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的烟台铁匠
铁匠这个行当已经差不多消失了。但留在人们舌尖上的众多话语却说明:这个行当曾经与人们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光歇后语就有:
铁匠绣花——改行
铁匠摆手——欠锤(揍)
铁匠打铁——硬碰硬
铁匠的墩子——听人锤
铁匠的围裙——一身窟窿
铁匠传手艺——趁热打铁
铁匠铺里卖棉花——软硬皆施
铁锤叮叮当当,火花灼灼闪烁,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绝对离不开铁匠。
就经营方式而论,铁匠有两类:走村串庄的和定点加工的。
走村串疃的,多半是三个人一帮——一个师傅带着两个徒弟,其中一个接近出师。他们推着一辆小车,带着家什,还有简单的行李。进村之后,倒是很受农民的欢迎,热情地帮他们选择场地,支炉生火。他们的生产是“来料加工”,很快活计就来了,有的要给锄镰锨镢加点钢,有的则要新打点铁制工具,于是炉火通红,师傅把烧得彤红的铁件钳出来,放在砧子上,手锤指挥,两个徒弟依照手锤的指点锻打。叮叮当当,好不热闹。可是夜晚呢?即使不露宿,那单薄的被褥也难以御寒呀!夏天则除了烘烤之外,夜里也得受蚊虫的叮咬。他们的服务对象只是农民,都穷得叮当响。
黄县文人写的《铁匠谣》,把铁匠生活美化得诗情画意,只怕他们从祖辈起就没有人当过铁匠。
烟台的铁匠不是流动的,沿着通衢大道有零星的“红炉”,往往附近有个给牲口上铁蹄的棚子,再就是比较集中的兴隆街。当年的兴隆街不只一条,铁匠铺也远不止一个。他们已经进行“批量生产”了,产品由行商统一收购,卖外地方。当然,师傅不过是领着干活的“把头”,掌柜的很少光临现场,当时也根本无所谓“劳动保护”,有人把解放后才有的“皮裙”说成了旧社会就有,那是忘了时代,当年有一条布满窟窿的帆布围裙就已经很不错了。
兴隆街上也流传着《铁匠谣》:
铁锤叮当响,昼夜辛苦忙。
烟熏又火燎,炉前汗如浆。
累断脊梁骨,难养爹和娘。
三百六十行,最苦是铁匠。
如今,铁匠早已成为“消失的行当”了,但是,歌谣却留在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