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姐读女人之211-有这样一种AA

她的老家在农村,她是在午时出生的,这个时辰出生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就是家里的男子汉,外婆看着襁褓里的她叹了一口气:可惜是个女孩子,这个孩子的一生,注定要像男孩子一样养家,会很辛苦。

作为家中的老大,很小,她就参与了家中的家务,因为母亲在她17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她相对于其他同龄的孩子来说,早熟一些,这期间,她读完了中专。

一个午后,一个从城里来当地旅行的男孩问她去风景点怎么走,一次无意的指路,竟然成就了她的姻缘。

那男孩子在外地上班,于是她跟着他到了外地,刚开始的时候,她只能找到一份车间里的工作,因为觉得是体力活,就决定去学电脑,她的理想职业是当一个文员,准备花上几个月时间去学习电脑的她,一星期就掌握了全部的电脑技术,于是,她开始寻求办公室的工作。

一家台湾的工厂录取了她,尽管实习期的工资一个月才300元,但她觉得毕竟是一份文员的工作,很快,她就熟练的掌握了整个管理的流程。

一次人才市场的面试,让她遇到了一个会欣赏她的老板,尽管她是中专毕业,因为对方需要有经验的人,她成了首选。

她工作的地方,当地人很多,她是唯一的外地人,因为很多当地人都很富裕,所以,对工作和来访者都没有她那么热情,加之她本身就有很好的亲和力,到了那里工作的第二年,她就成了业务冠军。

那一份工作,她一做就是十年,十年里,她有了自己的客户群,而她自己,也有了车,买了房。

她实现了基本的财富自由。

唯一的遗憾就是婚姻的解体,那段婚姻带给她的,是一个她无比热爱的儿子。

之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她的一个朋友很早就嫁到了国外,考虑到她的英语一般,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在网上耗费时间,建议她找家中介来处理网络交友的事宜,朋友在国外认识我们的成功会员,要了我的联系方式,然后,找了一个周末,她坐在了我的面前。

她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看上去柔弱的小身板,竟然扛着整个家庭的经济重负。

对自己是不是可以外嫁,她的最大的顾虑竟然不是父母,不是孩子,竟然是弟弟。

她说,弟弟的身体不是很好,每个月要靠药物维持、

对于过去的婚姻,她谈的很少,似乎几年的婚姻,给她的,只有孩子出生时候的那种震撼,还有孩子每一步成长的欣喜。

如果不是她说自己来自农村,在她的身上,完全找不到一点点,来自过去生活的痕迹。

对于一个已经实现财富自由,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的白领,外嫁,就意味着,换一种方式去生活,我知道,那其实是一件破茧成蝶的突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012年到2018年,匆匆六年过去了。她也从37岁步入了40岁的行列。

从开始的只想找华人,到接纳老外,到交往中的等待和选择,她自己也经历了许多的裂变,客观的说,正因为她的事业,让她对选择的人有着非同常人的拣选和挑剔,毕竟,需要何等的动力,她才会想去放弃现在的生活。

服务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她的第一套照片,她开心的拿过来给我看,我说不好看的时候,她对我的专业的信任,毕竟,那样好的艺术照,竟然被我说的不好,曾经让很多女士对我的眼光,表示过质疑。

果然,资料放上去以后的一个月,一封来信都没有,于是她听从了我们的建议,自己开着车去了海边,再次拍照。

新照片上传的当天,竟然就来了30封信,那种云开雾朗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她应该是第一个拍泳装的女士,她在网上的火爆程度可以这样来形容,那就是,她随时随地开始,就会有一大群的人在等着她。

最终,在我们为她注册的网站上,她自己遇到了那个让她决定带着孩子去国外生活的那个人。

回想起来似乎有点做梦,2017年的2月28日相识,3月10号他定了来中国的机票,3月底他买好了戒指,5月他就来了中国,而且见面就求婚,7月3号,她带着儿子去国外看看能否适应,9月份,圣诞节,他两次来中国。这中间,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申请了未婚妻签证,2018年的3月,她和儿子去了国外,而且在第二天他们举行了婚礼。

