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李道的小小说《光棍刘根》 2024-08-03 08:14:59 光棍刘根 刘村是一个不经见传的小村,村子虽说不大。两三百人,光棍倒有十几来人。眼瞅着三儿子刘根三十多了还没有讨个婆娘,刘茂老两口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要说这刘根,还真有说不出的苦来。一米五八的小个头,尖嘴猴腮,黑不溜秋的,还腆着个肚子,像有四,五个月的身孕。就他这个形象,上桌吃饭,亲戚朋友是见一次说一次,要注意形象,少吃点,不要大口吃肉喝酒,要多走路,多锻炼身体,减减肚子,可刘根就是不听,我行我素,照吃不误。刘茂老两口子把这个儿子也是没法。要说这刘根,倒是勤恳老实,只不过外表难看点,不合他人胃口,多看一下就越发不对头。媒婆带他去看过不少姑娘,没一个能相中他的,这一来二去的就耽搁了婚事,名副其实的成了光棍。他自己倒不在意,可急坏了刘茂两口子,到处找人给儿子说媒,再会说的媒婆也拿他没办法。2010年仲秋,刘茂堂妹刘香从广东回老娘家,两人谈到刘根的婚事。刘香想起了在她店里打工的小妹张三喜,这张三喜今年刚满20岁,白白净净的,浓眉大眼,出落得花一样的俏模样,那笑靥如花的模子惹得临厂打工的小伙子像见了仙女般盯着她看,一到吃饭时间就往刘香店里跑,因此生意也就红火起来。这张三喜是贵州的,家里穷,兄弟姊妹多,两个哥两个妹,她是老三,父母给她取名三喜,小学没读完就回家带妹妹。十八岁的时候,说媒的没少上她家门,虽说三喜书少,但她是个聪明有心计的姑娘,不想呆在山沟过一辈子,找个山里人生娃种地。她多次想跟村里姐妹一起去广东打工,可父亲就是不允许,老想着她早点嫁人,得点彩礼给大哥讨老婆。她心有不甘,找村里在外打工的菊子,哀求菊子带她去广东打工,菊子怕她父亲知道了怪她,在张三喜的再三哀求下,两人一合计,瞒着父亲跑到了广东。来到广东也顺利进了个电子厂,后来日久生情与厂里一个帅小子好上怀了孕,生了个小棉袄,没想到那个没良心的小男人阴悄悄的跑了,丟下她娘儿俩,直到付不起房租才流落街头,坐在街头路边乞讨,好心的刘香给她施舍时问她冷暖,才得知她的不幸,就这样,刘香收留了她,在店里帮忙洗碗扫地擦桌的,每月给她1500月元工钱,给吃给住,这样娘儿俩才有了安身之处。举目无亲的张三喜看到了希望,视刘香为亲人,再生父母,凡事都听刘香的。刘茂听了堂妹刘香一番叙述,心中大喜,要是能撮合在一起真是件好事,取了媳妇还多得个孙女,人丁兴旺,就怕这张三喜不肯,刘茂担忧起来,刘香似乎看出了刘茂的心思,便宽心地说,你放心,张三喜听我的,这事准成,听了刘香的话,刘茂心里像吃了定心丸,窃喜。事不宜迟,刘茂叮嘱刘香早办这事。刘香回到广东,晚上做了一桌好吃的菜,边吃边劝张三喜再嫁一家,慢慢地说起了刘根,说他人长得帅,老实忠厚勤快,会疼人过日子,是个好男人,其实张三喜也想嫁个人算了,好强的她有所打击,听了刘香的话,点头同意去湖北她老娘家看哈,刘香见张三喜同意了,甚是欢喜。次日刘香便带着张三喜娘儿俩风尘仆仆地从广东回到了老娘家刘村。刘茂连忙把她们引进屋,伸手去抱小孩,小孩见陌生人便躲开,刘茂作罢,连忙招呼她们坐,又让老伴做饭去。刘根见了漂亮的张三喜,欢喜得不得了,黑脸上是大放春风,眼睛是眯成了一条缝儿,倒是张三喜知道所谓的帅小伙就是眼前的武大郎时,心中闷闷不乐,有种被骗的感觉,看这架势,老远来了,估计这是难走了,果不其然,到了晚上,一伙人敲锣打鼓的硬是把她推进了洞房,就这样,张三喜成了刘根的老婆,刘茂的媳妇,一家人乐坏了,刘根总算得了个老婆,蹦蹦跳跳的逢人便说,我有老婆了。十月怀胎,张三喜给刘根生了个小棉袄,看得刘根那个欢喜,干起活来更加卖力,对待张三喜更是殷勤有加,什么活都不让她干,好吃好穿的都给她。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流走了她水般的年华。