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这个转变,真的很关键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
看到刘佳妮写的《从常春藤到华尔街》一书中,叙述了她和一个瑞典朋友吃饭遇到的一件事,让我大受启发。
在他们边吃边聊的过程中,那个瑞典朋友突然感觉不适,于是告诉刘佳妮,他有严重过敏反应,需要去医院。
然后,在让服务员叫救护车的时候,瑞典朋友告诉服务员自己的情况,并且让他提醒医护人员准备肾上腺素笔(我不知道是啥东西)。
医生来了之后,他又和医生详细描述自己过敏反应的情况,包括吃什么菜的时候发现自己心跳加快,身体发抖,自己目前心跳大约90次等等。
上了救护车,他又提醒医生自己血压在极速升高,又说自己有点紧张,可能影响指标。
总之,24岁的刘佳妮感到,这个还是大学生的瑞典朋友太专业了。后来得知,原来,北欧的幼儿园和小学都要教两件事,急救和自然求生。
看过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我们也需要教给孩子急救知识。前段时间,我看过我们章丘区实验小学的一个小学生救了母亲的报道。母亲被荔枝核卡住喉咙,这个九岁的孩子用学校学到的急救知识,帮助母亲脱离了危险。由此看来,我们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但是,这不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我想说的是文章中的一句话——遇到问题,想的都是怎么解决,而不是光紧张害怕。
这句话突然如电光火石般在我脑海里激起了波澜,我由此想到,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太缺乏这种“遇到问题该如何处置”的教育了。
回忆一下,我们自己遇到危险或问题后是什么状态?作为家长,如果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在想什么?我们有没有专门对孩子进行”如何面对问题”的教育?
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做得很不够,既没有做出榜样,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引导。遇到问题和危险,我们首先是紧张害怕,或者埋怨牢骚,要么就是敷衍塞责。最可怕是,我们往往是发泄一顿情绪,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所以,值所有家长注意的是,平时遇到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应该尽可能引导孩子思考解决的办法,让孩子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不管面临什么危险,迅速想一想怎么解决,比如可以向哪些人求助,可以创造哪些条件让问题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等等。
有了这种训练的孩子,再遇到危险或者问题,就不会惊慌失措,就能够沉着地去应对。想一想那些因为暂时陷入困境,就走上绝路的孩子,估计平时就没有这种思维习惯的训练。
当然,这种教育的转变并非那么简单,需要有效地处理问题带来的情绪,还要靠平时家长与孩子关注问题,经常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可以设计情境,和孩子进行实战演练。虽然我们不可能预设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孩子,完全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重要的是,思维习惯一旦形成,我们就不会把精力用偏了方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来,防止事态变得不可收拾。
现实中的案例很多,比如,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了,家长是批评孩子,还是和孩子一起指责对方?正确的方向是,和孩子一起探讨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学会怎么解决矛盾冲突,如何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老师,经常会遇到有的家长在发生这种事情后,带着孩子到学校兴师问罪,非要为孩子争口气,害怕孩子会再受欺负。家长没有想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的能力始终得不到培养,甚至助长了孩子狐假虎威、蛮不讲理的做派。
再比如,孩子考试失利,家长应该马上想到,如何利用这次考试反馈出的有效信息,让孩子想办法去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通过数落孩子,让他愧疚自责,白白在悔恨中丧失了改正提升的机会。
无论怎样,始终不忘想办法应对危险和解决问题,这是家庭教育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许多家庭需要转变的教育习惯和思维习惯。
当我们这样做了,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的逆商。
保罗.史托兹博士在他写的《逆商》这本书中,讲了面对逆境和挫折,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提升专注力,不放弃努力,并且接纳情绪增强自控力等等。
总结培养逆商的核心,就是通过调整自我,在困境挫折中不断想办法,有兴趣的家长可以阅读这本《逆商》进行学习。
一切转变来自思维的转变,希望更多的家长尽快明白过来,能够把家庭教育从唠叨埋怨转变到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