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西周封建社会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只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这就是《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曲礼》上)

一、法家的社会背景

在先秦封建社会,人的关系,无论尊卑,都是靠个人影响和 个人接触来维持的。

周朝的后几百年,封建社会制度逐步解体。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君子和小人的社会区别不再是绝对的了。在孔子的时代,已经有一些贵族丧失土地和爵 位,又有些平民,凭着才能和运气,胜利地成为社会上、政治上的显要人物。社会各阶级原有的固定性,被打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侵略和征服。大国的领土 越来越大了。为了进行战争、准备战争,这些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也就是极力高度集中的政府,其结果,就是政府的机构和功能比以前越来越复杂得多了。

的情况带来了新的问题。当时各国诸侯面临的都是这样的情况,自孔子以来诸子百家共同努力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可是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多是不够现实的,不能实行的。各国诸侯需要的不是对百姓行仁政的理想纲领而是如何应付他们的政府所面临的新情况的现实方法

当时有些人对现实的实际政治有深刻的理解。诸侯常常找这些人打主意,如果他们的建议行之有效,他们往往就成为诸侯相信的顾问,有时候竟成为首相。这样的顾问就是所谓的"法术之士"。

他们之所以称为法术之士,是因为他们提出了治理大国的法术。这些法术把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君一人之手。他们鼓吹的这些法术就是愚人也能懂会用。照他们 所说,国君根本不需要是圣人或超人。只要忠实地执行他们的法术,哪怕是仅有中人之资也能治国、并且治得很好。还有些"法术之士"更进了一步,将他们的法术 理论化,作出理论的表述,于是构成了法家的思想。

由此可见,把法家思想与法律和审判联系起来,是错误的。用现代的术语说,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谁若想组织人民,充当领袖,谁就会发现法家的理论与实践仍然很有教益、很有用处,但是有一条,就是他一定要愿意走极权主义的路线。

二、法家

1.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韩非是法家最后的也是最大的理论家,在他以前,法家已经有三派,各有自己的思想路线。

一派以慎到为首。慎到与孟子同时,他以"势"为政治和治术的最 重要的因素。

另一派以申不害(死于公元前337年)为首,申不害强调"术"是最重要的因素。

再一派以商鞅(死于公元前338年)为首,商鞅又称商君,最重 视"法"。

"势",指权力,权威;"法",指法律,法制;"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韩非认为,这三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他说:"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 (《韩非子·八经》)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又像鬼,因为他有用人之术,用了人,人还不知道是怎么用的,这是术的妙用。他还有权威、权 力以加强他的命令的力量,这是势的作用。这三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韩非子·定法》)

2.法家的历史哲学

中国人尊重过去的经验,这个传统也许是出自占压倒多数的农业人口的思想方式。

这种心理状态,对于中国哲学 影响很大。

像这样朝后看,这些哲学家就创立了历史退化论。(好一个历史退化论)

法家是先秦最后的主要的一家,对于这种历史观,却是鲜明的例外。

由于这些全新的情况,出现了全新的问题,韩非认为,只有用全新的方案才能解决,只有愚人才看不出这个明显的事实。韩非用一个故事作比喻,说明这种愚 蠢。韩非之前的商君已经说过类似的话。

从它在当时反对古代中国其他各家流行的学说看来实在是一种革命的观点。

3.治国之道:两面三刀

法家认为君主用法用势治民。他不需要有特殊才能和高尚道德,也不需要像儒家主张的那样,自己作出榜样,或是通过个人的影响来统治。可以辩论的是,像这样的程序也并不真正是愚人就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立法的材能和知识,还需要督察百姓的行为,而百姓又是很多的。对于这种反对意见,法家的回答是,君主不需要亲自做这一切事,他只要有术,即用人之术,就可以得到适当的人替他做。君主只需要把赏罚大权握在手里,这样进行统治,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赏、罚,韩非叫做君主的"二柄"(同上)。

三、比较

1.法家和道家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 不为。换 言之,君主具有种种工具和机器,用来进行统治,有了这些,就无为而无不为了。

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的两个极端。

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邪恶的。

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

可是在无为的观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这就是说,它们在这里有某些共同之处。

法家的治道,也是后期道家所主张的,只是词句上稍有不同。

《庄子》里有一段讲"用人群之道"。这一段既区分了有为与无为,还区分了"为天下用"与" 用天下"。无为,是用天下之道。有为,是为天下用之道。

君主存在的理由是统治全天下,所以他的功能和职责是自己无为,而命令别人替他为。

换句话说,他的统 治方法是以无为用天下。

臣子的功能和职责,则是接受命令,遵命而为。

换句话说,臣子的功用是以有为为天下用。

这一段里说:"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 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庄子·天道》)

