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建筑·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之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背靠鸣沙山东麓之崖壁,面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之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之断崖上,上下高度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礼佛活动之场所,历朝历代之壁画或彩塑洞窟累计共492个,在这些洞窟中,保存着历代彩塑3390身(其中圆雕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壁画总计4.5万多平方米,以及唐、宋、清、民国等时期之木构建筑10余座(其中唐宋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之九层楼),莲花柱石与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两万多块。北区共243个洞窟,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之场所,内有供修行与生活之设施,如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多无彩塑壁画。洞窟型制主要包括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之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1961年,莫高窟被中国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面临宕泉,我于2015年5月中旬去时,河床还处于干枯状态。
据莫高窟官方网站记载,研究人员在莫高窟第323窟中发现了大唐圣历元年(西元698年)李克让修复莫高窟佛龛时所撰之《重修莫高窟佛龛碑》,当中一段记述了石窟之始建历史与缘由。据称在前秦建元二年(西元366年),乐尊与法良二僧行经敦煌鸣沙山时,突见山顶金光笼罩,宛如千佛现身。二僧顿时心有所感,遂四出募捐,就地建造了第一座石窟,以作纪念。(作者按:引自莫高窟官网:http://www.mogaoku.net/shiku/guimo.html。该网页将圣历元年错写为圣唇元年,实属低级错误。2015年6月8日,9:28,am。)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之不断进行,莫高窟中已知之石窟数量在不断增加。在这些已知洞窟中,目前仅对留有壁画或塑像之洞窟进行编号,已有492窟都属南区,其保存着上自十六国,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两宋、回纥、西夏、元、清,下至民国时期之壁画。若将这些壁画以一平方米横向排列,长度可达45公里,是一座博大精美、无可比拟之历史画廊。另外,曾于1900年被发现的莫高窟藏经洞,保存了4至11世纪之佛教经典、经济文书、文学、科技、史地数据以及帛画、纸画、织染刺绣等文物五万余件,但因种种原因,绝大多数散失于海外。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其石窟塑像佛祖、菩萨之容貌与姿态优美、表情丰富动人。
莫高窟南向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之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第96窟是莫高窟乃至整个敦煌地区最高之石窟,其内之弥勒佛像高达35.6米,外建之九层楼为莫高窟最大建筑,也是莫高窟之标志。
最小之石窟是莫高窟第37窟,小得连人也不能进入,其中塑像只有10余厘米高。
敦煌洞窟中面积最大的是第61窟,又名“文殊堂”,其横约13米,建于五代时期(西元947-951年),窟主为曹元忠;覆斗形顶下方四角龛内,画四大天王像,这是五代洞窟之特征;东壁及南北壁东侧下方分别绘回鹘公主、于阗公主、曹氏女供养人像,主室中心佛坛为背屏式马蹄形佛坛,背屏上仅残存主尊文殊所骑狮子像尾。此窟最有代表性的壁画是西壁之巨幅五台山图,长13米,高3.6米,画中详细描绘了东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圆五百里之山川地形及社会风情,这是敦煌壁画中规模最大之山水人物图,也是最大之全景式历史地图。图中所绘城郭、寺庙、楼台、亭阁、佛塔、草庐、桥梁等各类建筑一百七十多处;其中农人、制陶、打猎、屠户、晚宴等人物或场景栩栩如生,充分反映了当时当地之百姓生活,是十分珍贵的古代建筑史料。此外,这幅壁画更是中古时期珍贵的交通史图,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据此于1937年在五台山发现了唐代木构建筑之代表作大佛光寺(建于西元877年)。下图为第61窟“五台山图”局部图,由李振甫、万庚育临摹,原作高240厘米,宽374厘米。
虽然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现存石窟中营造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之佛教艺术圣地,但在今日,除了敦煌研究院之研究人员与工作人员外,只有少数被许可之纪录片拍摄人员与有关系的其他外来人员才能亲身看到更多石窟艺术全貌。通过纪录片与明信片等媒介可以发现,覆斗顶窟是唯一历时千年、贯穿敦煌石窟营建始终之石窟型制,其数量也最多,达366窟,约占现存洞窟总数的77.9%。伴随着北魏时期盛极一时融有印度支提孑遗及西域遗风之中心塔柱窟在西魏(西元535-556年)、北周(西元557-581年)日渐式微,覆斗顶窟则不论窟室功能、布局变化与总体比例(由西魏之占比33.3%至唐代高达91.4%)等,却在不断增加,成为敦煌石窟窟顶最主要之型制。覆斗顶窟在敦煌石窟营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很可能是因为该型制象征了天圆地方之宇宙形象。
我在2015年5月中旬,亲身参观了莫高窟。去到那里,只见大多数洞窟均被铁将军把住了门,游客不能自己随意进出,必须紧跟着某个被指定之讲解员进入洞窟;每个讲解员带领20人左右,每个窟讲解完后,都将人全部唤出,然后锁上窟门。进到洞窟后,发现环绕佛像座台之甬道都被栏杆隔离,游客不准进入礼佛;如此横断设置,使人不能绕佛三匝,便感觉无法进入佛教之精神世界。游览洞窟时游客不准照相,无外乎两个原因:怕亵渎佛祖,怕光照损坏佛像。但由于洞窟昏暗,讲解员便拿着一把小电筒晃来晃去。凡人都不喜欢被人家用电筒照射,不知道佛祖菩萨金刚罗汉们什么感觉;所谓的怕亵渎佛祖、怕光照损坏佛像,只不过是学阀们学术垄断之借口而已。后来我选择去当地乡村走走,想感受一下莫高窟对附近居民之影响。
带着敬意与不满之矛盾心情,我强烈谴责自张大千以来的不少自私的敦煌学者,为了其个人或小团伙之学术与个人成就,他们没有正确地做事,他们是学霸,是垄断敦煌之学阀,虽然打着保护敦煌之国家主义与文化主义大旗。那些人更没有做正确的事,为了临摹、获取拓片,壁画之色彩被糟蹋得日益暗淡;更可恨的,张大千为了看到唐以前之壁画,与其弟子家属率然剥去外层之明清壁画,造成永久不可复原之破坏。
我带着考察之目的与膜拜之心情来到莫高窟,遭遇到的是学阀名正言顺之垄断与机构牟取暴利之行径(听说加钱就可以看其他不让看的窟);听着讲解员侃侃而谈,却对他们无知于最大之破坏就来自张大千以来之学阀们自身,而感到深深的悲哀。
(0)

