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
治高热、中暑妙方
1原因不明高热方
【来源】 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盛循卿方)
【歌诀】 原因不明高热方,柴胡黄芩白虎汤,忍冬连翘生甘草,清泻里热和少阳。
【组成】 柴胡、 黄芩、 知母各10克, 生石膏、 忍冬藤各30克, 连翘15克, 甘草6
克。
【用法】 加水先煎石膏30分钟,同时将余药浸泡30分钟后,加入石膏煎液中,再煎20分
钟,滤取药液,加水再煎20分钟。每日1剂,将2次药液混合。在体温周期性上升前1小时服。
【功效】 清热泻火。
【方解】 本方由小柴胡汤、白虎汤、银翘散三方化裁筛选而成。对于温热邪毒,郁于气分者,
甚为合适,所举验案与本方稍有出入,意在灵活应用,以作示范。
【主治】 原因不明之高热,热势上下午有波动,面红口干、苔黄、脉数。
2六和汤
【来源】 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六和汤里杏夏砂,藿香叶参草茯苓,香薷厚朴白扁豆,姜枣同煎六气平。
【组成】 砂仁、半夏、杏仁、人参、炙甘草各30克,茯苓、藿香叶、白扁豆各60克,香薷、
厚朴各120克。
【用法】 上药共研为粗末。每取12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日服2次。也可
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 化湿消暑,健脾和胃。
【方解】 本方能御风寒暑湿燥火之气(吴鹤臬云和六腑),故名“六和”。风寒暑湿诸邪,伤
脾则泻,伤胃则吐,伤肺则咳,伤膀胱则小便赤涩。清气不升则头目昏痛,阴阳相争则寒热交作。
方用藿香、砂仁、杏仁、厚朴行气舒脾,辟秽化浊;扁豆、赤苓渗湿清热,化暑和脾;半夏降逆止
呕;人参、甘草益气扶正祛邪,且甘草调和诸药;姜、枣调和营卫;香薷、苏叶发汗散寒。合而用
之,能健脾祛湿,理气解表,使气机和畅,清升浊降,风寒暑湿俱去,诸症可除。方中香薷、苏叶,
虽皆发汗解表之品,但一善化湿祛暑,一善理气和中。若伤寒受寒,寒热无汗者,宜用香薷;若风
寒束表,恶寒发热者,则宜苏叶(引自《汤头【歌诀】》)。
【主治】 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
卧倦怠、小便赤涩者。可用于中暑疰夏、消化不良、感冒等病症。
【附记】 一方有白术30克,木瓜60克。
治外感温热病妙方
1五叶二根白薇汤
【来源】 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魏长春方)
【歌诀】 五叶二根白薇汤,体虚热症清透方,苏藿参竹冬桑叶,芦根茅根共煎尝。
【组成】 冬桑叶9克,人参叶9克,藿香叶6克,紫苏叶3克,淡竹叶9克,鲜芦根30克,
白茅根30克,白薇9克。
【用法】 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
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 生津解暑,芳化和中。
【方解】 体虚感受湿热或大病退后,余邪未消,往往低热缠绵,若补之则碍邪,清热化湿则
伤胃气,用药颇为棘手。本方系仿古人之法化裁变通而成以轻灵见长。方中人参叶味甘苦性寒,功
能生津解暑,降虚热,适用于热病伤津之候,有补而不腻的特点;冬桑叶、白薇退虚热;藿香、苏
叶芳化和中。适于热伏湿恋之持续低热。
【主治】 体虚外感、湿热留恋,症见持续低热、头昏肢酸、胃纳呆滞、胸腹满闷、小便短赤、
或有微热盗汗、脉弦滑或弦细、舌红燥、苔微黄或白糙者。
【加减】 夏秋湿热交蒸,清阳不升者,可用鲜荷叶1/4张,佩兰叶6克,易淡竹叶、苏叶;
亦可用甘露消毒丹6克吞服,以代替藿香增强清化湿热之功;若药后已有汗出者可用佩兰叶,橘叶
各9克,易辛温之苏叶、藿香叶。
【附记】 凡外感高热或内伤阴虚发热者则非本方所宜。
2消斑青黛饮
【来源】 明·陶节庵《伤寒六书》
【歌诀】 泻火消斑青黛饮,石膏知母玄人参,柴草连栀犀地黄,釜底抽薪加川军。
【组成】 青黛3克,黄连9克,犀角3克(用代用品),石膏50克,知母9克,玄参9克,
栀子9克,生地15克,柴胡9克,人参6克,甘草45 克。
【用法】 加姜、枣水煎,入苦酒(醋)1匙服。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泻火解毒,凉血化斑。
【方解】 阳毒发斑虽是由于胃经邪热太盛,其他各经也有火热相助。方中犀角、石膏清胃火、
解热毒;配以青黛、柴胡、黄连清肝火,且柴胡引邪透达肌表,而泻心火;栀子清三焦之火;知母
泻肾火;玄参、生地滋阴润燥;甘草泻火解毒,并调和诸药;姜、枣调和营卫;人参补气生津,扶
助正气;醋能酸敛。本方以泻火解毒为主,用大队清凉之味,灭其阳毒炎炎之势,堵其大烦大热之
生发源,热清血静,则斑自化,神自宁。用参、草、姜、枣者,护卫中宫,以防过于寒凉伤脾胃也。
【主治】 阳毒发斑、大烦大热、舌苔燥黄、舌质红、脉洪大滑数。
【加减】 若大便实者,去人参,加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