘, 却曾风靡宋元两朝达数百年的瓷器品种,它就是青白瓷. 在唐代以来「南青北白」的制瓷业格局下, 青白瓷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以其温润清雅, ...

  • 光致茂美 浙江出土宋元青白瓷展萃珍

    光致茂美"系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里对青白瓷的美学评价.青白瓷创烧于五代 末北宋初,以江西景德镇湖田窑所产最具代表性,是南北制瓷技艺有机融合之产物.宋人认为青白瓷"洁 ...

  • 浙江出土宋元青白瓷

    宋元时期是青白瓷发展的重要阶段,宋人的精致与元人的豪迈相映成趣. 宋朝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崇尚内敛含蓄的美学意境,青白瓷因与生俱来的清新典雅,深受士人的青睐. 元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多种文化因素碰撞磨 ...

  • 打开全新天地,宋元青白瓷

    在中国悠悠三千年的瓷器发展历史长河中, 有一种已渐被人们遗忘, 却曾风靡宋元两朝达数百年的瓷器品种,它就是青白瓷. 在唐代以来「南青北白」的制瓷业格局下, 青白瓷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以其温润清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