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台”的呼唤

离开“读书台道观”回家已经半年多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想起“读书台”静谧的夜晚——微微的清风,清脆的蛙鸣,夜诵的木鱼响,打坐时的宁静……

“读书台道观”之所以名扬天下,成为名闻遐迩的道观,是因为唐朝的段文昌,他曾经是唐穆宗时代的宰相。

“读书台道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所辖的崇州市白头镇大雨村,地处崇州沿山旅游环线,在重庆路中段,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环境舒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5.9℃。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段文昌第二次出任西川节度使(封疆大臣),职位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常驻在成都,掌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等大权。他与崇州龙华山龙华寺的僧人“广宣”甚为要好,便在离龙华寺1.5公里的龙华山顶修了一座别墅,就是现在“读书台道观”的位置,经常与“广宣”谈古论今,吟诗论经。在这居住期间,他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耕种土地,修筑河堰,帮当地农民解决种地问题,解决缺水灌溉问题,修筑了著名的“龙华堰”,并留存至今。段文昌去世后,人们为了表示对段文昌的感激之情,尊重他的道教信仰,保留了“读书台”,后又聘请了道长,改名为“读书台道观”。

宋代郭震在《题龙华山》一诗中写到:

昔年曾到此山来,

百鸟声中酒一杯。

最好寺边开眼处,

段文昌有读书台。

这首诗充分反映了唐代、宋代时“段文昌读书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读书台道观”在明末的战争中被毁,后来又几次反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读书台道观”的几代当家人,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宗教管理部门多方引资,对道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重建。重建后的“读书台道观”占地20余亩,拥有了大殿、文昌殿、三清殿、真君殿、太乙殿、居士楼、灵官殿、戏台、山门、饭厅等系列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在2012年8月被成都市宗教部门批准为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近年来,由于地质等客观原因,“读书台道观”有些建筑地基及墙面开裂,被定性为“危房”,在2019年初已经拆除,目前已经开始了新的修缮和建设。

“读书台道观”从唐朝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中国道教的骄傲,对当地广大百姓有着很大的影响,人们在这里学习、祈福、敬香、求得平安。很多道士在这里求得道法,弘扬八方。

重建后的“读书台道观”,会按照当代人对信仰、养生、休闲、文化等的需求,注重道教养生文化,把“读书台道观”打造成集宗教活动、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国学研究、练武习艺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使“读书台道观”成为四川具有独特风格的著名道教宫观,并成为崇州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一张文化名片。

师父是“读书台道观”的住持,时时刻刻都操心着道观的重建和修缮。

“读书台道观”的重建和修缮,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师父每日都在为道观的建设奔波。

在常驻道观的几位道长中,卜愈矩道长是“华夏卜氏占卜术的法脉传承人”,精通各种的占卜术,预测精确,推算精准,擅长堪舆、运势及各种事物发展的推断演绎。

李愈关道长是师父的大徒弟,虽然人很年轻,但对道教科仪十分熟练,经常与同道一起进行科仪方面的事务。

冀愈康道长是中国国际康复协会的的理疗师,精通修行养生,在调治气血、疏通经络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对各种疑难杂症,特别是对痛风、腰腿疼痛有着一套自身特有的调理方法,他虽然家在河北保定,但是日常修道在道观里,为道观的发展尽心尽力。

……

“读书台道观”的大部分道长基本上家在四川,而我在遥远的古城西安,特别是家有年逾86岁的母亲,还有年逾88岁的“老兵”岳父,每天要忙于对二位老人的照应,每年只能抽时间去道观做一点该做的工作,然后就马上赶回家中,赡养自家的两位老人——父母在,不远行,行必有方,对于生养我们的父母,一定要在他们有生之年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孝道,多一些爱戴,多一些照顾,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让他们安度幸福的晚年。

在“读书台道观”里,每一次与师父谈起对道观的歉疚时,师父都会给予真诚的安慰,让我先尽孝,因为这也是“道教”的本分。

虽然身在家中,但心向道观,随时在关注着道观的建设,期盼道观建设和修缮早日完成,再创昔日辉煌。

说实话,“读书台道观”的建设不仅仅是道观自己的事情,也是喜欢和热爱道教文化的所有大众的事情,期盼有识之士,能够积极参与到“读书台道观”的建设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由于“读书台道观”地处大山,很多爱好道教文化的人士很难抽身出力,因此,希望还是多捐些钱款。

