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章法布局2021-6-30
一、起承转合总论
写诗,关要的几件事:立意,谋篇,造句,修辞,抒情,寓意。立意贵新颖,谋篇贵契合,造句贵顺畅,修辞贵凝炼,融情贵真切,寓意贵幽深。
这一讲主要是说说谋篇。谋篇,指通篇章法布局。成语“千篇一律”实为贬义,即从诗篇布局而来,都是一个模式,缺少变化,难以吸引读者。
诗之谋篇布局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有起承转合法,并列对合法,前后对比法,倒叙回应法等。有的先写景造境后抒情寓意或议论,有的先抒情议论后写景,有的先写事后议论或抒情,有的先议论抒情后写事。皆从所写内容出发,因作者思绪重点倾向不同而异,并无定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现重点谈谈“起承转合法”,即律诗如何起始、承接、转折、收合。绝句与律诗都可运用起承转合法,只是,绝句以四句为单元,称四句为起句、承句、转句、合句。而律诗则是以四联为单元,其四联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分别被称之为起联、承联、转联、合联。
下边举几首大家公认、诸多专著中多曾论及之作,但我并非“人云亦云”,讲讲一己见解: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起句:写秦淮河之夜景,描绘了烟水月沙等具体景色,烘托了事件发生地点的环境气氛。是为开篇写景之铺垫。
承句:接下写出了具体时间地点,诗人的现身,增强了现场感,是为承上作进一步交待。
转句:笔锋突然一转,出现另一人物商女,写其无知和麻木。由作者自身转到商女,主题发生变化,不是一般写景或即景生情游旅抒怀之作,而是引出一个事件,此为诗意之转折。
合句:接承上边之转句,写出商女无知的具体表现,含寓了作者的无限感慨,就此收结。
该诗无愧名篇佳作。我最为欣赏者,乃其虚词运用之妙。表面看,作者就是白描般写景和叙事,但作者主观情绪却表现得很强烈。何者?炼字之功,一字之效。“犹”本为虚词,而在该诗中,我视为诗眼。读这一个“犹”字,我们好像听到了一种慨慨叹息之声:“唉,这个歌女,国家都亡了,你还在唱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可见炼字功夫之精到。不仅在于实词、虚词用到妙处,会产生特殊效果。而且通篇来看,该诗乃先景后事,借事而抒情生议也。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此诗,被誉为李白最好的一首五律,也是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的送别诗佳篇。
该诗布局属先写景,再叙事,结于抒情。有人解析此诗,重点说其是:描绘山水,宛然一幅色彩明丽、生动清新的《东郊送客图》。不错,此诗确实把送行的时间地点、山光水色、浮云落日,都写得惟妙惟肖,令人有如身临其境。但这只是一个方面,须知,此诗为送行诗,而不是写景之作。既为送行诗,重点当不在景而在情。此诗最可贵者,乃自始至终,即景抒情、言事抒情,步步有景有事、环环感慨抒情,既写得新颖别致,又不落俗套窠臼。
起联:写送别地点景观:青翠的山峦横于城北,清澈的流水绕于城东。表面看是写景,而实际是交待了送别的地点环境。
承联:叙别兼抒情:将“此地一别,你孤独上路漂泊万里”的自白,融入了无限感慨、关怀和忧虑——这是送行人对被送者之情。
转联:变换角度,以现场实景作喻,进一层写出双方之情:飘渺浮云喻即将离去的游子,火红落日喻惜别之送行人,比喻得何其妙也!有此送别之情必为挚友,惜别便必为双方之情。只写送者之情而无别者之情,浅;既写送者之情,又写别者之情,深。故这一转,尤为重要。
合联:写挥手告别,以班马长鸣作结,与承联之“此地一为别”前后呼应。班马一声长鸣,人去也。“班”在古汉语中有离群之意,妙极!班马嘶鸣乎?抑或送行人挥手长啸乎?送别之情,至此达于高潮。短短两句,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得到,东郊送别之际,牵马步行,多少牵挂和嘱告,多少慰藉和期望。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行者认镫上马了,却又扯缰回顾,终于挥鞭告别而去,留在耳畔的是班马一声长鸣。情无尽,韵无穷。是为合句无穷之魅力也。
或有评曰:此诗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乃是评论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对此,我认为并不尽然。说“感情真挚热诚”,是也;说“豁达乐观”,诗中却无据。至于说“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那么“此地一为别”、“落日故人情”、“萧萧班马鸣”等句又作何解?岂不是脱离诗作之呓语梦说?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体现律诗起承转合章法很典型的一首七律。
起联:即题起笔,简洁破题。起联之妙,妙在采用一问一答方式,自自然然地写出了诸葛丞相祠堂之所在,干净利落。
