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石山:徐志摩的书法,该如何评价?

文|韩石山

徐志摩的字,起初我没怎么在意,看了觉得好,也只是个好,没往书法上想。这是因为我觉得,对一个文化人来说,字好是本分,往书法上靠,反显得俗了。比如鲁迅先生,已然是伟大的作家了,再添上一句,说还是个了不起的书法家,有什么意思呢?

手头有杭州徐志摩纪念馆编的《徐志摩墨迹》增订本,按说细细翻看,不难明白徐志摩毛笔字的大概。可惜的是,我不是书法家,光看这样的实物,说不出个名堂。

写《徐志摩传》时,曾去国图(那时还叫北图)复印过许多资料。其中有《美展》会刊多期,每期也就一大页。刊头的题字均为名家所写,记得有叶恭绰的、陈蝶衣的。到了最后,将多期合为一册,成为“汇刊”,封面上一行字横排,是“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美展汇刊”。我以为定是什么名家所书,落款竟是“徐志摩”三字。也没有当回事,觉得不过是他自己在编辑时顺手就写了。

过了几年,南方一家出版社要我编一本《徐志摩图传》,这可就要用心搜罗了。这一搜罗不要紧,还真让我对徐志摩的字刮目相看,起了几分敬意。手迹本的《爱眉小札》不用说了,那份轻松秀丽,可说是典型的才子书法。喜爱自不待说,但总觉得还是文人本色,不值得过多称道。

然而,待见到他在英国送给狄更生的清代《唐诗别裁集》上的题字,真是大吃一惊。

这套书,想来是张幼仪去英国团聚时带给徐志摩的。徐志摩正在为去剑桥大学读书而奔走,国王学院的狄更生教授最是给力,徐志摩便将此书送给了狄先生,顺手在封面上写了两句话:

书虽凋蠹,实我家藏,客居无以为赆,幸先生莞尔纳此,荣宠深矣。

徐志摩敬奉 十年十一月剑桥

落款是剑桥,当是事情已经办成,他与幼仪已搬到剑桥附近的沙士顿住下了。

这几十个字,分作四行。不说字了,布局之得体,不是书法上训练有素的人,先就摆弄不了。而其字体,除了“凋”字第四笔的横折钩,竖画格外粗壮,颇得郑孝胥之笔意,也可说是学下了此老的毛病。整体看来,那个劲道,那个得体,你不能不承认幼仪的四哥张嘉璈(公权)先生10年前仅凭着字体就看上了这个小妹夫,是极具眼光的。

1913年,徐志摩在杭州府中学上学。这年春夏间,幼仪的四哥张公权年方二十四岁,担任浙江省都督朱瑞的秘书。他到杭州府中视察的时候,对一篇题为《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的作文印象甚佳,再看字迹,顿生好感。细看每个字形,留意到字中有“骨”,也就是笔法的劲道,每写一画、一钩、一撇时在纸上所用的力量。再品味其字之“气”,也就是字的自然神韵,更加佩服。

经过打听,四哥知道这位年轻的士子是硖石商会会长徐申如的独生儿子,当天晚上,就寄了封以本名张嘉璈署名的信给徐申如,提议徐志摩与他的妹妹成亲。

信寄出没过多久,徐申如就回信表示同意:“我徐申如有幸以张嘉璈之妹为媳。”(张邦梅《小脚与西服》)

徐志摩与张幼仪

徐志摩之所以能在十四五岁的年龄写出这么有劲道的字,一半是天分,还有一半,不能不归诸其父申如先生的着意培养,且是舍得下本钱的那种培养。大约在徐志摩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便带他到上海,拜会其时最有名望的书法家郑孝胥先生,请他给以指导。此事在多年前出版的《郑孝胥日记》中有记载。自家灵慧,又受到名师指点,十五六岁上,写出那么好的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看过的徐志摩写过最见风骨也最见水准的字,是某年赴欧的前一天晚上,写给林语堂的一个大条幅。内容为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竖12行,正文10行,落款两行。想来该是四尺宣纸一整张。正文就那样,落款两行,颇见意趣:“丁在君发明古诗新读法,最擅读此诗,声容并茂。新丰翁诗交文江公,盖不打矣。玉堂要我写字,录此博粲。欧行前一日深夜。志摩涂”。

