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验舌决生死法


中医临床—验舌决生死法

来源:《临症验舌法》

作者:杨云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917年  

属性:生死之决于脉症者,内经垂训,甚明备矣。而佐以验舌,则尤显而易见也。故并撮素所经验者,附载于此,以为临症一助。 

一、舌如去膜猪腰子者,危。 

一、舌如镜面者,危。 

一、舌糙刺如沙皮,而干枯燥裂者,危。 

一、舌敛束如荔子肉,而绝无津液者,危。 

一、舌如火柿者,危。 

一、舌如烘糕者,危。 

一、舌光无苔,胃气绝也,不治。 

一、舌卷而囊缩者,不治。 

一、舌本强直,转动不活,而语言蹇涩者,危。 

一、舌起白苔如雪花片者,脾冷而闭也,不治。 

一、舌因误服芩连,而现出人字纹者,不治。 

以上所列,皆垂死危候也。

然有不必如此而死者;有即至如此而灼见脏腑阴阳虚实,竭力挽回,则亦得生 者。

吾辈果操活人神技,须存寿世婆心,即有百不一活之症,当作万有一生之想。纵使修短有数,彭殇难齐, 破格出奇,终于莫救,致招从旁浮议,同道中伤,病家归咎,然而反之吾心,固无愧也。

倘畏避嫌疑,而于此 种危症,再付之庸劣之手,则必无生理矣,讵不痛哉。 

散人评注:

《临症验舌法》为舌诊著作。共二卷。清·杨云峰撰。上卷结合虚实、阴阳、脏腑等辨证要略,阐述临床验舌之法;下卷具体分析见何证、何舌、当用何方治疗,多系作者经验之谈。于临床医家颇多借鉴之处。

    作者所处年代决定其经验,就上述舌辨生死其实也不尽言,也有间中救活的案例。医者应以菩萨心肠尽力救人于危难之中。

(0)

相关推荐

  • 行医多年感悟

    做临床中医多年,我突然有所感悟:做医生最大的好处是每天可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性,看着看着,自己也自然就活明白了!佛说"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世上只有生死是大事,其它都是浮云.只有医生一 ...

  • 舌苔颜色在中医的临床意义有哪些?1、...

    舌苔颜色在中医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1.白苔 ·舌淡苔白:里寒证 ·舌上白苔,有如白粉堆积在舌头上,为外感不正之气,毒热内盛,常见于瘟疫 2.黄苔 主里证.热证,一般来讲,苔色越黄,反应热邪越重,淡黄色 ...

  • 『中医古籍』临症验舌法

    作者:杨云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917年 上卷 临症以验舌为准统论 验舌分虚实法 验舌分阴阳法 验舌分脏腑配主方法 验舌决生死法 临症以验舌为准结语 下卷 方略 验舌配方结语

  • 验舌决生死

    验舌决生死 来源:<临症验舌法> 作者:杨云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917年   验舌决生死法 属性:生死之决于脉症者,内经垂训,甚明备矣.而佐以验舌,则尤显而易见也.故并撮素所 ...

  • ​中医验舌分阴阳法

    中医验舌分阴阳法 来源:<临症验舌法> 作者:杨云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917年   散人:中医总是说"阴虚.阳虚",但是,现在很多中医师自己都理不清究竟是 ...

  • 中医临床验案数则

    某女,70岁,自诉遇寒凉身上有唧唧索索感,无其他外感症状,后就诊服用藿香.佩兰.山药.黄芪.柴胡诸药两付,烦躁难耐,口干口黏,大便干而不畅,周身汗出,睡眠差,焦虑不安.舌红苔干而微黄,脉洪数. 处方: ...

  • 中医临床经方秘法之一方二法

    经方秘法:一方二法[谢谢] 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经归属,故在临床中常思考这一问题.再次读到此四字,有所感悟.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 ...

  • 中医临床实战活血化瘀18法

    姜春华先生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拟定了活血化瘀十八法,即活血清热法.活血解毒法.活血益气法.活血补血法.活血养阴法.活血助阳法.活血理气法.活血攻下法.活血凉血法.活血止血法.活血开窍法.活血利水法.活 ...

  • 民国名医王雨三的验舌之法

    小编导读 舌诊是望诊之一,通过对舌与苔的观察,可从中获得脏.腑.气.血各种病理变化的部分情况,而为辨证与论治的一种凭证.临床中,舌诊多有应用,是较重要的诊察手段.不同的舌质与舌苔的变化代表什么?如何遣 ...

  • ​民国名医王雨三的验舌之法

    ​民国名医王雨三的验舌之法 察舌一法,亦属望之一途,殊不可少.至元敖氏,始以十二舌作图验证,杜清碧增以二十四舌.后申斗垣辑观舌心法,推广至一百三十七舌.后长洲张诞先删其重复,定为一百二十舌,作< ...

  • UC头条:中医临床经方秘法之一方二法

    经方秘法:一方二法[谢谢] 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经归属,故在临床中常思考这一问题.再次读到此四字,有所感悟.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