未来的“读书台道观”,是一颗镶嵌在中国最美乡村公路“重庆路”上的一颗明珠,与崇州街子、元通、怀远、古寺、罨画池等景观一道,走出崇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能够参与“读书台道观”的建设,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荣誉,既为弘扬道教文化出力,也为自己求得一份功德,未来会在中国道教的文化历史中留下光荣的一笔。

人在他乡,心向道观,“读书台”在呼唤我们热爱道教文化的每一位信众。

(0)

相关推荐

  • 【文化建设】我看崇州元通古镇(一)

    [文化建設] 我看崇州 元通古鎮 (一) 元通天主堂 短視頻15秒 元通古當鋪 短視頻59秒 地標性建築 短視頻15秒 本推文視頻和圖像攝于 歐元2020年格里曆2月28日 元通古鎮新年開放第二天 相 ...

  • 如何加入道教?求道之人必看!

    近几年,对道教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不少人来问我,如何才能加入道教,其实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今天,兴道就系统的给大家讲一讲如何入道门. 为何要修道? 在开始之前,你先要想明白这个问题,你 ...

  • 再见清道观,江南道教圣地

    "步随瑶草到仙家,只手掉开万缕霞.不见镐衣吹玉笛,惟余元鹤守丹砂." 常有人用这样两句诗来形容慈城清道观的绝妙意境. 清道观是江浙最负盛名的道观之一,听导游姐姐说慈城清道观历代累有 ...

  • 【文化建设】我看崇州元通古镇(二)

    [文化建設] 我看崇州 元通古鎮 (二) 攝影時間 歐元2020年格里曆2月28日 元通古鎮新年開放第二天 [相關閱讀] [文化建设]我看崇州街子古镇(一) [文化建设]我看崇州元通古镇(一) [文化 ...

  • 朱买臣读书台有着一个世人皆知的典故,你知道吗?

    --穹窿山游记(三) 文/摄/张越 本文图片摄于2020年11月 出孙武堂有"翠浮三叠"轩,上去便是朱买臣读书台.这里环境幽静,即使现在,游客也很少上去. 朱买臣读书台位于苏州穹窿 ...

  • “读书台”上话“修行”

    离开安静祥和的"读书台",回到喧嚣热闹的大都市,看起来生活依旧,没有太多的变化,但作为一种"修行",却有着天壤之别. 家里住的地方居于小区的深处,白天还可以听到 ...

  • “读书台”道长:王山仁

    王山仁道长是四川省成都市所辖崇州"读书台道观"现任的掌门,聪明智慧,年轻有为,身材魁梧,体态健壮,走起路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他一心扑在"读书台道观"的建 ...

  • 读书台·端午节

    某日,崇州读书台掌门王山仁道长致电于敝,曰:端午至,若段公文昌尚在,做何?予微思曰:追思并纪念. 遐想: 初晨,童子跪坐于读书台课堂,段公文昌立曰:"端午节"乃因怀念屈原大夫而为, ...

  • “读书台道观”的故事(一)

    "读书台道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所辖的崇州市王场镇大雨村,在重庆路中段,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环境舒适 ...

  • “读书台道观”的故事(二)

    宋代郭震在<题龙华山>一诗中写到: 昔年曾到此山来, 百鸟声中酒一杯. 最好寺边开眼处, 段文昌有读书台.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唐代.宋代时"段文昌读书台"的名气是非常大 ...

  • 致吾师:“读书台道观”住持王山仁道长

    山仁吾師道席: <论语·为政>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师父虽青年有为,然亦已入不惑之年,为道观兴盛之事,日日劳顿,时时操心, ...

  • 赏读书台楹联:百千年后有书声

    书台公园 在江苏省常熟市虞山东南麓石梅,有一座依山而建.颇有江南特色的园林--书台公园.园内古木参天,景点错落有致,有焦尾轩.焦尾泉.摩崖石刻.巫公祠.雅集亭等诸多景点,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昭明太子读书台 ...

  • 贵阳八鸽岩四维洞,王训读书台

    贵阳八鸽岩四维洞和王训读书台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17年7月14日 四维洞,位于贵州省政府大院生活区的后山,八鸽岩山体公园内.民国时期,是贵阳的一处名胜地.四维洞名,取自"礼,义,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