《庄子》这一段接着说,至于君主"用天下"的详细程序,这一段里说。

很清楚,这个程序的后部分正与法家相同。

从这里可以看出道家对法家的批评。法家的治道,需要君主公正无私。他一定惩罚应当受惩罚的人,即使这些人是他的亲友;他一定奖赏应当受奖赏的人,即 使这些人是他的仇敌。只要他有一些时候不能这样做,他的整个统治机器就垮了。这样的要求是一个仅有中等智力的人(法家)远远不能胜任的,真正能实现这种要求的还只 有圣人。

2.法家和儒家

儒家主张,治理百姓应当以礼以德,不应当以法以刑。他们坚持传统的治道,却不认识当初实行此道的环境已经变了。在这个方面,儒家是保守的。在另一方 面,儒家同时又是革命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传统上只按出身、财产划分的阶级区别,儒家不再坚持了。当然,孔子、孟子还继续讲君子与小人的 区别。但是在他们看来,这种区别在于个人的道德水平,没有必要根据原来的阶级差别了。

本章一开始就指出,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礼治贵族,以刑治平民。所以,儒家要求不仅治贵族以礼,而且治平民也应当以礼而不以刑,这实际上是要求以更高的行为标准用之于平民。在这个意义上,儒家是革命的。

在法家思想里,也没有阶级的区别。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法家不是把平民的行为标准提高到用礼的水平,而是把贵族的行为标准降低到用刑的水平,以至于将礼抛弃,只靠赏罚,一视同仁。

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原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西周封建社会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只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这就是《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曲礼》上)

一、法家的社会背景

在先秦封建社会,人的关系,无论尊卑,都是靠个人影响和 个人接触来维持的。

周朝的后几百年,封建社会制度逐步解体。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君子和小人的社会区别不再是绝对的了。在孔子的时代,已经有一些贵族丧失土地和爵 位,又有些平民,凭着才能和运气,胜利地成为社会上、政治上的显要人物。社会各阶级原有的固定性,被打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侵略和征服。大国的领土 越来越大了。为了进行战争、准备战争,这些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也就是极力高度集中的政府,其结果,就是政府的机构和功能比以前越来越复杂得多了。

的情况带来了新的问题。当时各国诸侯面临的都是这样的情况,自孔子以来诸子百家共同努力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可是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多是不够现实的,不能实行的。各国诸侯需要的不是对百姓行仁政的理想纲领而是如何应付他们的政府所面临的新情况的现实方法

当时有些人对现实的实际政治有深刻的理解。诸侯常常找这些人打主意,如果他们的建议行之有效,他们往往就成为诸侯相信的顾问,有时候竟成为首相。这样的顾问就是所谓的"法术之士"。

他们之所以称为法术之士,是因为他们提出了治理大国的法术。这些法术把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君一人之手。他们鼓吹的这些法术就是愚人也能懂会用。照他们 所说,国君根本不需要是圣人或超人。只要忠实地执行他们的法术,哪怕是仅有中人之资也能治国、并且治得很好。还有些"法术之士"更进了一步,将他们的法术 理论化,作出理论的表述,于是构成了法家的思想。

由此可见,把法家思想与法律和审判联系起来,是错误的。用现代的术语说,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谁若想组织人民,充当领袖,谁就会发现法家的理论与实践仍然很有教益、很有用处,但是有一条,就是他一定要愿意走极权主义的路线。

二、法家

1.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韩非是法家最后的也是最大的理论家,在他以前,法家已经有三派,各有自己的思想路线。

一派以慎到为首。慎到与孟子同时,他以"势"为政治和治术的最 重要的因素。

另一派以申不害(死于公元前337年)为首,申不害强调"术"是最重要的因素。

再一派以商鞅(死于公元前338年)为首,商鞅又称商君,最重 视"法"。

"势",指权力,权威;"法",指法律,法制;"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韩非认为,这三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他说:"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 (《韩非子·八经》)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又像鬼,因为他有用人之术,用了人,人还不知道是怎么用的,这是术的妙用。他还有权威、权 力以加强他的命令的力量,这是势的作用。这三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韩非子·定法》)

