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49,50)
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刘晓林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字意双解:
得道的人(在本质上)是没有私心的,他们与天下民众的心融为一体。对于善良的人和不善良的人都要善待,这样就可以获得善良。对于守信的人和不守信的人都要信任,这样就可以获得诚信。世间得道的人知道自己的“小”而谦卑收敛自己的行为,这样才会影响世间其他人的行为并使之趋于浑朴纯真。我们大多数的人多会注重事物的表象,而得道的人则会如婴儿般(可以深入到事物的本原)。
旁注:
得道的人也有私心,但他们的私心比我们通常认为上的私心要“广博”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把众人私心中的“共性”集中了起来。对于善良的人和不善良的人都要善待,对于守信的人和不守信的人都要信任。得道的人可以这样,你我则不行。因为得道的人能够控制事物发展的大局,你我则做不到。在此情况下,如果你我不加分析的运用就会陷入困惑中。
整个宇宙间万物(包括人)的“一”(共性)、“二”(差异性)始终存在。换言,你我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对于有的人可能在善待、信任几次可能会奏效,对于有的人则可能永不奏效。得道的人一生对万物“一”(共性)的掌控比常人要多些!他们因为确实认识到了人类在“道”面前的渺小性而呈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谦卑;大多数人则很少认识到这一点,常把注意力放在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从而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飞扬跋扈,甚至惟我独尊。
解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
刘晓林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字意双解:
人都要从生到死,可以获得正常寿命(自然死亡、并非出于外力)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非正常死亡(非自然死亡、出于外力)的人有十分之三;另外有些本可以获得正常寿命的人,但因为个人原因(并非出于外力且非自然死亡)使自己走向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原因何在?大概他承受了太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包括物质与精神)。听说善于保全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猛兽,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伤害。犀牛、老虎、武器对他都无计可施。原因何在?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旁注:
对于三个“十有三”众多学者作了“长寿、短命、自我寻死”的注释,但解之不详,含糊其辞。“生生之厚”并非仅因为摄养过度!也有摄养不足的原因。人生延长寿命的过程关键在于自身的平衡调节及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平衡调节。平衡调节的关键则是取利避害,最低也要把“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人只要不进入“死地”,“死地”也会无能为力。这一点我们大多明白,但真正做到或者说至少认识到什么是“死地”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许多时候你我明明已经陷入了困境中,你我却仍然不知。得道的人为什么能未雨绸缪?他们知道雨在什么时间会到来,到来时有多大!而你我则不行。
注:解老子《道德经》的版本为刘晓林九天居士30岁左右所写,未做任何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