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爱你,但是他更爱自己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木子默」

愿有一人,念你冷暖,懂你悲欢

文:   Lisery

01

“他也不想的,其实我觉得他还是爱我的。”

似乎女性追求爱的比例,一定会比男性高。

如果双方都缺爱负负得正,这样还是不是勉强可以过得下去?

很多在热恋中的小情侣特别喜欢强调的一点是,有情饮水饱,为爱情坚贞不渝。

这句话,可以感动在场的每一个观众,感动对方,可是猛然一回头,你却又在开始质疑自己这么做,对方却好像丝毫不用付出。

周末又重温了一遍莎士比亚的舞台剧,又读了一遍《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书。

在这部耳熟能详的经典中,书中最喜欢的结论就是称赞他们的革命爱情。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甚至是失去生命。

可是在孔子的儒家观念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种做法是极其不恰当的行为。包括许多古代故事,霸王别姬,孟姜女哭倒长城......

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这一类的爱情,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02

无可否认的是,她们的确以悲剧收场,爱情一定要往生死的尺度上去衡量才够刻骨铭心,这无疑是编剧最喜欢下的手段。

罗密欧在认识朱丽叶之前,他向一个年长的女性求爱,名唤罗丽丝。罗丽丝认为罗密欧并没有区分爱的能力,所以拒绝了他。

罗密欧被拒绝之后,竟常常一大早去找个附近的山头低声哭泣。

认识朱丽叶和被罗丽丝拒绝,中间只隔了一天。他在舞会上大声感叹朱丽叶的美貌,并于那时开始,深深陷入了这个他所谓的“爱情”之中。

也许根据文中的许多细节描写,旁观者很轻易地就能觉察,他只是一个感性的人。对任何人和事物都非常敏感,且带有不同程度的完美主义在内。

相较之下,朱丽叶当时也只是一个没有谈过恋爱,被伯爵的儿子看上就打算家族联姻的小姑娘。在衣食无忧且地位颇有些名望的家庭中,她很容易萌生的想法不是找一个结婚的对象,而是找一个刺激的对象。

能够让她感觉倒每天的生活都不一样,而且有特别意义的对象。

而罗密欧正巧,便出现了。追一个貌美且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甚至连追罗丽丝时候的甜言蜜语都可以直接无缝连接。

03

“革命”爱情,应更多的是发于心,止于礼。

有这么一个现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姑娘小花二十岁这一年,便收到了来自何先生的求婚。她说她不在乎,何先生比她大十几岁,她也不在乎对方没车没房,她只在乎对方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她的经济能力只能勉强能够养活自己,若是结婚了,没有工作的何先生也许连孩子的抚养都是个问题。

但是,一个爱你的,珍惜你的男人,怎么会三十好几了连存款都没有,就好意思跟你说结婚呢?姑娘口口声声的爱情,似乎只是缺一个人在生活中端茶倒水对她好的人,而不是在解决了物质基础的情况下,日子中有他,能过得更好。

“可是他学历也不高,让他去找一份好工作还是很难的。”

“况且,他家里人身体也不是很好,他还需要常常奔波来照应......”

为了满足自己被需要的需求,姑娘已经为他做不到,找了许多的借口。这个借口无论有没有现实的依据。借口只是借口,不是证明。最起码,他无论日常为你做多少事情,都只是喜欢你的表现,而不是爱。

爱,是要承担责任的。

爱,不是随着他流浪地球,每天风餐饮露。

04

朱丽叶为了爱,认识罗密欧的第二天,便和他在修道士的小屋子里面结婚。这两个人物,还是建立在衣食无忧的物质基础上,寻求刺激。

但现实生活中的人若是结婚,若他足够爱你,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一定知道,家里瘫痪着的父亲,每个月两三千的工资还要上下浮动,我们不难认为,结婚的需求就仅仅是找个人一起受苦。

一个人的人生过得不好,真的可以通过结婚来完全依靠另一半来达到目的吗?

他的确爱你,女人总是在生活中容易被琐碎的事情所感动。

但是他一定更爱自己,能将一个人用爱的名义,死死地捆绑了你的后半生。

我们向往的美好的生活是过得舒适惬意,但是目标总是要和实力所匹配的。

一时的荷尔蒙是短暂的昙花一现,何不做一棵耸立云上的常青树,知晓更多人生意义的同时,坚毅面对生活的磨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本文话题:有些人的爱真的很自私,只是以爱之名捆绑你的后半生,欢迎留言说说你觉得这样的爱情值得期待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