2.法家的历史哲学

中国人尊重过去的经验,这个传统也许是出自占压倒多数的农业人口的思想方式。

这种心理状态,对于中国哲学 影响很大。

像这样朝后看,这些哲学家就创立了历史退化论。(好一个历史退化论)

法家是先秦最后的主要的一家,对于这种历史观,却是鲜明的例外。

由于这些全新的情况,出现了全新的问题,韩非认为,只有用全新的方案才能解决,只有愚人才看不出这个明显的事实。韩非用一个故事作比喻,说明这种愚 蠢。韩非之前的商君已经说过类似的话。

从它在当时反对了古代中国其他各家流行的学说看来实在是一种革命的观点。

3.治国之道

为了适应新的政治形势,法家提出了新的治国之道,如上所述,他们自以为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照他们所说,第一个必要的步骤是立韩非写道:"法者, 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通过这些法,告诉百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法一经公布,君主就必须明察百姓的 行为。因为他有,可以惩罚违法的人,奖赏守法的人。这样办,就能够成功地统治百姓,不论有多少百姓都行。

君主就这样用法用势治民。他不需要有特殊才能和高尚道德,也不需要像儒家主张的那样,自己作出榜样,或是通过个人的影响来统治。

可以辩论的是,像这样的程序也并不真正是愚人就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立法的材能和知识,还需要督察百姓的行为,而百姓又是很多的。对于这种反对意见,法家的回答是,君主不需要亲自做这一切事,他只要有,即用人之术,就可以得到适当的人替他做。

术的概念,饶有哲学的兴趣。它也是固有的正名学说的一个方面。法家用术这个名词表示的正名学说是"循名而责实"(《韩非子·定法》)。

"实",法家是指担任政府职务的人。"名",是这些人的头衔。这些头衔指明,担任各该职务的人应当合乎理想地做到什么事。所以"循名而责实",就是 责成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做到该职务应当合乎理想地做到的一切。君主的责任是,把某个特殊的名加于某个特殊的人,也就是把一定的职务授予一定的人。这个职务 的功能,早已由法规定了,也由其名指明了。所以君主不需要,也不应该,为他用什么方法完成任务操心,只要任务完成了,完成得好,就行。任务完成得好,君主 就奖赏他,否则惩罚他,如此而已。

这里或许要问,君主怎么知道哪个人最适合某个职务呢?法家的回答是,也是用术就能知道。只要君主赏罚严明,不称职的人就再也 不敢任职了,即使送给他也不敢要。这样,一切不称职的人就都淘汰了,只剩下称职的人担任政府职务了。

不过还有这个问题:君主怎么知道某个"实"是否真正符合他的"名"呢?法家的回答是,这是君王本人的责任,他若不能肯定,就用效果来检验。他若不能 肯定他的厨子手艺是不是真正好,只要尝一尝他做的肴馔就解决了。不过他也不需要总是亲自检验效果,他可以派别人替他检验,这些检验的人又是"实",又严格 地循其"名"以责之。

照法家如此说来,他们的治国之道真正是即使是愚人也能掌握。君主只需要把赏罚大权握在手里,这样进行统治,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赏、罚,韩非叫做君主的"二柄"(同上)。二柄之所以有效,是由于人性趋利而避害。韩非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韩非子·八经》)

韩非像他的老师荀子一样相信人性是恶的。但是他又与荀子不同,荀子强调人为,以之为变恶为善的手段,韩非则对此不感兴趣。在韩非和其他法家人物看 来,正因为人性是人性的原样,法家的治道才有效。法家提出的治国之道,是建立在假设人性是人性的原样,即天然的恶,这个前提上;而不是建立在假设人会变成 人应该成为的样子,即人为的善,这个前提上。

三、比较

1.法家和道家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 不为。韩非说:君主应如"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韩非子·大体》)换 言之,君主具有种种工具和机器,用来进行统治,有了这些,就无为而无不为了。

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的两个极端。

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邪恶的。

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

可是在无为的观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这就是说,它们在这里有某些共同之处。

法家的治道,也是后期道家所主张的,只是词句上稍有不同。

《庄子》里有一段讲"用人群之道"。这一段既区分了有为与无为,还区分了"为天下用"与" 用天下"。无为,是用天下之道。有为,是为天下用之道。

君主存在的理由是统治全天下,所以他的功能和职责是自己无为,而命令别人替他为。

换句话说,他的统 治方法是以无为用天下。

臣子的功能和职责,则是接受命令,遵命而为。

换句话说,臣子的功用是以有为为天下用。

这一段里说:"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 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庄子·天道》)