转眼间六年,给刘根生了三个姑娘,刘根倒没什么,父亲望孙心切,很是不高兴,开始要张三喜下地干活,这对于山里的她来说倒没什么,吃苦耐劳是山里人的天性。张三喜见刘根勤快,又吃得苦,两人商量着在村子后面空地处搞了个养猪场,一年下来钱没少挣。村里人都夸她能干,都说武大郎刘根捡了个好老婆。刘根听村里人夸自己媳妇,腿跑得更勤更快更卖力,日子过的也是水生风起,微有不足就是没给父亲刘茂生个孙子,从刘根的名字就能想象到刘茂的用心良苦。这刘根不想也罢,一想到这就脸生愁云。2021.01.01 李道,原名李华远,生于1973年,大冶市茗山大李祖湾人,初中文化,业余文学爱好者。《新东西》编辑部主 编:向天笑 赞 (0) 相关推荐 越剧《光棍买老婆》 越剧《光棍买老婆》 两口子正吃饭,忽然报道老婆车祸身亡,那眼前这人是谁... 出自:鬼三惊2中的<祭纸扎> 食在广东,厨出凤城,味岀勒流,根在黄连,黄连烧鹅香到舍不得吃 食在广东,厨出凤城,味岀勒流,根在黄连,黄连烧鹅香到舍不得吃 [黄石文坛]李道的小小说《黄细狗》 黄细狗 在黄村路口一辆黄色面包车发出一阵尖锐的吱吱的响声,惊动了在门口塘洗衣服的几位农妇,她们不自主地抬头向路口望去,只见从面包车上走下来一男一女,男的穿着气派,西装革履,远远望去,头发油光发亮,女的 ... [黄石文坛]李道的随笔《炸藕夹》(外一篇) 炸藕夹 今天总算放假了,妻子疲劳地感叹着.一年到头的早去晚归的厨房工作,使她在欢乐的工作中不免有些厌烦.就算放假了,你也消闲不了,别忘了你是家中的主妇,一日三餐都要你来做.大过年的,拜年客来了要做,吃 ... [黄石文坛]李志勇的小小说《错打的电话》 错打的电话 "稻田你好?我跟你说的那件事怎么样啊?" 对方顿了顿,茫然不解道:"什么事噢?" 阿涵有点纳闷,提示道:"怎么?前两日跟你说的你就 ... [黄石文坛] 乐歌的小小说《获奖》 获奖 李东林这两天有些烦闷,他没想到,一张获奖喜报竟搅乱了他家平静的生活. 这天傍晚下班回家,老婆拿着一张红纸片眉飞色舞:"东林,你的获奖喜报到了,这回该有不少奖金吧!" ... [黄石诗坛]李道的诗《小河》(外六首) 摄影/吴建新 小河 水把两岸隔开 两岸把水给弯曲了 直来直去的流向大海,多好 非要用曲线的方式 在大海面前行走 尽管如此 你还是和我汇成了一幅 蓝天白云,广阔的天地 只要海在 你永远是小河 工序 父亲 ... [黄石文坛]李琼枝的随笔《心怀美好 未来可期》 心怀美好 未来可期 七月,是收获季,也是考验季.高考成绩放榜了,几家欢乐几家愁.多少孩子面临人生抉择,好运歹运,似乎应一纸录取通知书而定终生.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014年的7月23号凌晨一 ... [黄石文坛]李琼枝的随笔《过年》 过年 "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成了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一到腊月,大雪纷飞,大人就开始发愁了:又要过年了,全家八口人要添置新衣,一大堆年货要办,拜 ... [黄石文坛]李琼枝的随笔《童年的小摇车》 童年的小摇车 "它摇着日月,它摇着星索,它摇着妈妈无字的歌-"熟悉的旋律拉开了记忆的帷幕. 我的家乡在浮屠镇山下大队,全队分为八个组,除了二三四组连在一起,其他的五个组如天女散 ... [黄石诗坛]李道的诗《王婶杀鸡》(外一首) 王婶杀鸡 隔壁王婶 杀鸡不泛眼 像个刽子手 下刀很是麻利 每当她右手拿起刀 左手拿捏得紧紧的鸡就叫得慌 哎哟,哎哟,哎哟,哎哟 像是在喊救命 尽管鸡叫得天昏地暗 王婶还是一刀封喉 听到鸡叫声 我跑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