她是把家里的只要有用的东西全邮寄到了国外,离开中国的时候,她就想让自己能够彻底的安下心来到国外生活。

婚礼过后,就是孩子的学业问题,虽然,公立学校的费用是减免的,但要想让孩子上私立学校,学费应该相对来说是昂贵的,因为没有经验,她让孩子直接从国内的七年级升到了八年级(一般都是留一级让孩子适应一年),学费她全是自己出的。

但毕竟孩子的英语不够好,需要补习英语,给儿子请家教,50美金两个小时,学画画,一次25美金,都是她自己出。

我问她想过没有想过,让先生帮着出一部分,她说,从开始和老外谈恋爱的时候,她就没有想过,在她看来,让自己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自己出学费,天经地义,对方也没有义务帮他承担这一部分。

她说,其实在中国,一个孩子一年下来,读书的费用十几万的,真的不算什么,自己到国外来,本来就不是为了绿卡,只是为了一份情感,还要人家为孩子付出,那真的不必要,她说,自己一辈子靠自己靠惯了,还真觉得这很正常。

她说到为孩子付私立学校学费时候的那种云淡风轻的态度,坦率说,让我从心底里惊叹,做了这样多年的女性工作了,也接触过一些愿意付出,愿意分享的女士,但像她这样的,完全不贪图,不指望男人为自己孩子付出,也丝毫没有委屈感的女士,还真的很少见到。

孩子上学的那所学校,中国的孩子,他是唯一一个,问到孩子的感受,孩子说,在国外读书没有什么压力,老师也很尊重他,期间她曾经动摇过是不是在国外坚持下去,孩子的愿意在国外留下来的态度,也让她坚定了信念。

她说,在国外,孩子读大学的时候就可以自己贷款了,自己给孩子奠定一个好的中学基础,然后孩子读大学的时候,自己依然有能力就继续帮他,没有能力的话,就靠孩子自己,孩子读的那所私立学校,很多学生都考上名校,她认为这一点,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她说,每天的5点半到9点半,也就是中国时间的上午,她都会和在中国时候一样,准时上班,处理公司的业务,离开中国的时候,她就把相关业务关系的微信全加上了,她说,互联网给了她这样的人以极大的空间,让她即使在国外生活,照样可以解决公司的问题,也一样不耽误在中国的业务。

我问她会不会担心公司的业务交给别人而出现问题,她说没有问题,主要是她的客户都是她自己亲自接的单,对她很信任,而且,若干年的经验和信誉的积累,也让她自信自己的协调和管理能力。

她说,出国之前她就跟丈夫说了,她也不知道自己在中国的公司,在她到国外之后,会经营得怎么样,这些都无法预测,但她会独自承担孩子的学习费用,即使真的不能维持了,她可以卖掉中国的房子继续供孩子读书。

我特地问她,除了孩子的学费,家教是她出以外,日常的家庭支出是怎么处理的,毕竟我接触了很多,老外认为女士收入很低,不用负担家庭支出的例子,但她这样的独立女性的家庭财务状况的处理,一直都是我比较关心的。

她很客观的告诉我,婚后关于家庭开支的探讨也是她没有想到的,毕竟她和很多中国女性一样,觉得自己嫁到国外,丈夫管自己的生活是理所应当的,但丈夫坚持认为,她有固定的收入,应该要负担一部分家庭的支出,他说,他负担家里车贷和房贷的保险,出去吃饭和度假的费用。

