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告诉你:为何他成为汉武帝时期唯二善终的丞相
历史上,汉武帝时期共有13名丞相,按照事件排列,分别是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
而最终得到能够善终的只有两人:公孙弘和石庆。
石庆之前已经简单讲过,出自有名的“万石君”石奋之家,是“敬慎不败”的典型人物。他在位九年,但碌碌无为,中途曾辞职,汉武帝不许,最后死于任上。
本文主要讲得是被誉为汉武帝时期“政坛常青树”的公孙弘。
一、公孙弘简历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公孙弘出生于齐菑川国薛县。他当过狱吏,后因犯法被免职。由于家里贫困,到海边干了一份养猪的行当。
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公孙弘因通晓《诗》《书》而闻名郡国,被征为博士,一年之中升迁为太中大夫之职。
汉文帝后元五年(前159年)以后,40岁的公孙弘发奋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60岁的公孙弘以“贤良”之名被菑川国推介进入朝廷任职。后来,汉武帝派遣公孙弘出使匈奴,因复命之言不合武帝的心意被免职回乡。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70岁的公孙弘再一次被菑川国推介到长安任职。
元朔三年(前126年),公孙弘任御史大夫。
元朔五年(前124年),公孙弘任丞相。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三月戊寅,公孙弘薨于任上。
二、公孙弘政坛长青的秘诀
一是当好参谋不争辩。
是时,巴、蜀四郡。凿山通西南夷,千余里戍转相饷。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暑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费以巨万计而无功。上患之,诏使公孙弘视焉。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弘每朝会,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资治通鉴·汉纪十》
公孙弘第二次入朝为官后,汉武帝派公孙弘到西南夷视察巴蜀之地的道路修设情况。公孙弘经过实地调查,认为花费巨资、成本高昂、效果不好,于是回朝后极力反对通西南夷之策。公孙弘如此毫不顾及地直言该政策的弊端,让年少气盛的汉武帝极为不满(通西南夷是汉武帝视为政绩之策的)。
此后,公孙弘吸取了这一事件的教训,同时回想起多年前汉武帝派遣公孙弘出使匈奴,因复命之言不合武帝的心意被免职回乡的经历,他明白了汉武帝的性情,马上转变了工作方法:
每当在朝廷讨论问题时,总是列举陈述事情的端绪,让汉武帝自己抉择,不肯在朝廷之上与汉武帝当面争辩。
我们在现实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公孙弘的情况,如果仗义直言,不仅于事无补,更有可能会冲撞领导,得罪其他人。
所以,作为下属,聪明的方法是:向领导、向其他人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陈述清晰的利弊分析,让领导们根据事实情况去作出判断和决策。
尤其不可的是,当自己的意见被反驳或者忽视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拼命地与他人争辩。要知道,争辩的结果无非就是你赢或者他赢。他赢了,你自然不服气;而你赢了又如何呢?别人会听你的吗?
二是领会意图善进言
常与汲黯请间,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弘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廷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资治通鉴·汉纪十》
作为朝廷大臣,向皇帝进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公孙弘的进言非常有技巧:
比如,傍“大款”进言。公孙弘经常是与朝廷重臣汲黯共同进言,先由汲黯提出问题,后由公孙弘进一步补充。由于汲黯在汉武帝心目中地位很高,所以他提出的意见汉武帝通常会慎重考虑,公孙弘所提的建议被采纳的概率大大提高了。
又比如,探风声进言。有一次,公孙弘和公卿们商定某一问题的处置意见,公孙弘察言观色发现汉武帝并不赞同他们的提议,于是他临时改变策略,迎合汉武帝,搞的其他人非常生气。
耿直的汲黯当着汉武帝的面就公开指责公孙弘奸诈,连汉武帝都过问此事。而公孙弘却隐晦地回答:
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这种看似文不对题的回答体现了公孙弘极高的政治水平:一是不纠结于就事论事,将尖锐的矛盾问题化解于无形;二是从性质上界定,忠诚的界定在于是否了解,言下之意是我对皇帝的忠诚,只需要皇帝了解,不在乎别人看法。三是自己因为对皇帝的忠诚得罪其他人,无形之中将自己纳入与皇帝的范畴,反而让汉武帝对自己更信任。于是,
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三、认准事情会妥协
后人常常根据上面《资治通鉴》中的记载,来断定公孙弘德处事圆滑、察言观色、没有原则。实际上是站在了上帝视角在看问题。
站在公孙弘的立场看,当时年逾70岁的公孙弘,一无背景二无依靠,60岁第一次入朝做官的时候就因为直言匈奴事件,被汉武帝直接免职。现在好不容易到了70岁才有这么一个机会,他在汉武帝面前的一言一行自然得小心翼翼,这是为官之道,也是生存之道。
但是公孙弘也不是一味地迎合汉武帝。
以公孙弘为御史大夫。是时,方通西南夷,东置苍海,北筑朔方之郡。公孙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 之。天子使朱买臣等难以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弘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苍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之。春。罢苍海郡。《资治通鉴·汉纪十》
公孙弘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汉武帝有三大工程:在西南正开通西南夷,在东方设置苍海郡,在北方修筑朔方郡的郡城。公孙弘多次进谏,认为以中原地区疲惫不堪为代价,去供奉那些无用之地,得不偿失,请求废止这些举动。
汉武帝让他的近臣朱买臣等人就设置朔方郡的便利,对公孙弘进行反驳,提了十个问题。公孙弘连一个也回答不了。
面对汉武帝的十个灵魂拷问,公孙弘不是回答不了,而是立刻先承认错误:我是个见识粗陋的人,不知道朔方郡有这么大的战略意义,坚决拥护汉武帝的英明决策。为了集中财力干大事,那么请把请停了西南夷和沧海郡兴建,全力修建朔方郡。
汉武帝也明白公孙弘的态度和国力情况,于是就批准了他的建议,罢废了苍海郡的建置。
这种以退为进的进言,体现了公孙弘在妥协中斗争、在斗争中妥协的工作方法。
不在乎领导全盘接受意见,但至少要保证进言目的的实现。试想,假如公孙弘坚持已见,与汉武帝一味争辩,估计汉武帝直接就罢了公孙弘;假如公孙弘一味迎上,不考虑国家的实际财力,那么沧海郡也不可能会被汉武帝废建。
四是生活简朴不作伪
公孙弘生活简朴非常有名的。《史记》记载:
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
他把钱都花在了奉养贤士身上,自己穿布衣盖破棉被。因为过于简朴,还受到了政敌的诽谤,认为公孙弘是沽名钓誉。
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廷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与小吏无差,诚饰诈,欲以钓名,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尊之。《资治通鉴·汉纪十》
面对汲黯等人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公孙弘坦言承认自己就是沽名钓誉,汉武帝面前展现了一个透明的自己。
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