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57,58)
解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刘晓林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字意双解:
以清正治国,以奇诡用兵,以无为来夺取天下。我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根据如下。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就越贫穷;民间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人们的机巧智慧越多,邪恶的事情就层出不穷;法令越繁杂,盗贼反而越多。所以得“道”的人说:“我无为,人民可以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我管理;我不搅扰人民,人民就自然富裕;我不贪婪,人民就自然朴实。”
旁注:
任何方式的使用与否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境。治理国家使用奇也不是不可以,但从整体、长远来看“正”更适合。物极必反,一物降一物。人在本质上都是高级动物,生存是第一性的。如果一个人由于种种原因变的不能生存了,他还会顾及“道”的存在吗?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产生的原因除了人的自私本能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能出现了违背客观、主观至极的思想或行为!就整个人类社会和人生来看,始终如一的“清醒”、始终如一的合“道”是不可能的事情。螺旋上升、循环往复、时进时退构成了历史。
解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刘晓林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字意双解:
国家的政治平稳,人民就会淳厚质朴;国家的政治严苛,人民就狡黠诡诈。灾祸中隐藏着幸福,幸福中潜伏着灾祸。谁知道它的最终状态呢?它没有定规。正奇、善恶可以相互转换,人们困惑很久了。所以说得道的人多着眼于整体而不是局部,(如果把正奇、善恶看作分裂的事理来看待,势必会产生偏颇。)长的时日了!正直却不伤人,直率却不放肆,光芒却不炫耀。
旁注:
“其政闷闷”被不少的人解释为政策宽容,可能是为了与“其政察察”对比。事实上,在此处若理解为“不声不想、缺少波动”则更为适合。只有政治安定平稳,人们才会安居乐业。但平稳的政治与宽容的政治是不能划等号的。因此将“其政闷闷”与“其政察察”作为一般的并列关系来看更为恰当些。
宇宙间一个事物的存在至少受到两种因素的制约,这两种因素如同力学中的两种力。事物的属性则由这两种“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合力”来决定。如果祸多则福少,反之同样。祸福循环往复谁能确知它的最终呢?宇宙在,这一切无定论。宇宙不在,这一切仍然没有定论。然而作为宇宙中的生命个体因自己生存时间一定的缘故,于是祸福还是可以有定论的。本文还有对“度”及整体与局部的阐述。
注:解老子《道德经》的版本为刘晓林九天居士30岁左右所写,未做任何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