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杨烁被骂“不配当爹”,和孩子好好说话真的很难吗?

▲这是阿呆爸第60篇原创
文 | 阿呆爸
新一季《爸爸去哪儿》开播了。
这两天,片子里杨烁的教育方式,迅速冲上了微博热搜。
不信你现在打开微信公众号,可以看到一堆人在痛骂杨烁,比如:
“杨烁,你不配当爹”“杨烁,请停止对儿子的精神虐待”“杨烁地址多少、我想寄刀片……”
与孩子沟通是一门学问,《爸爸去哪儿》里的杨烁确实做得不好。
最起码,在语言的交流上,我就发现他经常用一些否定、打压、抱怨、嘲讽的方式和孩子说话。
▲ 来源:微博@Real皮皮王
和孩子好好说话真的很难吗?
阿呆四岁了,我也摸索出来了一点经验,最重要的三点就是:
蹲下身子、听他说完、多多聊天。
经验1:蹲下身子,平等对话
三四岁的小孩子,个头比成年人矮。
在父母的世界里,也总会低看孩子,认为孩子不懂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是站在那里,盯着比自己矮一大截的孩子说:我是为你好!对孩子的不合理需求,也是一句冷冰冰的:不行。
以前,我也会这样。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就比较注意了,觉得这样简单粗暴不好。
我总结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蹲下身子,平等对话。
阿呆两岁多起,我和他说话,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事情,都会蹲下身子,尽量保持在同一高度,脸对脸说话。
上个星期天,在玩具反斗城,他看上了一个奥特曼玩偶,眼巴巴地求我:
爸爸,这个奥特曼好厉害,我想要。
这个奥特曼确实漂亮,价格也不算贵,一百块出头。
但问题是,家里的奥特曼实在太多了。赛罗、罗布、迪迦、罗布水晶、欧布长矛……
没有几百种,也有几十种了。
这都是这两年,我和阿呆在淘宝上、玩具店里买的,阿呆妈已经表达过很多次不满了。
所以,这一次,我决定拒绝他。
我蹲下身,看着他,用温和,但严肃的声音说:
你已经买过很多奥特曼了,这一次绝对不会再买了。你如果想买,必须要有说服我的理由。
说真的,这样说,孩子能不能懂,我也摸不准。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个身体姿态和说话的态度。我蹲下来,说了一个明确的原因,至少在传达了一种信息,那就是:
我蹲下身子,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他在平等对话的。想要一个东西,不是开口说要,就能得到,你必须有理由,并且说服我。

老实说,这样做的到底对不对,我也不敢拍胸脯。
经验2:听他说完,别急着否定
每一个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但每一个孩子也生活在家庭、学校的集体中,无形中学到的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比如,孩子说脏话怎么办?很多家长都很头痛,严令禁止,自己也能以身作则。
在这个问题上,我和阿呆妈其实做的都不好。
在家里,我跟阿呆妈说话、看电视,经常会有一些口头禅:卧槽,SB。耳濡目染,阿呆也学会了,时不时爆两句。
上个月,我带他去南京看中超联赛。
球场里有球迷“小呆逼”“小呆逼”地骂骂咧咧。阿呆听到了,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说:
这是一句骂人的话,看到别人做错事了,不喜欢了,就可以说小呆逼。
但是你现在还小,最好不要说。
“现在小最好不要说”,他没记住。但这是一句骂人的话,他记住了。
前几天晚上吃完饭,他又闹着要吃橘子,我不给他吃。他竟然脱口而出“小呆逼爸爸”了。
怎么办?骂了也就骂了。
听他说完之后,我就在想说脏话这个事情上,我不能以身作则,自然也就不能强求他了。
后来,我还是告诉了他,说脏话不对,这个事情爸爸妈妈都做的不好,你要改正,我们也要注意。
其实,在心里,对这件事,我还有这样的看法:
脏话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孩子说了,也不必大惊小怪。孩子不说,也不代表修养就好,教育就成功。
我们几乎每一个人,小时候都被父母告诫,不要说脏话。但是实际上,又有哪一个人不会说脏话?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家庭氛围。
只要一个家庭氛围是健康的,父母是有爱的,孩子自然会感受到。
耐心听他把话说完,该说说,该骂骂,别急着否定。
真没有必要如临大敌,不准他做这个,不准做那个,尤其是一些并非原则性的事情上。
当然,这个认识很可能是不对的。
经验3:多聊天,多问几个为什么
每一天,你和孩子相处、说话的时间有多少?
你算过吗?我算过。而且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我和阿呆妈都是朝九晚五,阿呆上幼儿园,是朝八晚四。
扣掉吃饭、睡觉之类的事情,我们一家三口一天里能够说上话的时间,也就三四个小时。
其实小孩子,是很乐意跟爸妈聊幼儿园里的事情。
但限于语言、思维能力,他们可能不太会主动说。所以这时候,爸妈主动一点问,就很重要了。
所以,比如,在上学的路上,除了背背诗,我经常会主动,有话没话的找他聊一些事情。
前两天我问他:你们老师厉害不厉害,有没有罚站?
当时我只是随口问问。结果,从阿呆遮遮掩掩的回答里,我惊讶地,也是第一次发现:

