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丧葬区分?各民族葬礼习俗

  在中国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葬礼习俗,久而久之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小编认为葬礼一上的一些习俗对生者,尤其是爱死者的人,是个释放,通过这个歇斯底里的释放,可能缓解悲痛的程度,缓解失去这种刻骨的伤痛,对生者接下去的人生是有积极意义的。今天就大家分享一下几个民族的葬礼习俗吧。

  1.汉族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2.鄂伦春族

  鄂伦春人的丧仪办得既隆重又神秘。乌力楞的亲友们先要用冰雪或河水沐浴尸身,再剥取桦树皮制成一个特殊的棺材,把死者殓葬其中,最后寻找一棵树干茂密的大红松,搭起木架,把棺材悬吊在半空。这样既不用担心野兽伤害尸体,又免去了物困人少或天寒地冻挖土深埋的困难。

  鄂伦春人之所以树葬,是因为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会被太阳召回天上,化做星星。所以鄂伦春人会特意在棺木两端插上两个木片,做为灵魂升天使用的翅膀。

  树葬后一两年内,如果棺材没有落地,则表示死者生前的罪还没赎清,因而没能升天,还需要萨满祭祀祷告;如果棺材落了地,则表示亡者的灵魂已经升天

  3.壮族

  广西上林一带有二次葬习俗,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

  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宁可把“金坛”(捡骨后安放净骨的陶罐)寄葬在临时选定的地点,一般寻找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可以容得“金坛”的拱门形的洞穴,“金坛”安放好之后,通常敞开着,过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对这种寄葬,清明扫墓也很简单,砍去杂草,烧几柱香即可。但寄葬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是一年,最多三年,当然也有因经济问题或其他原因而长年寄葬的。

  4.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报庙、烧饭。这是满族旧时的丧葬习俗,过去,满族宗教有家庙,庙内藏有家谱书,人死后,不放在炕上,而是立即在炕下架三块木版,将尸体头朝西放在上面,然后是报丧,同时佳人在家谱上死的名字旁画一道黑杠,就算市“报庙”了。送丧后,再坟前摆供桌、烧纸、烧酒,然后,将馒头、肉菜一起烧掉,为止“烧饭”。“烧饭”有周年之俗,葬后七天,四十九天,百天,周年各烧一次,连续烧三年。

  满族的十三爷爱新觉罗胤祥墓地就在皇家龙山陵园内,皇家龙山陵园坐落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的交汇处,在十渡旅游景区的周边。

  说一下这家公墓的具体情况,虽然皇家龙山公墓的位置较为偏远,交通出行并不是很便捷,可是风水非常好。这一公墓不但具备皇家陵园的风采,并且都是北京周边唯一依山傍水的陵园,陵园内建了十二米高的正殿,也有华北地区较大的正殿地藏王菩萨像。小编觉得皇家龙山公墓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说价格低,普遍价格在三万到五万。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关注小编了解更多丧葬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