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姐读女人之211-有这样一种AA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她的老家在农村,她是在午时出生的,这个时辰出生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就是家里的男子汉,外婆看着襁褓里的她叹了一口气:可惜是个女孩子,这个孩子的一生,注定要像男孩子一样养家,会很辛苦。
作为家中的老大,很小,她就参与了家中的家务,因为母亲在她17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她相对于其他同龄的孩子来说,早熟一些,这期间,她读完了中专。
一个午后,一个从城里来当地旅行的男孩问她去风景点怎么走,一次无意的指路,竟然成就了她的姻缘。
那男孩子在外地上班,于是她跟着他到了外地,刚开始的时候,她只能找到一份车间里的工作,因为觉得是体力活,就决定去学电脑,她的理想职业是当一个文员,准备花上几个月时间去学习电脑的她,一星期就掌握了全部的电脑技术,于是,她开始寻求办公室的工作。
一家台湾的工厂录取了她,尽管实习期的工资一个月才300元,但她觉得毕竟是一份文员的工作,很快,她就熟练的掌握了整个管理的流程。
一次人才市场的面试,让她遇到了一个会欣赏她的老板,尽管她是中专毕业,因为对方需要有经验的人,她成了首选。
她工作的地方,当地人很多,她是唯一的外地人,因为很多当地人都很富裕,所以,对工作和来访者都没有她那么热情,加之她本身就有很好的亲和力,到了那里工作的第二年,她就成了业务冠军。
那一份工作,她一做就是十年,十年里,她有了自己的客户群,而她自己,也有了车,买了房。
她实现了基本的财富自由。
唯一的遗憾就是婚姻的解体,那段婚姻带给她的,是一个她无比热爱的儿子。
之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她的一个朋友很早就嫁到了国外,考虑到她的英语一般,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在网上耗费时间,建议她找家中介来处理网络交友的事宜,朋友在国外认识我们的成功会员,要了我的联系方式,然后,找了一个周末,她坐在了我的面前。
她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看上去柔弱的小身板,竟然扛着整个家庭的经济重负。
对自己是不是可以外嫁,她的最大的顾虑竟然不是父母,不是孩子,竟然是弟弟。
她说,弟弟的身体不是很好,每个月要靠药物维持、
对于过去的婚姻,她谈的很少,似乎几年的婚姻,给她的,只有孩子出生时候的那种震撼,还有孩子每一步成长的欣喜。
如果不是她说自己来自农村,在她的身上,完全找不到一点点,来自过去生活的痕迹。
对于一个已经实现财富自由,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的白领,外嫁,就意味着,换一种方式去生活,我知道,那其实是一件破茧成蝶的突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012年到2018年,匆匆六年过去了。她也从37岁步入了40岁的行列。
从开始的只想找华人,到接纳老外,到交往中的等待和选择,她自己也经历了许多的裂变,客观的说,正因为她的事业,让她对选择的人有着非同常人的拣选和挑剔,毕竟,需要何等的动力,她才会想去放弃现在的生活。
服务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她的第一套照片,她开心的拿过来给我看,我说不好看的时候,她对我的专业的信任,毕竟,那样好的艺术照,竟然被我说的不好,曾经让很多女士对我的眼光,表示过质疑。
果然,资料放上去以后的一个月,一封来信都没有,于是她听从了我们的建议,自己开着车去了海边,再次拍照。
新照片上传的当天,竟然就来了30封信,那种云开雾朗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她应该是第一个拍泳装的女士,她在网上的火爆程度可以这样来形容,那就是,她随时随地开始,就会有一大群的人在等着她。
最终,在我们为她注册的网站上,她自己遇到了那个让她决定带着孩子去国外生活的那个人。
回想起来似乎有点做梦,2017年的2月28日相识,3月10号他定了来中国的机票,3月底他买好了戒指,5月他就来了中国,而且见面就求婚,7月3号,她带着儿子去国外看看能否适应,9月份,圣诞节,他两次来中国。这中间,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申请了未婚妻签证,2018年的3月,她和儿子去了国外,而且在第二天他们举行了婚礼。
她是把家里的只要有用的东西全邮寄到了国外,离开中国的时候,她就想让自己能够彻底的安下心来到国外生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婚礼过后,就是孩子的学业问题,虽然,公立学校的费用是减免的,但要想让孩子上私立学校,学费应该相对来说是昂贵的,因为没有经验,她让孩子直接从国内的七年级升到了八年级(一般都是留一级让孩子适应一年),学费她全是自己出的。
但毕竟孩子的英语不够好,需要补习英语,给儿子请家教,50美金两个小时,学画画,一次25美金,都是她自己出。
我问她想过没有想过,让先生帮着出一部分,她说,从开始和老外谈恋爱的时候,她就没有想过,在她看来,让自己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自己出学费,天经地义,对方也没有义务帮他承担这一部分。
她说,其实在中国,一个孩子一年下来,读书的费用十几万的,真的不算什么,自己到国外来,本来就不是为了绿卡,只是为了一份情感,还要人家为孩子付出,那真的不必要,她说,自己一辈子靠自己靠惯了,还真觉得这很正常。