这小子估计至少已经被罚站两次了,一次是不好好吃饭,一次是睡午觉说话。
这样的聊天多了,可以掌握很多情报。比如:谁最经常被罚站,谁吃饭还要喂,谁会自己穿衣服了,谁是他最好的朋友,等等。
也是这样的聊天,我发现阿呆班上已经有一个孩子成为所有人的偶像了,原因很简单:一次可以吃三碗饭!
善用这些情报,孩子会感觉到你和他生活在一个世界里,你是真的关心他。
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说,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多聊聊,不仅有利于当下的亲子关系,也有助于长远的代际之间的沟通。
不相信的话,等到他大一点了,上小学、初中了,你再找他聊天,百分之九十九会嫌你烦。
这是自然社会规律,无法抗拒。
所以,你现在多花点耐心,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多聊聊,多掌握一点聊天的技巧,将来他青春期了、失恋了、考试不及格了、霸凌了,有了烦恼,也会愿意和你说说。
这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有很多家长,就因为在孩子青春期的成长中,因为对他的心理世界一无所知,而束手无策,甚至于铸下大错。
不怕大家笑,在这一季《爸爸去哪儿》之前,杨烁是谁,我真不知道。
看了一些网传的视频,我多少是理解杨烁的。
我感觉杨烁是爱孩子的,不仅爱,而且是非常爱。
只是,他的职业是演艺明星,平时忙,好不容易和孩子有时间相处了,也不知道如何具体、技巧表达自己的爱,与孩子好好沟通。

再大的明星也是人,只不过是有钱一点的普通人。

真到自己养娃了,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困惑也不会少。

所以,我看到很多高高在上的育儿老师,聊各种育儿方法,告诉你这不行,那不行,这不对,那不对。

但其实在生活里,谁不知道这些道理?那都是正确的废话。我还见过不少写育儿书的作者,连个娃都没有养过呢。

真的,能在日常生活里,做到我说的这三点就不错了。蹲下身子,平等对话;听他说完,别急着否定;多多聊天,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道理,也不是需要长期培训才能掌握的技巧,但我觉得非常实用,来源于真实的带娃生活。带娃的父母,可以一试。
你觉得呢?
PS:推荐蔡康永的一本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欢迎留言,我将抽取3位朋友,赠送这本书。

#阿呆爸#精选文章

真实育娃 | 观察思考

中超赛|看绘本|家长会|南京疯|教育牛

博物馆|生活费|学英语|小升初|国足烂

幼儿园|第一课|性教育|芬兰启|大学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