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雨巷
小巷虽然算不得很熟悉,却也走过几次,并不觉得陌生。不过之前都是青天白日的,这次是晚上,又下着微微的雨,一切就显得不同起来。包里有伞有手套,也有鸭舌帽,却懒得拎出来用,就迎着毛毛雨,任由他们落到手上、额头、鼻尖、睫毛、嘴唇上,带来一丝丝细微而柔软的触感。太柔了,甚至不时有种被缠绵雨丝包裹、拥抱的错觉。
没什么车,小巷略窄,平时白天车也少,晚上更是静得很。有行人,也许是胡同里的住户,趁着两块散散步,或者去邻居家串个门儿;也许和我一样只是穿行的路人。却很少听见他们高声言语,一点没有胡同的热闹感;仅在我超过他们或者交错而行那一瞬间,偶然得闻几个字音,然后匆匆回归一片安静。行人多是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也好,雨夜独行未免太孤单了点吧。我独自骑行却不觉孤单,颇有点缓辔由缰的自在意味。有时遇到几个人并排占道,我就在后面默默缓速跟随一段,直到他们有意或无意让出可以通过的空位,才快速通过,继续悠悠前行。
树也和白天不同,白日里清晰可见的满眼满树浅翠或深绿,到了晚上只是一片黑乎乎的树型,寂静站立或者随着风摇摆成一片模糊的阴影。当然,大脑会坚定地告诉我,他们该是绿色的;奈何肉眼无论如何是看不出绿来的。
若是晴天,说不定有月光从墙角和树叶的缝隙中流淌下来,雨夜里却是没有的。人造的灯光,几乎充满了每个角落,那可能是城市光污染的一部分,更是一种与自然赐予的月光截然不同的创造之美。美不是偏狭的,有唯一标准的事物;多元化、多样化的审美,才会让世界更丰富多彩。迷茫的行人若是受了林间日月光影的点播而恍然大悟,又何异于迷路的船舶得见黑暗中的灯塔摆脱迷航?
小巷似乎变长了,往日倏忽间进入又冲出的距离,如今有了实在感。谁拉长了这条小巷呢,是夜色还是微雨?夜色用黑暗元素,星星点点填进小巷里,让小巷因丰富而漫长;又有夜风摇晃树影,让小巷的空间充盈饱满到似乎被拉长了。微雨则如老祖母一般,又是加衣又是添饭,让每一秒漫长起来;又如微风拂面,左一把右一把,拂来拂去,像是把脸擦了好几遍,没完没了,把时间抻到了不可思议之慢,又因慢而显得时间流速太缓。
本不陌生的小巷,在夜晚的微雨里,感觉陌生起来;又仿佛变长了似的,似乎可以沿着它一直走下去不停歇;也好似矜持起来,褪去了喧嚣,只保留着安静温婉的一面,任由行人穿过、打量。直到前面有红绿灯闪烁,才渐渐冲出了小巷的静谧,又重回都市的熙熙攘攘。
作者简介
文火,意淡息微,火力小而缓,即将成为波动影响的源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中心影响力,可能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这些影响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