志摩死后,林语堂将此字幅下面加了跋语,装裱成中堂。

梁实秋在《谈徐志摩》长文中曾谈到此事,说“1928年12月,志摩欧游前一日给林语堂先生写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林先生1936年正月十三日跋云”如何如何。林语堂作跋的时间,不敢说错,而志摩欧游的时间,肯定有误。以情理论,该是1925年3月赴欧前一天。只有彼时,才会称林语堂为“玉堂”。

1923年徐志摩在杭州时,曾持梁启超之信,在西湖边的别墅拜会康有为,请学问字。有人说他的字有康南海的风骨,这怕是附会。其时志摩已年近三十,就是有意摹习,怕也不会有什么长进。我的看法,还是将之归在郑孝胥门下,名实相副,较为恰当。

志摩生前,朋友圈里认可其字者,少有公开评价,死后懂字者多有赞誉。

梁实秋在《谈徐志摩》里说到他为林语堂写的中堂时,曾说:“志摩的字颇娟秀,有时酷似郑孝胥。”

陈从周见过徐志摩的《府中日记》,对其字迹很是赞赏。在《记徐志摩》文中说:志摩少年,真可说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少年的文笔很像梁启超先生,无怪后来拜门为弟子。在硖石开智小学求学时,写过《论哥舒翰潼关之败》的短论。不但古文写得好,书法也秀劲,不信出于一个十四岁的小学生。他的书法学北碑张猛龙,有才华,自存风格,在近代文学家中是少见的。

对志摩书法评价的文字,见过不少,一下子能想起也能得见的,就这么两条,也就够了。

(0)

相关推荐

  • 林徽因散文《悼志摩》,听林徽因解读不一样的徐志摩

    林徽因散文《悼志摩》,听林徽因解读不一样的徐志摩

  • 读徐志摩的诗

    徐志摩的诗在中国新诗的长河中,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以最坦率.最赤诚的心,最热情.最浪漫的笔调结构着"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世界. 我最初接触徐志摩的诗是很多年以前,那时正是" ...

  • 他是风流才子,但书法造诣却不凡!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他是近代著名的新月派诗人,一首&l ...

  • 徐志摩的书法亦风流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他是近代著名的新月派诗人, 一首<再别康桥>脍炙人口. 而他与三位漂亮女性的情感故事, 更是家 ...

  • 徐志摩的书法手札欣赏:俊逸多姿、潇洒浪漫!笔墨之间尽显风流

    对于大多人来讲,徐志摩是写出<再别康桥>等许多经典作品的诗人.是的,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传遍多少人的口唇心田.其实,除了诗人的身份,徐志摩还是" ...

  • 【】作家徐志摩传世书法真迹欣赏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纨,字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 ...

  • 韩石山: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徐志摩

    韩石山先生 新文学革命中,"新月社"与"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社团一样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徐志摩是灵魂人物.也许是文名太盛.俗名太艳之故,他 ...

  • 韩石山:徐志摩,仍是一座远远的山讲演实录

    "我觉得说徐志摩是一个诗人,几乎就等于说他是一个人,就没有任何意义." 现场回放 妙语辑录 1 对于徐志摩来说呢, 可以这样说, 我们现在对他的认识呢是极为肤浅的. 只是觉着他是一 ...

  • 韩石山:寻找一个徐志摩

    上 篇 -- 下 篇 -- 许虹进/绘 <如歌的夏日>:"比水波还要柔美的绸衣,轻抚你完美的曲线." 韩批:对绸衣的感觉,又是一次出现.别以为这老实人,只有爱的畅想,从 ...

  • 徐志摩、钱钟书、余秋雨等15位著名作家的书法

    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小 ...

  • 著名作家徐志摩,传世书法真迹欣赏,笔意浪漫字体秀丽,真书法也

    徐志摩 关于徐志摩的话题有很多,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下,最多的是徐志摩的感情史.徐志摩的情史就离不开陆小曼和林徽因.有网友认为觉得陆小曼可能比林徽因可爱,天真.不管男女,其实相处起来都是喜欢天真可爱,对他 ...

  • 徐志摩书法

    2021-05-29 08:38 风流才子徐志摩不仅文采飞扬,书法也堪称一流,书风和诗人气质颇为一致,字字洒脱.笔笔惊艳,潇洒自然.行云流水,既写出了传统的味道,又完美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形成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