《庄子》这一段接着说,至于君主"用天下"的详细程序,这一段里说。

很清楚,这个程序的后部分正与法家相同。

从这里可以看出道家对法家的批评。法家的治道,需要君主公正无私。他一定惩罚应当受惩罚的人,即使这些人是他的亲友;他一定奖赏应当受奖赏的人,即 使这些人是他的仇敌。只要他有一些时候不能这样做,他的整个统治机器就垮了。这样的要求是一个仅有中等智力的人(法家)远远不能胜任的,真正能实现这种要求的还只 有圣人。

2.法家和儒家

儒家主张,治理百姓应当以礼以德,不应当以法以刑。他们坚持传统的治道,却不认识当初实行此道的环境已经变了。在这个方面,儒家是保守的。在另一方 面,儒家同时又是革命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传统上只按出身、财产划分的阶级区别,儒家不再坚持了。当然,孔子、孟子还继续讲君子与小人的 区别。但是在他们看来,这种区别在于个人的道德水平,没有必要根据原来的阶级差别了。

本章一开始就指出,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礼治贵族,以刑治平民。所以,儒家要求不仅治贵族以礼,而且治平民也应当以礼而不以刑,这实际上是要求以更高的行为标准用之于平民。在这个意义上,儒家是革命的。

在法家思想里,也没有阶级的区别。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法家不是把平民的行为标准提高到用礼的水平,而是把贵族的行为标准降低到用刑的水平,以至于将礼抛弃,只靠赏罚,一视同仁。

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原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西周封建社会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只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这就是《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曲礼》上)

一、法家的社会背景

这样做,是可能的,因为小国封建社会的结构比较简单。天子、诸侯和大夫都是以血亲或姻亲互相联系着。在理论上,各国诸侯都是天子的臣,各国内的大夫 又是各国诸侯的臣。但是在实际上,这些贵族长期以来都是从祖先继承其权力。逐渐觉得,这些权力并不是依靠忠君的理论取得的。因此,许多大国诸侯,尽管名义 全归中央的周天子管辖,实际上是半独立的;各国之内,也有许多大夫之"家"是半独立的。因为都是亲属或亲戚,这些封建领主保持着社会的、外交的接触,如果 有什么事情要处理,也都遵循他们不成文的"君子协定"。这就是说,他们是遵礼而行。

天子、诸侯高高在上,不直接与百姓打交道。这样的事情交给大夫们处理,每个大夫统治着自己领地内的百姓。大夫的领地通常都不大,人口也有限。所以贵 族们统治他们的百姓,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个人为基础。于是采用刑罚,以保证百姓服从。我们可以看出,在先秦封建社会,人的关系,无论尊卑,都是靠个人影响和 个人接触来维持的。

周朝的后几百年,封建社会制度逐步解体。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君子和小人的社会区别不再是绝对的了。在孔子的时代,已经有一些贵族丧失土地和爵 位,又有些平民,凭着才能和运气,胜利地成为社会上、政治上的显要人物。社会各阶级原有的固定性,被打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侵略和征服。大国的领土 越来越大了。为了进行战争、准备战争,这些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也就是极力高度集中的政府,其结果,就是政府的机构和功能比以前越来越复杂得多了。

的情况带来了新的问题。当时各国诸侯面临的都是这样的情况,自孔子以来诸子百家共同努力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可是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多是不够现实的,不能实行的。各国诸侯需要的不是对百姓行仁政的理想纲领而是如何应付他们的政府所面临的新情况的现实方法

当时有些人对现实的实际政治有深刻的理解。诸侯常常找这些人打主意,如果他们的建议行之有效,他们往往就成为诸侯相信的顾问,有时候竟成为首相。这样的顾问就是所谓的"法术之士"。

他们之所以称为法术之士,是因为他们提出了治理大国的法术。这些法术把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君一人之手。他们鼓吹的这些法术就是愚人也能懂会用。照他们 所说,国君根本不需要是圣人或超人。只要忠实地执行他们的法术,哪怕是仅有中人之资也能治国、并且治得很好。还有些"法术之士"更进了一步,将他们的法术 理论化,作出理论的表述,于是构成了法家的思想。