在一些女性的眼里,丈夫愿意不愿意为自己花钱,其实是一个爱不爱自己的标志,在这样根深蒂固观念下长大的女人,如果遇到一个要跟自己探讨如何面对生活支出,还要自己也要负担生活费的男人,所有的爱情幻想,就会在现实的金钱上崩塌,有的还会带着对方不爱自己的阴影,一直闷闷不乐的生活在婚姻里,我就遇到过一个在家里并不大方,但对外老说自己的丈夫非常大方的女人,在她不客观的对外的吹嘘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她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的潜在情绪。

我是非常理解关于女性有收入应该分担家庭开支的想法的,女士自己本身有能力,但认为丈夫应该全部承担的那种观念和虚荣,或许会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但本质上也会让对方,怀疑你的情感真伪,而且也会因为对家庭的没有任何付出,造成实质上的不平等和没有社会地位。

她说她就是那样,恰恰是这样做的结果,让她确实感受到了自己的独立,以及在家庭中的地位,还有反而让她对未来不感到害怕了。

开始的时候,她其实一直都还是对于是不是可以在国外生活下去,持怀疑态度的,毕竟,夫妻之间的磨合,长期在中国工作的那种状态,还有开始阶段朋友不多的那种落寞,都会让她在遇到一点不顺心的时候打退堂鼓,毕竟,在中国如鱼得水的那种生活模式,还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公司给她的那种安全感,让她会时常有想逃离的念头冒出来。

好在去国外之前我给她介绍了当地的朋友,那个朋友给她介绍了不少她家附近的中国人,让她慢慢的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到了国外以后,她感觉到自己的英语能力还要再提高一些,于是,她定期的去接受当地的免费教育,在家的时候,就上网去学那些她自己觉得适合的英语课程。

在国内,她还不是很有时间去打高尔夫,国外的高尔夫,便宜不说,空气也特别好,人也少,那种只为锻炼身体的高尔夫运动,让她在轻松中找到一种惬意。

时间久了,她开始感受到在国外生活的很多好处,食品,医疗,空气质量就不说了,最主要的是,作为一个单身女人,在国内要承受好多另类的眼光和怀疑,在中国,她和老外丈夫出门,每次都要敏感的看到好多异样的眼光,但在美国就不一样,人际关系很简单,没有人注意你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人会评价你,生活得很是放松。

她说,我挺庆幸我来了国外的,只要有可能,我要留在国外,我会在慢慢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可以在国外生活的能力,那我就彻底稳定了。

她说,自己特别适应国外的气候,在中国,自己的脸,几乎一天到晚都油光粉面的,早上画了妆,到了下午,粉底都会飘在脸部的皮肤上,让她很难受,所以她在中国,经常一到下午就不出门了,身上永远都是黏糊糊的。

在国外,她的皮肤好了很多,自己也感觉是越来越漂亮,她说,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还是那几个字,都是坚持的结果,数年的网络交友,自己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放弃,这个不行,就重新开始,一次次的重头来过,用毅力去面对可能要遇到的一切。

丁姐写的那些文章和故事

我怎么做的这一行

丁姐读女人之281-梦想之花在北岛盛开1

丁姐读女人之281-梦想之花在北岛盛开2

丁姐读女人之281-梦想之花在北岛盛开3

丁姐读女人之280-被误解的'侵权’

丁姐读女人之279-另一类'绑架'

丁姐读女人之278-爱,我该怎么样对待你?!