她说到为孩子付私立学校学费时候的那种云淡风轻的态度,坦率说,让我从心底里惊叹,做了这样多年的女性工作了,也接触过一些愿意付出,愿意分享的女士,但像她这样的,完全不贪图,不指望男人为自己孩子付出,也丝毫没有委屈感的女士,还真的很少见到。
孩子上学的那所学校,中国的孩子,他是唯一一个,问到孩子的感受,孩子说,在国外读书没有什么压力,老师也很尊重他,期间她曾经动摇过是不是在国外坚持下去,孩子的愿意在国外留下来的态度,也让她坚定了信念。
她说,在国外,孩子读大学的时候就可以自己贷款了,自己给孩子奠定一个好的中学基础,然后孩子读大学的时候,自己依然有能力就继续帮他,没有能力的话,就靠孩子自己,孩子读的那所私立学校,很多学生都考上名校,她认为这一点,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她说,每天的5点半到9点半,也就是中国时间的上午,她都会和在中国时候一样,准时上班,处理公司的业务,离开中国的时候,她就把相关业务关系的微信全加上了,她说,互联网给了她这样的人以极大的空间,让她即使在国外生活,照样可以解决公司的问题,也一样不耽误在中国的业务。
我问她会不会担心公司的业务交给别人而出现问题,她说没有问题,主要是她的客户都是她自己亲自接的单,对她很信任,而且,若干年的经验和信誉的积累,也让她自信自己的协调和管理能力。
她说,出国之前她就跟丈夫说了,她也不知道自己在中国的公司,在她到国外之后,会经营得怎么样,这些都无法预测,但她会独自承担孩子的学习费用,即使真的不能维持了,她可以卖掉中国的房子继续供孩子读书。
我特地问她,除了孩子的学费,家教是她出以外,日常的家庭支出是怎么处理的,毕竟我接触了很多,老外认为女士收入很低,不用负担家庭支出的例子,但她这样的独立女性的家庭财务状况的处理,一直都是我比较关心的。
她很客观的告诉我,婚后关于家庭开支的探讨也是她没有想到的,毕竟她和很多中国女性一样,觉得自己嫁到国外,丈夫管自己的生活是理所应当的,但丈夫坚持认为,她有固定的收入,应该要负担一部分家庭的支出,他说,他负担家里车贷和房贷的保险,出去吃饭和度假的费用。
在一些女性的眼里,丈夫愿意不愿意为自己花钱,其实是一个爱不爱自己的标志,在这样根深蒂固观念下长大的女人,如果遇到一个要跟自己探讨如何面对生活支出,还要自己也要负担生活费的男人,所有的爱情幻想,就会在现实的金钱上崩塌,有的还会带着对方不爱自己的阴影,一直闷闷不乐的生活在婚姻里,我就遇到过一个在家里并不大方,但对外老说自己的丈夫非常大方的女人,在她不客观的对外的吹嘘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她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的潜在情绪。
我是非常理解关于女性有收入应该分担家庭开支的想法的,女士自己本身有能力,但认为丈夫应该全部承担的那种观念和虚荣,或许会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但本质上也会让对方,怀疑你的情感真伪,而且也会因为对家庭的没有任何付出,造成实质上的不平等和没有社会地位。
她说她就是那样,恰恰是这样做的结果,让她确实感受到了自己的独立,以及在家庭中的地位,还有反而让她对未来不感到害怕了。
开始的时候,她其实一直都还是对于是不是可以在国外生活下去,持怀疑态度的,毕竟,夫妻之间的磨合,长期在中国工作的那种状态,还有开始阶段朋友不多的那种落寞,都会让她在遇到一点不顺心的时候打退堂鼓,毕竟,在中国如鱼得水的那种生活模式,还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公司给她的那种安全感,让她会时常有想逃离的念头冒出来。
好在去国外之前我给她介绍了当地的朋友,那个朋友给她介绍了不少她家附近的中国人,让她慢慢的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到了国外以后,她感觉到自己的英语能力还要再提高一些,于是,她定期的去接受当地的免费教育,在家的时候,就上网去学那些她自己觉得适合的英语课程。
在国内,她还不是很有时间去打高尔夫,国外的高尔夫,便宜不说,空气也特别好,人也少,那种只为锻炼身体的高尔夫运动,让她在轻松中找到一种惬意。
时间久了,她开始感受到在国外生活的很多好处,食品,医疗,空气质量就不说了,最主要的是,作为一个单身女人,在国内要承受好多另类的眼光和怀疑,在中国,她和老外丈夫出门,每次都要敏感的看到好多异样的眼光,但在美国就不一样,人际关系很简单,没有人注意你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人会评价你,生活得很是放松。
她说,我挺庆幸我来了国外的,只要有可能,我要留在国外,我会在慢慢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可以在国外生活的能力,那我就彻底稳定了。
她说,自己特别适应国外的气候,在中国,自己的脸,几乎一天到晚都油光粉面的,早上画了妆,到了下午,粉底都会飘在脸部的皮肤上,让她很难受,所以她在中国,经常一到下午就不出门了,身上永远都是黏糊糊的。
在国外,她的皮肤好了很多,自己也感觉是越来越漂亮,她说,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还是那几个字,都是坚持的结果,数年的网络交友,自己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放弃,这个不行,就重新开始,一次次的重头来过,用毅力去面对可能要遇到的一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丁姐写的那些文章和故事
丁姐读女人之248-The love of a Chinese M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