由此可见,把法家思想与法律和审判联系起来,是错误的。用现代的术语说,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谁若想组织人民,充当领袖,谁就会发现法家的理论与实践仍然很有教益、很有用处,但是有一条,就是他一定要愿意走极权主义的路线。

二、法家

1.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这一章,以韩非代表法家的顶峰。韩非是韩国(今河南省西部)的公子。《史记》说他"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老子韩非列传》)他擅长 著书,著《韩非子》五十五篇。富于讽刺意味的是,秦国比别的任何国家都更彻底地实行了韩非的学说,可是他正是死在秦国的狱中,这是公元前233年的事。他 死于老同学李斯的政治暗害,李斯在秦国做官,嫉妒韩非在秦日益得宠。

韩非是法家最后的也是最大的理论家,在他以前,法家已经有三派,各有自己的思想路线。

一派以慎到为首。慎到与孟子同时,他以"势"为政治和治术的最 重要的因素。

另一派以申不害(死于公元前337年)为首,申不害强调"术"是最重要的因素。

再一派以商鞅(死于公元前338年)为首,商鞅又称商君,最重 视"法"。

"势",指权力,权威;"法",指法律,法制;"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韩非认为,这三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他说:"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 (《韩非子·八经》)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又像鬼,因为他有用人之术,用了人,人还不知道是怎么用的,这是术的妙用。他还有权威、权 力以加强他的命令的力量,这是势的作用。这三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韩非子·定法》)

2.法家的历史哲学

中国人尊重过去的经验,这个传统也许是出自占压倒多数的农业人口的思想方式。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极少迁徒。他们耕种土地,是根据季节变化,年复一年 地重复这些变化。过去的经验足以指导他们的劳动,所以他们无论何时若要试用新的东西,总是首先回顾过去的经验,从中寻求先例。

这种心理状态,对于中国哲学 影响很大。

所以从孔子的时代起,多数哲学家都是诉诸古代权威,作为自己学说的根据。

孔子的古代极威是周文王和周公。

为了赛过孔子,墨子诉诸传说中的禹的权 威,据说禹比文王、周公早一千年。

孟子更要胜过墨家,走得更远,回到尧、舜时代,比禹还早。

最后,道家为了取得自己的发言权,取消儒、墨的发言权,就诉诸 伏羲、神农的权威,据说他们比尧、舜还早若干世纪。

像这样朝后看,这些哲学家就创立了历史退化论。(好一个历史退化论)他们虽然分属各家,但是都同意这一点,就是人类黄金时代在过去,不在将来。自从黄金时代过去后,历史的运动一直是逐步退化的运动。因此,拯救人类,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复古。

法家是先秦最后的主要的一家,对于这种历史观,却是鲜明的例外。他们充分认识到时代变化的要求,又极其现实地看待这些要求。他们虽然也承认古人淳朴 一些,在这个意义上有德一些,然而他们认为这是由于物质条件使然,不是由于任何天生的高尚道德。照韩非的说法是,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 争。......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韩非子·五蠹》)

由于这些全新的情况,出现了全新的问题,韩非认为,只有用全新的方案才能解决,只有愚人才看不出这个明显的事实。韩非用一个故事作比喻,说明这种愚 蠢:"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 也"。"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同上)

韩非之前的商君已经说过类似的话:"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商君书·开塞》)

这种把历史看作变化过程的观点,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不过老生常谈。但是从它在当时反对了古代中国其他各家流行的学说看来,实在是一种革命的观点。

3.治国之道

为了适应新的政治形势,法家提出了新的治国之道,如上所述,他们自以为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照他们所说,第一个必要的步骤是立法。韩非写道:"法者, 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通过这些法,告诉百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法一经公布,君主就必须明察百姓的 行为。因为他有势,可以惩罚违法的人,奖赏守法的人。这样办,就能够成功地统治百姓,不论有多少百姓都行。

关于这一点,韩非写道:"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显学》)

君主就这样用法用势治民。他不需要有特殊才能和高尚道德,也不需要像儒家主张的那样,自己作出榜样,或是通过个人的影响来统治。

可以辩论的是,像这样的程序也并不真正是愚人就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立法的材能和知识,还需要督察百姓的行为,而百姓又是很多的。对于这种反对意见,法家的回答是,君主不需要亲自做这一切事,他只要有术,即用人之术,就可以得到适当的人替他做。