相关推荐

  • 【寻芳觅胜】参观敦煌莫高窟 | 游记 马其亚

    西北旅游第三天.早上七点,从张掖出发,途经河西走廊的几个著名城市酒泉.嘉峪关.玉门.瓜州等.路上看到的与兰州到张掖那一段有很大不同,主要是戈壁滩越来越多,人烟越来越稀少. 有几个地名及地名知识我是在车 ...

  • 西行漫记Ⅱ:新丝绸之路上的摇滚【Vol.12】千年一叹莫高窟

    西行漫记 Ⅱ:新丝绸之路上的摇滚 [Vol.12]千年一叹莫高窟 Leon君 信笔游疆 | 6.1, 2017 话说的士师傅杨哥在来的路上跟我们简介了一下莫高窟景区与众不同的游览模式:游客在瞻仰莫高窟 ...

  • 游记散文系列:坐上火车去西北 (8):敦煌莫高窟

            坐上火车去西北(8) 敦煌莫高窟 作者:吴秀明 莫高窟这个名称的由来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莫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qu ...

  • 【众筹】一套好书,收藏中国六大石窟

    石窟寺,开凿于河畔山崖间的佛教寺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载体. 它集建筑.壁画.彩塑.雕刻艺术于一体,凝结了一个时代最好的艺术家和工匠的心血和智慧. 公元前3世纪自印度起源的石窟艺术,在公元3世纪左右传播 ...

  • 珍贵老照片:百年前的敦煌佛像【2636期】

    光明佛坛 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敦煌位于甘肃间的河西走廊最西端,坐落于大漠戈壁之中,谁也不会想到在寸草不生的莫高窟会有神奇的佛教壁画与塑像的存在.莫高窟现存洞窟七百多个,其中有壁画及彩塑内容的有 ...

  • 敦煌历史背景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简述敦煌石窟的形成历史背景和价值 敦煌石窟 石窟寺源于印度,随佛教 ...

  • 参观中国园林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主办的" 千年敦煌一一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展览 | 作者 阿燕

    参观中国园林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主办的" 千年敦煌 一一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展览  阿燕 当敦煌来到园林 由不得我彷徨 由不得我 犹豫 由不得我放下手中的笔 转身来到这里 中国园林博物馆. ...

  • 中国佛教建筑·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西秦岭山脉之一孤峰上,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 五代天水人王仁裕(西元880-956年)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记载: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 ...

  • 中国佛教建筑·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的龙门山与香山崖壁之上,据<魏书>记载,其开凿于云冈石窟之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国家,而地处中原之洛阳中其心意,遂于 ...

  • 中国佛教建筑·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6余公里处之武周山(旧称武州山)南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元年(西元460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之历史.云冈石窟是佛教艺术东传至中国后,首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且具 ...

  • 中国佛教建筑·南郭寺

    南郭寺始建于北朝年间(西元386-581年),具体年份不详.寺院内外树木葱茏,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 唐肃宗乾元二年(西元759年),大诗人杜甫避"安史之乱" ...

  • 中国佛教建筑:寺、院、庵

    传入中国之佛法,依据教义可分为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或者分为三乘佛法,即小乘佛法.大乘佛法与金刚乘佛法."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之意译,指运载工具,比 ...

  • 武汉:中国独一无二的佛教建筑古德禅寺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素有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称的古德禅寺(归元禅寺.宝通禅寺.莲溪寺)的确很"另类",与传统的汉传佛教寺庙样式迥异,以至于有人误认 ...

  • 中国古代佛教建筑抗灾防震之迷

        我国古代佛教建筑有很多难解之迷,特别是其抗灾防震性能令现代人望尘莫及. 独乐寺 天津市蓟县独乐寺,其中的观音阁柱子是一截一截叠起来的.清康熙年间曾发生一次8级地震.1976年又发生唐山大地震. ...

  • 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上)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中国佛教建筑看似大而拙,实则至美绝伦.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染下中国性格的深厚体现,内敛不张扬.喜欢它的人,懂它的人才会为它驻足为它停留,才听得到它的诉说,那些关于人文,关于地理,关于历史 ...

  • 平均年龄超1000岁,中国佛教四大古建让世界惊叹!

    寺院之美,在于它沉淀千年的厚重和移步换景的恢弘,2021厦门佛事用品展中"寺院建筑与设计展"首次闪亮登场.其中的中国标志性寺院建筑模型展示,让您,在榫卯结构间,窥见古代工匠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