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对妈妈的恨是真的吗?
▼
今日导读
今天,我们将通过郁金香陪伴者涵香老师的一篇心得,来一起探讨“对母亲的恨”这个话题。
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但事实是,生活中的很多母亲,她们的行为不是所谓的“”良母”,她们用对孩子的过度付出来确认自我价值、她们通过控制孩子控制家人来滋养自己、她们通过对孩子说“你不行”,来获得“我还可以”的感觉....而孩子只能选择用抑郁的方式,来逃避母亲、逃避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母亲的“恨”是真实的,但对母亲的“爱”,也同样真实。只不过它们被“恨”所压抑了。
文章通过一个抑郁女孩和母亲的真实故事,其他郁友对母亲的讲述、涵香老师的解读等多个角度,来还原“对母亲的恨”这一话题的真相,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苦难是包装丑陋的礼物
与有些人对话,心里不知要经历多少次深呼吸。是的,陪伴的求助者越来越多,看到的痛苦的面相越多,对于人世间的生病死,看得就越来越淡。
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层层迷雾,心理学告诉我:一切的发生都是该发生的,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仰天长叹,不是自怨自艾,不是苦大仇深,而是要挖掘它背后的资源: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真相?它要教会我们一堂什么样的功课?我可以做点什么,才能让事情好起来?
昨天晚上,陪伴一个妹子的经历,让我更加确信,苦难其实是包装丑陋的礼物。
轻轻地 打开它,细细地品读它,你会发现里面有非常瑰丽非常宝贵的东西,闪闪发光......关于亲情,关于爱,关于温暖。
一个郁友和她妈妈的故事
那天,我转发了一篇文章到微信群里《 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
我节选了文章里的一段自认为非常有价值的话当做推荐词:
“过度的付出,是一种越界行为,这种行为的动力需求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是父母需要自己的付出感。而这种付出感一方面压榨了孩子的独立能力,一方面为父母积攒了道德资本。压榨了孩子的生活能力,便给父母制造了一个可以指责的漏洞;积攒了道德资本,便可以肆无忌惮的指责而不用担心孩子反击。”
有些父母是需要对孩子说“你不行”,才能显得“我还可以”的。
没想到,在正念冥想群里,一个妹子看到这篇文章后,有了非常激烈的情绪。
她找出了文章里的一段话,“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他们从自己身上看不到价值,终其一生找不到生而为人的意义。无意义感会让他们感觉如飘荡在水中的浮萍,头空根浅。而此时,孩子便是他们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需要为孩子过度付出来完善自己的价值”。
她愤愤地诉说起来,感觉她的愤怒和委屈像洪水打开了闸门,倾泻而出,挡也挡不住。
她说:“我感觉我妈就是这样来完成她的人生价值的!我大姐一直病怏怏的,后来早早病死了。而我妈则成为了别人心目中的英雄。她总是对外诉说自己如何如何为我大姐付出、如何如何为这个家庭牺牲。”
“大姐死了以后,这个帮助我妈完成英雄本色任务的角色,就转移到了我爸头上。后来我爸天天生病,我妈也天天无微不至的关怀,然后指责,然后再关怀!如此循环往复,让我爸活得也没有了欲望。”
“有一次,爸爸和我妈、和我妈的妹妹闹矛盾,85岁的他打了我妹一耳光,然后血压升高住院,差点病死,这样,我把爸爸接过来和我一起住了几个月。情况却出乎意料的好,爸爸的身体恢复很好,并不像妈妈说的那样不堪。”
“记得大姐生前对我说过一句话:她说,妈妈太强大了,我反抗过,我反抗不了她!”
“爸爸身体恢复健康了后,我把他们两口子送回了老家,我想这下我妈应该开心了吧?没想到厄运降临到我头上。我感觉妈妈像放蛊的人,自从爸爸好了之后,妈妈就各种整蛊,搞的我现在抑郁症第二次爆发!现在我好久没回家了,用各种借口不愿回家,不想面对她!不愿见到她!只要我爸爸好就行了。每次就叫我老公回去看望他们。得知我爸爸还好就行了。”
“ 在外面的人看来,我妈是最疼爱我的。所以,我无论去找谁控诉,她们都是说我不对!”