术的概念,饶有哲学的兴趣。它也是固有的正名学说的一个方面。法家用术这个名词表示的正名学说是"循名而责实"(《韩非子·定法》)。

"实",法家是指担任政府职务的人。"名",是这些人的头衔。这些头衔指明,担任各该职务的人应当合乎理想地做到什么事。所以"循名而责实",就是 责成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做到该职务应当合乎理想地做到的一切。君主的责任是,把某个特殊的名加于某个特殊的人,也就是把一定的职务授予一定的人。这个职务 的功能,早已由法规定了,也由其名指明了。所以君主不需要,也不应该,为他用什么方法完成任务操心,只要任务完成了,完成得好,就行。任务完成得好,君主 就奖赏他,否则惩罚他,如此而已。

这里或许要问,君主怎么知道哪个人最适合某个职务呢?法家的回答是,也是用术就能知道。韩非说:"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 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韩非子·二柄》)照这样来处理几个实际的例子,只要君主赏罚严明,不称职的人就再也 不敢任职了,即使送给他也不敢要。这样,一切不称职的人就都淘汰了,只剩下称职的人担任政府职务了。

不过还有这个问题:君主怎么知道某个"实"是否真正符合他的"名"呢?法家的回答是,这是君王本人的责任,他若不能肯定,就用效果来检验。他若不能 肯定他的厨子手艺是不是真正好,只要尝一尝他做的肴馔就解决了。不过他也不需要总是亲自检验效果,他可以派别人替他检验,这些检验的人又是"实",又严格 地循其"名"以责之。

照法家如此说来,他们的治国之道真正是即使是愚人也能掌握。君主只需要把赏罚大权握在手里,这样进行统治,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赏、罚,韩非叫做君主的"二柄"(同上)。二柄之所以有效,是由于人性趋利而避害。韩非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韩非子·八经》)

韩非像他的老师荀子一样相信人性是恶的。但是他又与荀子不同,荀子强调人为,以之为变恶为善的手段,韩非则对此不感兴趣。在韩非和其他法家人物看 来,正因为人性是人性的原样,法家的治道才有效。法家提出的治国之道,是建立在假设人性是人性的原样,即天然的恶,这个前提上;而不是建立在假设人会变成 人应该成为的样子,即人为的善,这个前提上。

三、比较

1.法家和道家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 不为。韩非说:君主应如"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韩非子·大体》)换 言之,君主具有种种工具和机器,用来进行统治,有了这些,就无为而无不为了。

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的两个极端。

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邪恶的。

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

可是在无为的观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这就是说,它们在这里有某些共同之处。

法家的治道,也是后期道家所主张的,只是词句上稍有不同。

《庄子》里有一段讲"用人群之道"。这一段既区分了有为与无为,还区分了"为天下用"与" 用天下"。无为,是用天下之道。有为,是为天下用之道。

君主存在的理由是统治全天下,所以他的功能和职责是自己无为,而命令别人替他为。

换句话说,他的统 治方法是以无为用天下。

臣子的功能和职责,则是接受命令,遵命而为。

换句话说,臣子的功用是以有为为天下用。

这一段里说:"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 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庄子·天道》)

《庄子》这一段接着说:"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同上)君主一定要这样,因为他 万一考虑某件事,这就意味着别的事他没有考虑,可是他的功能和职责是考虑他治下的"一切"事。所以解决的办法,只有让他不自虑,不自说,不自为,但是命令 别人替他虑,替他说,替他为。用这种方法,他无为,而无不为。

至于君主"用天下"的详细程序,这一段里说:"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 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仁贤不肖袭 情。......此之谓太平,治之至也。"(同上)

很清楚,这个程序的后部分正与法家相同。这一段还继续说:"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骤而语形名,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 罚,不知其始也。......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谓辩士,一曲之人也。"(同上)

从这里可以看出道家对法家的批评。法家的治道,需要君主公正无私。他一定惩罚应当受惩罚的人,即使这些人是他的亲友;他一定奖赏应当受奖赏的人,即 使这些人是他的仇敌。只要他有一些时候不能这样做,他的整个统治机器就垮了。这样的要求是一个仅有中等智力的人(法家)远远不能胜任的,真正能实现这种要求的还只 有圣人。

2.法家和儒家

儒家主张,治理百姓应当以礼以德,不应当以法以刑。他们坚持传统的治道,却不认识当初实行此道的环境已经变了。在这个方面,儒家是保守的。在另一方 面,儒家同时又是革命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传统上只按出身、财产划分的阶级区别,儒家不再坚持了。当然,孔子、孟子还继续讲君子与小人的 区别。但是在他们看来,这种区别在于个人的道德水平,没有必要根据原来的阶级差别了。

