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渠畔赵沟村

作者简介

常永海先生(左)与杜明道先生(右)

常永海(1932年9月~),淇县桥盟街道办事处赵沟村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50年元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小学校长、汤阴县机械厂副厂长、化肥厂党委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党校副支书兼办公室主任、党史办副主任、淇县政府办秘书、淇县地方史志办副主任等职务。
参与编纂《中共汤阴县革命斗争史》(时淇汤合县)、《淇县志》(主编)、《鹤壁市大事记述》(副主编)、《赵沟村志》(主编)等。市、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在报刊发表作品10余篇。

杜明道(1937年2月~),淇县桥盟街道办事处赵沟村人,中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60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汤阴县韩庄乡王佐完小、淇县桥盟乡桥盟小学、桥盟乡中、桥盟乡教育组工作。市、县政协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个人撰写文史资料14篇,与他人合作文史资料近30篇。退休后,协助常永海同志完成《赵沟村志》文稿近20万字。

赵家渠畔赵沟村

赵沟村位于淇县城北2.5公里,村西有京广铁路和107国道经过,村东有淇园路、鹤淇大道与鹤壁市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赵沟村卫星图
赵沟村隶属桥盟街道办事处,辖史庄、小庄两个自然村。史庄村位于赵沟村西北0.5公里,小庄村位于赵沟村东0.5公里。全村362户,1652人。
赵沟村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9度,年平均降水量602毫米。年平均风速每秒3.3米,在正常情况下,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
赵沟村自古以农业为主。2010年全村有耕地1468亩,人均0.89亩。土壤类别:村东、村南、村东南为平原区系黄立土,土层厚,土地肥沃;村西为台地,为黄立土掺杂砾石,土层薄,土壤贫瘠。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谷子、高粱、稷子等。
距今4000多年前,赵沟村已经形成聚落。战国时期,赵氏带人兴修了水利工程——赵家渠(清光绪年间《淇县舆地图说》中有记载——编者注),遂名赵家渠村。后因村南、村中、村北有3道沟河,再加村中原居赵氏为主,又称赵沟村,沿袭至今。
从赵沟村周围出土的文物
赵沟村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村南赵家渠北岸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渠南岸有殷桑园遗址,村东有轩辕坟石门遗址。
轩辕坟(黄帝陵)复原图
耕读传家为赵沟村传统,村中读书人多,名人辈出。清末,二道街王光谦,从小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官至翰林,后成为光绪皇帝的老师。光绪七年,光绪皇帝赐予王光谦“经明行修”匾额,彰其学问懿德,此匾被其后人珍藏至今,完好无损。另有著名乡间秀才王锡庆、王锡尧等。
清代光绪年间“经明行修”匾
新中国建立后,本村更加注重教育,青少年有志于学,勤奋读书,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骄人成绩,32人走上领导岗位。其中军队大校1人,副处级5 人,副科以上26人。另有教育、卫生、企业等系统中级以上科技人员34 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技术职称11人,中级技术职称22人。
赵沟村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自古为兵家往来之地,村民曾饱受战乱之苦。元末明初,天灾严重,再加战乱,人口外逃和死亡者十之八九。明洪武年间,常氏和王氏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到此安家落户。明清之交,尤其是民国初年,战乱更加频繁,再加上统治阶级残酷剥削,赵沟村各业凋零,民不聊生,村民生活陷入困境。据老辈传,当时农业生产中等地,每亩麦收不到一斗(24市斤),谷子仅二斗收(40市斤),村民丰年仅可糊口,荒年难以度日。衣皆自织自纺土布,食以高梁小米玉米杂以糠菜,居为土坯土垛墙泥抹棚,聊以遮风避雨。民国27年(1938年)至民国34年(1945年)8月日伪军统治时期,日军为了巩固政权,强迫村民开挖铁路西两道、沿山一道封锁沟,种鸦片,建爱路村,设报告员,小学学生学日语,村民铁路500米以内,公路300米以内不让村民种植高粱和玉米,村民苦不堪言。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村民生活几近绝境。物极必反,村民为求得生存,自发组织起来,参加了县北联庄会,与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参与歼灭消极抗日,从前线溃退下来的国民党五十三军第一个营,集中20余名青年痛打了劫路日本兵,日伪军杂牌第四支队队伍长期坐阵本村吃喝,村民缴获了其武器弹药,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1947年4月淇县解放,6月,中共淇县县委派工作人员进驻赵沟村。首先废除了国民党实行的村行政保甲制度,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村公所。村公所下设民兵武装、自卫队、老年队、儿童团、妇女会等组织。为支持全国解放战争,村公所发动群众交公粮,发动妇女做军鞋,发动青年参军参战,村民为全国解放做出了较大贡献。