丁姐读女人之277-爱,并不只有一种滋味

丁姐读女人之275,276-云卷云舒之间

丁姐读女人之274-清清和她的清靓琥珀

丁姐读女人之273-企鹅与蜂鸟1

丁姐读女人之272-舞者青春常在

丁姐读女人之271-琥珀与蜜蜡

丁姐读女人之270-武汉回美流程

丁姐读女人之269-绽放属于自己的芬芳

丁姐读女人之268-奢侈是一种什么能量

丁姐读女人之267-娘家和婆家

丁姐读女人之266-要饼干的小女孩

丁姐读女人之265-第一支震动翅膀的蝴蝶

丁姐读女人之264-来自悉尼的一封邮件

丁姐读女人之263-在挪威实现的大学梦想

丁姐读女人之262-幸福是自己给的

冷静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味良药

丁姐读女人之261-剑桥镇的故事

丁姐读女人之260-两位耄耋老人的期望

丁姐读女人之259-2008年的一个代理成功故事

丁姐读女人之258-花园与情人节

丁姐读女人之257-东方情缘这位老师

丁姐读女人之256-乱点鸳鸯谱

丁姐读女人之255-安娜与牛仔

丁姐读女人之254-特殊时期的特殊选择

丁姐读女人之253-非常时期的社区医生

丁姐读女人之252-过山车般的十天

丁姐读女人之251-绚丽的霞光

丁姐读女人之250-单做好事,莫问前程

丁姐读女人之251-绚丽的霞光

丁姐读女人之249-你这样一个女人

丁姐读女人之248-The love of a Chinese Mom

丁姐读女人之247-我和网红的故事

丁姐读女人245,246-现实版的《理智与情感》之三

丁姐读女人之244-现实版的《理智与情感》之二

丁姐读女人之243-现实版的《理智与情感》之一

丁姐读女士之241,242-那个黄昏的电话

丁姐读女人之239-为你画一张爱情的导航图

丁姐读女人之238-找寻属于你的人间烟火

丁姐读女人之237-我自豪我的选择

丁姐读女人之236-去除心灵的杂草

丁姐读女人之235-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电视剧(一)

丁姐读女人之235-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电视剧(二)

丁姐读女人之235-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电视剧(三)

丁姐读女人之234-美美的自己,机会更多

丁姐读女人之233-解读27岁女孩的恋爱故事

丁姐读女人之232-带走那些让我们成熟的云彩

丁姐读女人之231-那条黄丝巾背后的故事

丁姐读女人之230-恋爱是个大工程(一)

丁姐读女人之229-给自己的后院栽一棵树

丁姐读女人之228-洛杉矶的酸辣粉

丁姐读女人之227-婚姻中的安全感

丁姐读女人之226-岳母叫我李大亨

丁姐读女人之225-闯出来的美国生活

丁姐读女人之224-那个36岁的外企女孩

丁姐读女人之223-来自哥德堡的小小愿望

丁姐读女人之222-浪漫法国风

东方情缘服务流程与收费标准

东方情缘翻译服务指南

丁姐读女人故事之220-马尔默的牵挂

丁姐读女人之218,219-王大姐和刘大姐

丁姐读女人之216-爱情的反转片

丁姐读女人故事之215-网络当红娘

丁姐读女人之214-再婚的清醒剂

丁姐读女人之213-《等着我》的社会意义

东方情缘小课堂-机票常识

丁姐读女人之212-老外的审美观

丁姐读女人之211-樱花树下的桂花香

丁姐读女人之210-再考虑十年?

丁姐读女人之206--重游胡志明市想起的......

丁姐读女人之204,205--活在接受自己的状态里

丁姐读女人之203--爱是0.5+0.5

丁姐读女人之202--那个身高1米8的女人

丁姐读女人之201--女魔术师

丁姐读女人之209-为自己买一张“彩票”

丁姐读女人之208-五瓶沐浴露引起的......

丁姐读女人之207-成功犹如光速

丁姐读女人之206--重游胡志明市想起的......

丁姐读女人之200--Pay for happiness

丁姐读女人之199--再婚的三道坎

丁姐读女人之198-坚持是一种人生态度

丁姐读女人之197--成熟的麦穗

丁姐读女人之196--朋友二十三年

丁姐读女人之195--母亲给女儿的.......

