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7
《上下五千年》105
晋国这才感到秦国攻势的厉害,上上下下都着了慌。晋襄公跟大臣商量以后,下了命令:只许守城,不许跟秦国人开战。秦国的大军在晋国的地面上来回挑战,没有一个晋国人敢出来。
有人对秦穆公说:“晋国已经认输了。他们不敢出来交战。主公不如埋了崤山的尸骨回去,也可以洗刷以前的耻辱了。”秦穆公就率领大军到崤山,把三年前作战死亡将士留下的尸骨收拾起来,埋在山坡里。秦穆公带领孟明视等将士,祭奠了一番,才班师回国。
西部小国和西戎部落,一听到秦国打败了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先恐后地向秦国进贡。秦国从此就做了西戎的霸主。
《离骚》三十五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操:持,拿。
用:重用。
吕望:指吕尚。
举:举用。
宁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认为贤人,以他为卿。
该:周详。
晏:晚。
未央:未尽。
译文:
傅说拿祷杵在傅岩筑墙,武丁毫不犹豫用他为相。
太公吕望曾经做过屠夫,他被任用是遇到周文王。
宁戚喂牛敲着牛角歌唱,齐桓公听见后任为大夫。
趁现在年轻大有作为啊,施展才能还有大好时光。
创作缘由
屈原学识丰富,“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绵缠悱恻的情绪。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还是作于屈原被流放时。《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被楚怀王疏远。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去日之非不可留,
今日之是不可执。
静生慧,善生福。
道养神,财招魔。
浮生若梦谁非寄,
到处能安即是家。
梁希贤自撰屠肆联
问何缘 蓄 如许豚儿,憾前贤早放屠刀,错留孽种;
岂无故 逐 这般蝇利,为嘉客偶开杀戒,权代庖人。
此联见1920年6月22日上海《新闻报》第13版之“风雅屠夫妙对联”一文,作者署名“醒”。
文中说梁希贤是前民政部主事,“自入民国,因故落职,资生无策,遂隐于屠肆。”上联写猪,下联写屠,紧扣屠肆而又寄托遥深,是其佳处。局部对仗如“豚儿”与“蝇利”亦甚灵动。
张继斋挽妻联
结缡lⅰ2在卅八年前,最怜辛苦持家,甫过五旬常有病;
闻耗自二千里外,堪叹丁沽阻棹,欲谋一面已无缘。
此联载1927年11月12日上海《新闻报》第19版。
张继斋是清末民初上海新闻界较为著名的人物。在《新闻报》任职多年,时任驻北平记者站主任。下联“丁沽阻棹”即是因当时天津港封冻而不能乘船南归。
此联的亮点在对仗讲究,尤其是“辛苦”与“丁沽”的借对,极为灵巧。
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宋 · 贺铸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梦冷沈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岁月的味道,浓淡相宜,清浅有序,走一程山水,知一怀心意。
当走过岁月波澜,行过江河湖海,历过冬雪秋寒,愿你的生活,从此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斜阳如弱水,只管向西流。
[清] 彭孙遹[yù]《临江仙·遣信》
《山海经》载:“西南之海,流沙之滨,有大山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注云:“其水不胜鸿毛。”
这里把别离时的夕阳比作传说中“不胜鸿毛”的弱水,说明时间之无情,它默默地流走,而离愁却在加重。
临江仙·遣信
清朝 彭孙遹。
青琐余烟犹在握,几年香冷巾篝。此生为客几时休,殷勤江上鲤,清泪湿书邮。
向镜中扶柳鬓,鬓丝知为谁秋?春阴漠漠锁层楼,斜阳如弱水,只管向西流。
补:
1·《山海经》载:“西南之海”应为“西海之南”
2·“有大山曰昆仑之丘”应为“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少了一个逗号和一个字:“,名”
3·郭璞就“弱水”注云“其水不胜鸿毛”。
好似和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
[元]高明《琵琶记·拒婚》77页
用针刺之感和线之缠绕设喻,形象地写出了牵肠挂肚之苦。将其与施肩吾的“万转愁成绕肠线”并读,可以互相生发。
和:连着。吞却:吞下。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即高则诚)创作的一部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誉为“传奇之祖”。
此剧叙写汉代书生蔡伯喈[jiē]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