本章一开始就指出,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礼治贵族,以刑治平民。所以,儒家要求不仅治贵族以礼,而且治平民也应当以礼而不以刑,这实际上是要求以更高的行为标准用之于平民。在这个意义上,儒家是革命的。

在法家思想里,也没有阶级的区别。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法家不是把平民的行为标准提高到用礼的水平,而是把贵族的行为标准降低到用刑的水平,以至于将礼抛弃,只靠赏罚,一视同仁。

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原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0)

相关推荐

  • 《韩非与法治》| 还原一个真实的韩非

    先秦时期,令人着迷,中华文明的天空群星闪耀:先秦时期,让人依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思想学术文化的源头活水. 群星是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墨子,源头活水是诸子百家思想.汉初司马谈概括为儒 ...

  • 儒道本来是一家——《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本义

    作者:翟玉忠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原<中国产经新闻>国际部主任,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法制新闻>杂志社新闻部主任,现任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 ...

  •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说,法家是最成功的,同时也是问题最大的?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代表的是当时人们对于天下未来不同设想,不同学派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好,解决当时兵荒马乱的社会问题,让人们能够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脱离出来,重新恢复到有秩序的社会 ...

  • 《淮南子》的法家思想(全文)

    [摘 要]<淮南子>是两汉黄老之学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道家思想为主线融汇了儒.法.墨.兵.阴阳等各家思想.但是,各家思想在<淮南子>中都发生了变化,不同于它们在先秦时期的状态.出 ...

  • 《法当除之》

    韩非法家,实际运用时,无非赏罚两种.如果赏罚都不管用了,韩非给出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则除之". 关于此,<外储说右上>曰:"赏之誉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 ...

  • 道德经三十四章——大道汜兮

    这一章继续对道进行赞美,进行美誉. 先贴下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 ...

  • 『中医偏方精品』第十四章 阴道及盆腔炎症

    一.白带 指阴道内流出的一种黏性的液体,绵绵不断,一般称为白带. 至于妇女生理发育成熟时期,阴道内平时常有少量白色分泌物,但无臭味,在经期前后,或妊娠初期,均属生理现象.如阴道分泌物比平时增多,或色. ...

  • 『中医偏方精品』第二十四章 长寿滋补食谱

    一.补阴类 1竹荪银耳汤滋阴养肾 用料 干竹荪(以白色者为佳)10克,银耳5克,冰糖20克. 制法 用冷水将竹荪.银耳分开泡发,摘脚去泥洗净.将竹荪切成长段,混合银耳用开水氽洗.将冰糖置锅中用水溶化, ...

  • 34第三十四章小伙寻求神仙药 孙仙偶遇火药源

    34第三十四章小伙寻求神仙药 孙仙偶遇火药源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三要点: 一.祸从口出,罪从天降. 二.千里缉拿,锒铛入狱. 三.欲置死地,死里逃生. 苏轼嫉恶如仇,遇到邪恶就像吃了苍蝇,吐出来才罢休.终于给他带来大麻烦.元丰二年三月,他奉命调到湖州,按 ...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本章的主题词是"血雨腥风".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对苏轼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去世了. 而这成为了苏轼二次厄运的开端,也拉开了北宋走向灭亡的序幕. 一个女人 ...

  • 《广州棋坛六十年》第一百二十四章 遭强敌卢天王败走麦城

    第一百二十四章 遭强敌卢天王败走麦城 六王夺鼎赛中,过关斩将,实力最强的首推周德裕.他在第一轮连下苏天雄两城之后,于九月五日和天王卢辉对战. 卢辉历年抗南北名手,战绩本来不错,所用"五七炮& ...

  • 『呼吸系统疾病现代诊断与治疗』第十四章 胸膜疾病

    第一节 胸腔积液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的腔隙.在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表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和其中的液体并非处于静止状态,在每一次呼吸周期中胸膜腔的 ...

  • 将军不容易 第十四章 师出反常

    文字丨 夜雨潇潇到天明 图丨北堂文学舍 将军不容易  第十四章 师出反常 "雨大了,走吧."楚子珏说完,率先离开. 虽然只是寥寥几句对话,谢容心情却是不再那么沉重,连带着脚下也轻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