“无论找谁!她们全部一边倒!说:什么?你妈?你妈会这样?你想多了吧?你想太多了。你妈是好人!”
“所以,我只有抑郁,才能度过这个劫!才有能可以不去面对她。我现在躲避在另外一个城市,这里没有人认识我,不了解我的家庭和过去,我在这里才能自由一点。”
有一个同样痛苦的群友回应她:“父母肯定是爱我们的 ,只是他们的方式没有让我们感受到爱。你是因为妈妈, 我是因为爸爸。我15岁时有了弟弟 ,突然间觉得家人都不爱我了,都是指责,特别是我爸爸,对我各种语言暴力 。我就这样在他们的爱与语言暴力中长大了,极度没有安全感,我这已经是第四次复发了。服药15天了,很痛苦。”
文章中还说道:“他们随时可以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孩子处处有缺陷,自己才是完美的。而当孩子拒绝父母如此指责时,便如一枚炸弹炸毁了他们赖以为生的自尊体系、”
“所以,他们不允许孩子说自己的一点不好,恰恰是因为他们只有这一点感到好的地方。这样的父母,不是真的为孩子好,他们需要的是靠吸食孩子来滋养自己。”
她说:“ 说的真好”!
是的,一篇文章,说出了她的心里话,在郁金香陪伴的正念冥想群里,因为感觉到踏实安全,感觉到被人理解,被人看见,她内在压抑的情绪才敢汩汩地流出……
郁金香,是一个有爱有温暖的地方。
可是,亲爱的,你对妈妈的恨是真的吗?你真的觉得妈妈“不配做我的妈妈”吗?
接纳妈妈的不完美
昨晚,是我第二次陪伴她了,第一次陪伴是完成“自我整合”,去陪伴那个一直非常痛苦、非常受伤害的小孩,去看到内心深处另外一个脆弱的自己,活成一个实心的人,而不是一个空心的人;活成一个有爱的人,而不是一个整天求爱的人。
第二次陪伴是与妈妈的功课。我用专业的心理辅导的技巧,带她进入潜意识,让她去倾诉对妈妈的愤怒,对妈妈的怨恨……她足足控诉了有半个多小时!
如前面写的,那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感觉。从强势的妈妈那里,她没有感觉到爱,而是伤害,太多太多的伤害压垮了她。她选择了远离妈妈,可是,她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妈妈一个拥抱,一句温暖的话啊!
物理上的距离并不能缩短心灵上的渴求,一个是想要而不得;一个是远离却愧疚自责,“她是我的妈妈啊!这样做,我是不是大不孝?”她也陷在纠结、内耗、自卑、自我攻击中。
然后,我让她坐到妈妈的位置上,去感觉妈妈的感觉,去体验妈妈的经历,面对着女儿排山倒海的控诉,她说出了妈妈对自己的话。
“妈妈很无辜,很不理解,不知道女儿怎么了?不知道女儿为什么这么愤怒。”
“我辛辛苦苦把你们养大,供你们读完大学,长本事了?就这样对我?”
陪伴结束后,收到了妹子的反馈,可以解释这个过程中来自她内心的微妙的变化。
“与涵香老师线上沟通了之后,心里舒服多了!真的!太高兴了!原来和妈妈之间的误会可以这样消除!”
“当我控诉了妈妈之后,涵香老师要我模仿妈妈的心态,我才意识到,原来妈妈是因为本身的局限,她没读过书,她根本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培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她只知道做事、付出,她认为的全部的爱,就是这些。”
“原来是我在苛求一个没文化的妈妈,我在苛求一个理想的妈妈。原来如此!!!”
”
“找到这个原因后,我才发现,原来妈妈是有局限的,有局限是正常的,她是人。不是神。”
“所以,我现在要做的是接纳这个现实,接纳她的不完美。”
“这样一想,心里就舒服了。不再耿耿于怀了。”
“妈还是那个妈,我还是那个我,一切都没有变!”
“一下子想通了,刚开始冥想的时候,妈妈还是黑着脸,后来,想通了之后,看到妈妈的笑脸了!”