承联:紧接着便具体描述了祠堂周边景色。前边“锦官城外柏森森”给了人们一个大环境,这里续写的是小环境细部:殿阶,碧草,春色;树叶,黄鹂,鸣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似为客观白描,实际已经为进一步抒情和议论作了情感色彩上的重要铺垫:诗眼便在“自”“空”二字。映阶之碧草,春色自春色,长眠于地宫的丞相能够感受得到吗?隔叶之黄鹂,鸣啭也空鸣,九泉之下的丞相已经无闻。这两个副词用得实在厉害,把杜工部满腹悲情失落感,倾心托出,其共鸣力量是巨大的。你可能到过古往帝王的陵寝去过,面对森森古柏,苍苔阴湿的庭阶,忆想其生前之功过成败,或显赫,或沦落,你想过些什么?许多诗的承联,和尚帽子平搭搭,但杜甫每联每句却都不白扔,寓感含慨于景物之中,功力之深厚可见于此。
转联:笔锋一挺,把诸葛生平轰轰烈烈的勋业,只拣最足以反映其生平业绩的两桩典型事实,三顾茅庐出山为天下计而戎马一生、两朝辅佐君主老臣之心鞠躬尽瘁。用两句十分工整的对仗,作了十分凝炼精辟的概括。诗律之细、对仗之工、修辞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合联:就诸葛亮不幸早亡夙愿未酬,发出无限慨叹。“出师未捷身先死”,乃诸葛亮一生最大之憾事,而“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慨叹则写得更为绝妙。通常,结句往往是诗人抒发一己深切情感,写得由衷便为成功。而杜甫不然,他是站在天下英雄角度来写的,所谓英雄惜英雄嘛。并且,那些曾经为天下计之具老臣心,也有过类似戎马生涯之英雄人物,其感受体会自与常人更有不同。借助他们来写出“泪满襟”,情更挚、意更深,诸葛亮之形象一下子便分外高大起来。故,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便毫不为怪了。
通过以上七绝、五律、七律三例的具体解析,我想,大家对什么是起承转合,如何起承转合,应当会有个大体概念吧。
二、开头与结尾
万事开头难,编筐挝篓重在收口,写诗亦如此。一些诗词专著中论述很多,随便翻看几本都能看到诸多归纳和解说。虽用语和角度不同,但内涵实质皆大同小异,已无费解和歧义。
附录1、于海洲:巧在开头
1、开门见山式。白居易说:“句首标其目。”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此即所谓“开篇点题明义”也)
2、出奇制胜式。李渔《闲情偶寄》言:“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杜甫《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以新奇事件或景物开头,引人入胜。)
3、骤响惊人式。谢榛《四溟诗话》言:“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毛泽东《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此即俗话说“有震头”,以气势拿人。)
4、高唱入题式。沈德潜《说诗晬语》言:“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有'黄河入天走东海’之势。”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歌行体惯用手法)
于海洲先生还从笔意角度介绍了各种起笔方式,有:言事式,绘景式,追忆式,其它式(包括点明时间、交待地点、亮出人物等,恕不赘言。)
他又从修辞角度划分开头方式,有:起兴式、对比式、设问式、叠字式、反复式、列锦式、呼告式、感叹式、“君不见”式,等,亦不赘言,诗友们找来一看便明。
附录2、于海洲:妙于结尾
1、写景状物法: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直抒胸臆法: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劝慰传情法: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4、以问达意法: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毛泽东《吊罗荣桓同志》“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5、更上层楼法: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张籍《秋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总之,诗律之存,起承转合井然有序,节奏韵律契合有致,散句与对仗摇曳多姿,便促使人们精心构思,推敲炼字,精益求精,千古名篇由是而生也。关键在于你能真理解、善变通,并能熟练运用。要力争达到束而不僵、缚而不死,以至于得心应手、随心所欲的高境界。
还是那句老话,一定要先钻进去,然后再跳出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进而由必然走向自由。没进去就要跳出,是瞎钻乱跳,结果只能是隔岸观花了。这,便是习律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