赵沟村全体党员合影
村民最大的愿望之一是获得土地。中共淇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根据党中央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于1949年在本村实行土地改革,推翻了封建制度,没收征收了地主富农多余的土地和房子,分给了无地少地的村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赵沟村民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经过60余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村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束缚村民生产积极性的大集体旧模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发展村内个体经营,开拓商品流通渠道,本村出现了许多农、工、商、运输个体户,2010年粮食产量亩产达到约800至1000公斤,是解放初期的20多倍,村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储蓄户占全村户数的80%以上,面粉大米已成为村民主食,绝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木、砖混、钢筋水泥浇筑的瓦房、平房、楼房,“吃糠咽菜”、“衣不遮体”、住土坯墙泥抹棚的时代结束了。
赵沟村(清末民初)古民居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保证农业发展,本村大兴水利,先后在农田打机井21眼,使土地旱涝保丰收,结束了农业生产“种在人,收在天’的历史。
在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深耕细作,合理施肥,按时浇水,合理密植,适时下种,晚秋早种(麦垄套种玉茭),推广优良品种,扩大复播面积,加强病虫害防治,极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农业效益。
国家注重对农业的支持与投入,每年为本村提供足够的化肥、农药、燃油、电力、农业机械,村民耕地、播种浇灌、脱粒、磨面、照明、收割、运输等方面基本都用上了电力。2005年,国家开始免除农业税,对农业良种、灌溉等实行补贴,更加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原桥盟乡初级中学校景
建国60多年来,村中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解放前本村虽然有私塾学校,但只有男孩能上学,女孩子则不能上学。解放后,村中教育不断发展,小学由原来的一个复式班,几十名学生,一个老师,发展到有10多个教师数百名学生。上世纪七十年代,村中建起联中,义务教育达到普及,村中适龄儿童少年均能接受初等教育。2000年后,国家逐步加大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学生免去学杂费和书本费,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到了免费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几乎没有文化娱乐设施,村民生活单调乏味。新中国成立后,村里有了广播、电影、文艺宣传队,村民在劳动之余,可以听听广播,看看电影,唱唱歌,跳跳舞。2009年,村里建起图书室,青年妇女自发的组织了舞蹈队,大多数家庭安装了线电视,还有的购置了电脑,安装了宽带,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解放前,村民患病缺医少药,不少病人延误病情,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村中建立卫生室,配有“赤脚医生”,中药西药齐全,村民头疼脑热、伤风感冒、胃肠疾病、外伤、农药中毒等,不用出村就能得到治疗。2006年,国家实行了农民合作医疗保险,医疗费用补助逐渐提高,开始每人补助40元,2010年增长到120元;生病住乡级医院报销70%,住县级医院报销65%,彻底解决了村民看病的后顾之忧。村中现有3个医疗点,村民买药看病非常方便。
赵沟村阅览室
赵沟村盘鼓队
2009年以来,赵沟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注重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积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家庭、十星户评比等活动,有力促进了村民的道德水平、文明行为的提高,一些恶风陋习、违法乱纪行为逐渐减少。
回忆过去,赵沟村是一部丰厚的历史,展望未来,村民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幸福美好。
新型农村社区——淇县朝阳社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