是的,就是这样,恨出来了,爱才能出来。是恨压住了爱,让爱出不来了。
对妈妈的爱是真的,恨也是真的
意识到她替妈妈承担了太多,我还帮她做交还投射的练习,看到她越来越轻松,脸上开始露出笑容,非常享受的样子。
来自她的体验分享:“ 当涵香老师做冥想,要我把我不该承担的还给妈妈的爸爸妈妈,我只是做女儿该做的这部分的时候,我以为我看到的是会是妈妈难受的表情,没想到,当我冥想把不归我承担的那些事情,统统还给外公外婆的时候,我心里顿时轻松了,我看到的居然是妈妈慈祥开心的笑脸。她没有难受!刚开始的时候,以前我无论哪次冥想,我的妈妈都是黑脸,严肃没有表情。”
“很难得!我居然看到了妈妈的笑脸,而且脸色不黑了!真奇怪!”
“从这件事,我知道,其实,妈妈是想我好的!当她看到我开心了,她最后是会开心的!”
“这应该就是和妈妈爱的链接吧?以前从来都没链接上!”
好妹子,姐姐只想告诉你:对妈妈的恨是真的,爱,也是真的。
正如郁金香能量早课上,山中彦老师回答一个学员类似的问题时说的:“祝贺你亲爱的,是的,当我们敢于去表达对妈妈的不满之后,会看到所有的不满下面,那份对妈妈的爱。爱恨是同等能量,要而不得,所以我们的潜意识会保护我们,既然得不到爱,那我可以恨,起码这样我会舒服一些。当我们敢于直面我们的恨,让它自由流淌出来,压住的爱便会涌上来。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也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只是,很多行为导致我们由爱变恨罢了,那只是我们的潜意识的自我保护。”
“是的,生活中很多母亲不是所谓的’良母’,但是,事实是,她确实生了我们,当我们落地时,母亲的任务就完成了,其它的都是额外馈赠,我们可以不接受母亲的行为,但是,她行为背后的爱和力量,我们有资格有能力去接过来,那原本就属于你!”
学习智慧地爱孩子
把这个妹子的体验转发到其他冥想群里的时候,来自西安的一个妈妈深有感触:
“涵香,这段对妈妈的控诉,我感同身受,我的妈妈就是吸附他人能量、很局限性的妈妈。之前我每次去看她,走在路上我心都忐忑,想着这次去看她,又不知道她要抱怨啥,但是不去看她,我心里又不好过。回忆西安线下课上,涵香老师给几位家长做的跟妈妈的链接,虽然是给别人做,但也疗愈到了我,现在我去看她的时候,我能量满满,我共情她的局限,之前她说抱怨的话,我会斥责她、训她,她生气我也生气,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母女关系没有一点点改观。现在我去看她,她抱怨我这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出,不评判她,不理会她,慢慢的她就不说了,现在她健健康康的,天天在广场上打牌。就如涵香老师说的,让去打牌吧,防止老年痴呆!”
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感觉不到爸爸妈妈的爱?
“你说你爱我,可是你却满目狰狞!”孩子的理性脑不成熟,他们靠的就是感觉。他看到的是一张可怕的脸,他的解读就是:我不好,妈妈不爱我。我是多余的。他无法读懂,也无法理解妈妈的爱是“恨铁不成钢”。
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当你在表达爱的时候,请注意你的方式,你的语速语调,你的身体语言。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而不是你认为的方式。
最后,我把一首小诗送给天下的爸爸妈妈们,希望我们能够学会智慧地爱孩子,而不是“我妈感觉我冷”。
这首小诗是彼尚.安裘密写的:
永远永远不要去担心你的孩子
永远去祝福他信任她
他的人生会非常精彩
她的人生会非常独特
作为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活好自己
当他长大后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
爸爸妈妈日子过得喜悦和平
爸爸妈妈是我人生的榜样
未来我要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为什么孩子不听你的话?
因为你没有成为他的榜样
经常以爱的名义来控制他
让他按照你的方式过人生
如果你自己每天都是苦瓜脸
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
如果按你的方式走呢
那样结果只有一个
孩子也跟你一样成为苦瓜脸
甚至比你还苦
把所有的关注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好好活出你自己吧
活出喜悦与和平
然后再去引导孩子
引导但不执着
爱但不控制
永远把关注力放在自己身上
让自己开心让自己快乐
慢慢的你会发现
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孩子变得越来越棒
你的世界也变得精彩绝伦
备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给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感谢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投稿加小编微信:zhuyiwei0213,有公益稿酬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