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碎语 | 最重要的还是认清自己(20210624)
昨天,读到了麦家老师的一篇文章,《勤能补拙,拙有何用》,说出了一些我也想说的话儿。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留下了很多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你不能不加分析地拿来指导工作生活。
比如长短问题,相关的词语就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勤能补拙,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等等。
所谓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缺点和不足。
对这个词的理解,重点还是放在对自己的认识上。要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立足优势,发挥长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不能因为自己是寸,就垂头丧气,悲观失望,放弃作为;更不能因为寸之所长,就自我膨胀,与尺争高低,较长短。
对待长短问题,除了正确认识长短,还存在如何对待长短的问题,也就是补短还是避短的问题。
于是就有了勤能补拙,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几个词供选择。
勤能补拙,取长补短都是大人经常教育孩子的话,很积极,很正能量。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有些短能多少补点,但怎么补,也补不到别人那么长。
麦家老师文中说:
勤能补拙,拙有何用?补拙等于南辕北辙,等于哪壶不开偏去提哪壶,等于发现天分之后偏偏逆向而行,等于自己谋杀自己。我不敢想象,倘若陈景润固执补拙去踢足球,博尔特固执补拙去电脑编程,吴清源固执补拙去研究天文,克林顿固执补拙去救死扶伤……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怎么一番模样。
与坚持固执地补拙相比,扬长避短或许更为合适。
坚持补拙常用的理论就是木桶理论。但人生不是木桶,你最短的那块板也未必就是人生这个大桶上的板,也许是用来烧水做饭的板,长点短点都无所谓。
木桶说法是说法,一招鲜吃遍天的例子也很多。
很多人经常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上面挖井取水的图是一幅经常用来教育人坚持到底的图,好像还是哪年高考的作文题。
看图的人很清楚底下有水,很清楚伙计再稍微坚持往下挖一点儿,就挖到水了。没有图的情况下,不论挖井人,还是其他人,谁知道下面有水没水,很可能就没有水,在没水的地方坚持挖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坚持的前提必须是方向正确,南辕北辙的坚持,结果只能更南辕北辙。
麦家老师文末的那句话,很值得我们反思。
是坚持还是固执,这不是修辞的问题,这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而关键的第一步,还在于认清自己。
很多话,很有道理。
那些道理,未必就适合你。
2021年6月24日
公众号ID:kbwdwy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