丁姐读女人之190--在挪威生孩子

丁姐读女人之186--你何必在意那一串糖葫芦

丁姐读女人之185-爱情就象一座四季花园

丁姐读女人之184--风雨里那朵美丽的花

丁姐读女人之181-你选择快乐,你就是快乐的

丁姐读女人之180--游走于美国硅谷的中文教师

丁姐读女人之175-Lovecall

丁姐读女人之173,174---爱情的多米诺

丁姐读女人之171--深圳的第三间办公室

丁姐读女人之169--中年女人如何寻觅幸福生活与婚姻

丁姐读女人之168--74岁女人的光彩

丁姐读女人之167-深圳的第二间办公室

丁姐读女人之164,165,166-深圳的第一间办公室

东方情缘英语培训

丁姐读女人之159--发生在2007年的那场闪婚

丁姐读女人之152--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

丁姐读女人之148-烘焙爱情

丁姐读女人之146-陪着母亲慢慢变老

丁姐读女人之145-恋爱时候的那首英文歌

丁姐读女人之140-抱怨的世界只有一种颜色

丁姐读女人之139-灰姑娘的反思

丁姐读女人之136-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

丁姐读女人之134-西雅图之波

丁姐读女人之128--欧洲之行第十站荷兰Lelystad

丁姐读女人之127--格格Fanny

丁姐读女人之118-阿维尼翁(Avignon)的风景

丁姐读女人之111--卞姐

丁姐读女人之104-长得像李铁梅的女人

丁姐读女人之102-未婚妈妈的一种选择

丁姐读女人之101--做一个现在幸福,未来也幸福的人

丁姐读女人之98-澳洲五年

丁姐读女人之97-丈母娘与洋女婿

丁姐读女人之95-新西兰的第一天

丁姐读女人之94-下一站,幸福

丁姐读女人之92-那首关于女人的歌

丁姐读女人之九十--love makes women beautiful

丁姐读女人之89-我的'家门’

丁姐读女人之88-开在新加坡的玫瑰

丁姐读女人之八十五--陪着女儿谈恋爱

丁姐读女人之80-大年初一在拉斯维加斯的婚礼

丁姐读女人之七十九--Johnny与李姐

丁姐读女人之73-让荒芜的后花园开满玫瑰

丁姐读女人之67-我要让你看着Laura长大

丁姐读女人之五十七--过客匆匆

漫步悉尼-东方情缘澳洲行之六

丁姐读女人之68-爱,原来是如此不简单

丁姐读女人之65-我会爱你更多

丁姐读女人之50-Will you marry me?

丁姐读女人之48-那个管我叫小姨的女孩

丁姐读女人之47-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丁姐读女人之33-秦园路的南与北

丁姐读女人之30-恋爱是一场修炼

丁姐读女人之29-戒指可以挂在胸前

丁姐读女人之27-菲律宾女孩mai

丁姐读女人之21,22-Daisy 和宁姐

丁姐读女人之19-那弯青春的彩虹

丁姐读女人系列之14-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丁姐读女人之13-乒乓情缘

丁姐读女人之12-这一生我的灵魂有了安放处

丁姐读女人之13-乒乓情缘

丁姐读女人之11-54岁的单身行者

丁姐读女人之10-人生七十古来稀

丁姐读女人之9:小喻

丁姐读女人之8-野妹子

丁姐读女人之7:我的干妈

丁姐读女人之6:新世界商品部主管

丁姐读女人之5:邻居莎莎

丁姐读女人之4:萍

丁姐读女人之3:旋子

丁姐读女人之2:小芹

丁姐读女人之1:我的母亲

(0)

相关推荐

  • 边走边唱--我们的攻击性

    我们的攻击性 那天,小伍指着墙壁上的污渍问真儿:这像什么? 真儿答:尿渍. 小伍说:像我茶杯内的杯壁色. 真儿的眼睛鼓起来:你是说我没洗干净杯子? 小伍连忙笑道:能用到水冲过的杯子已经很幸福了,做人不 ...

  • 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内的院校数量和教育机构也在大幅度增长. 一个孩子的教育需要走过很漫长的旅程,从幼儿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每一个阶段家长都 ...

  • 婆婆:再生一个吧,又花不了多少钱,宝妈:我们真的养不起!

    前不久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又掀起了一股关于生孩子的争论热潮.有的人认为即便政策允许,自己也不会生孩子,因为没办法养.有的人认为政策开放,就应该多生孩子,毕竟养儿防老嘛. 实际上,生不生孩子的问题是一门 ...

  • 包容的人

    最近,天冷. 不过,球还是要打的. 风雨无阻-- 下午3点,我总在看表,主任问我:又想开溜? 我说,没,没. 她说,要是有事,你先走吧. 我说,我没事. 继续发呆. 没一会,娟姐过来喊我:有事不? 我 ...

  • 丁姐读女人之198-坚持是一种人生态度

    我和Emily一直感觉很亲,这个女孩子的身上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那是一种长者见到会疼惜她,同龄人见到她会感觉很温柔的气质,她还是会员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成功会员聚会,她特地靠在我身边的位置坐下,告诉 ...

  • 丁姐读女人之268-奢侈是一种什么能量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接受了一个来自能量的观点,大意就是,我们人生在世,对我们自己,或者对整个社会,或者是做什么事,如果能量不集聚到一定的程度,很多事都做不成,或者很难达到目标. 蓄势待发估计 ...

  • 丁姐读女人之312-层次的一种解释

    她生活在我们的一线城市,或许是因为留过学,也或许是介绍人是她多年的好友,我们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下我们的服务流程,她就直接选择了我们的服务. 她对自己的未来的那一半的要求是:年龄大一点没有关系,但层次一定 ...

  • 丁姐读女人之七十九--Johnny与李姐

    我是翻译Johnny, 中文名任威,2012年12月份来到东方情缘上班,目前的东方情缘武汉公司的翻译主管之一,之前做过很多工作,但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性质的工作.由于自身交际范围较小,几乎没接触过中年的 ...

  • 丁姐读女人之五十七--过客匆匆

     周末在家里清理相片,一张我和我先生还有一个美国会计师的合影进入了我的视野,人和人之间谁也说不清楚谁会和谁相遇,谁是谁的过客,这张相片,应该就是一个例证.  那是一个我们服务的女士,在我们代理的网络上 ...

  • 丁姐读女人之十七:我的淮民老兄

    淮民老兄(女)大我9岁,是我在19岁读自修大学的时候认识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一开始就这样叫她,或许我觉得只有这样称呼她,我才会感觉亲切,她每次总是一身军装静静的坐在她固定的位置上,我没来由的就喜欢上 ...

  • 丁姐读女人之二十---闪光的女人

    或许她自己都不记得了, 和她第一次真正打交道是在QQ上,那时她在英国,很着急,也很无奈的征求我的意见. 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她的情况,她通过我们的网站认识了一个英国人,彼此感觉很好,于是她告别了家人,热热 ...

  • 丁姐读女人之23---你是我的“菜”

    老武汉的人都知道徐家棚,徐家棚有个车辆厂,那是一个在文革年代和武重,武钢一样都很有名的大厂,而我今天故事的女主人,就是在那里土生土长的武汉女人. 武汉人有句土话,形容一个人一件事,对自己的胃口,用&q ...

  • 丁姐读女人之25,26,妹妹当‘妈’

    Viola 和 cathy是一对亲姐妹,回想起来,我和她们有限的几次见面,似乎都是和姐妹俩一起. 第一次见面是2014年的1月,我去武汉万达的东方情缘办公室处理一些事情,她和妹妹在跟一个同事在聊着网站 ...

  • 丁姐读女人之27--菲律宾女孩mai

    尽管自己很多年前就开始写单身女士,但计划写1000个女人的故事,是2014年的下半年一个很偶然的想法,我想把自己这些年接触的女性,一个个写出来,而且不再拘泥于单身,或许因为太熟悉单身女性,所以,回头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