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这3个视觉心理,让观众一眼看出你在拍什么(理解越早越好)
我们经常认为科学与艺术处于相反的境地,艺术与创造力有关,而科学与逻辑有关。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对我们周围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当我们在观赏一件艺术品时,我们大脑的不同部位会观察和分析其内在含义。在视觉心理学的角度上,照片的某些方面也同样会触发不同的响应。您是否想过我们如何看待事物?您是否对在充满强烈感官刺激的环境中,如何吸收视觉效果,以及如何解释看到的事物感到好奇?
在本文,我们将通过几个简单的视觉心理学规则描述,了解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信息,帮助我们提升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和视觉影响力。
对于视觉心理的理解
我们通过感觉器官从环境中接收信息,并传输到大脑。而大脑是一个极度复杂的器官,它控制着我们的思考方式,我们做什么,感觉什么,决定什么等等。左脑更具学术性和逻辑性,而右脑更具想象力和艺术性。
摄影的有趣之处在于,它要求大脑两边的有效协同,因为技术与艺术创造力在我们的拍摄思维中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可能会更关注图像创建的准确性,而艺术创造力会更多地依赖于直觉(视觉心理)。
大多数摄影师通常更加擅长利用左脑来控制相机和图像处理等相关的技术方面,但是却往往缺乏借鉴右脑擅长的视觉思维。为了制作出优质的图像,摄影师将需要激发右脑来欣赏视觉和解释构图,来学习有助于实现其艺术构想的行业工具,该工具我们可以理解为“视觉心理”。
摄影中的格式塔视觉心理
人类的大脑在某种程度上是懒惰的,因为它将简化视觉刺激以找到阻力最小的路径。当您理解了这一点并将其纳入您的作品中时,您便可以控制他人如何看待您的作品。
形状,图案,纹理和线条都是图像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几乎存在于每个主题中。抽象地讲,上述每一项都可以成为照片的主要特征,对场景的感知起着主导作用。摄影是向观看者呈现图像的一种行为,所以我们在拍摄时可以使用格式塔原理,将正确的影响带入观看者的脑海。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照片的想法,使其易于“消化”。
格式塔延续性定律:
任何形状的边缘都可以延伸,并与其他形状或其他平面的边缘汇合。当我们感知到图像某些元素的轮廓朝着隐含的方向前进时,我们倾向于延续该轮廓,当对象相交时连续会更加显而易见,并将其判定为一个整体。这种连续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理解主题,也可以更好地创建层次和结构。
连续性法则在作品中引入了视觉焦点的统一性。注意这些线是如何绕动并链接多个元素的,如何通过隐含的延续让您的观众来填补内容,如何让观众成为了您照片视觉故事的积极参与者,从而提升了作品的关注度。
共同命运定律:
共同命运法定律中,朝着同一方向移动的视觉元素将被视为同一群体的一部分。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场景,其中有一组元素一起移动时,我们的大脑会将其视为一组,而其他保持静止或以不同方式移动的元素将被视为不在该组之外。
通过理解该定律,我们可以创建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组,或者也可以从该组中丢弃某些元素。
格式塔相似性定律:
格式塔相似定律探索大脑识别匹配特征的方式,并迅速尝试识别其图像含义。大脑习惯于创建视觉模式以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因此使用此概念,可以在照片中创建统一感或和谐感。当形式或颜色以及大小和对象等元素看起来足够相似,以至于无法在观看者的脑海中对细节进行详细的感知时,就会发生相似性。
当观看者看到这些共享特征时,也会认为这些元素是相关的。请注意,您可以使用各种方式(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纹理或其他属性)来触发相似性定律。我们可以使用该定律来突出或隐藏某些场景元素。
格式塔接近性定律:
当我们看到主体彼此之间的距离很近的时候,会倾向于认为它们是相关的。我们的大脑会试图通过建立主体之间的关系来消除混乱。即使他们大小和形状不相等,也会自然地联想并形成群体,这就是格式塔接近定律。
构图中通过合理的分组,可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节奏和结合感,使画面更具视觉吸引力。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此作为视觉纽带,让一个场景中的多个主体之间产生联系。
格式塔心理的所有定律,都是形式化人类对视觉的感知,它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组织场景元素或调整构图。通过右脑的视觉思维帮助我们创建更好的故事,并更好地传达任何视觉语言。
摄影中的视觉平衡心理
也许是因为我们人类是双边对称的,所以天生渴望寻求平衡,在摄影作品中亦是如此。摄影中组合元素相反作用力的调和,从而产生视觉稳定性,我们称之为视觉平衡。
视觉平衡作品看起来稳定,使观看者感到舒适,并令眼睛愉悦。不平衡的作品看起来不稳定,会产生张力,并使观看者产生紧张和忧虑的感觉。有时摄影师也会故意创作出不平衡的作品,来实现我们所需的特殊画面情绪。
对称平衡与非对称平衡
在摄影中我们所能涉及的视觉平衡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对称的平衡可以通过在场景中心水平或垂直绘制一条假想线,并使每一半相同或视觉上相似来建立。这种平衡会产生秩序感,稳定感,合理性和形式感,通常用于建筑摄影中。
非对称平衡可抵消在三维结构中具有相同视觉权重或相等物理和视觉权重的不同元素。不对称的平衡更多地基于艺术的直觉,而不是公式化的过程。简而言之,在非对称平衡中场景两侧并不相同,但是看起来具有相同的视觉权重。在创作时要记住,某些元素和特征比其他元素具有更大的视觉权重,通常遵循以下准则。
色彩主导的非对称平衡:
颜色具有影响其视觉权重的三个主要特征(色调,饱和度和色相)。
色调:深色在视觉上的重量比亮色更重。黑色是视觉上最暗的颜色和最重的重量,而白色是视觉上最浅的颜色和最轻的重量。但是形状的大小也很重要。例如,较小且较暗的形状可以与较大且较亮的形状平衡。
饱和度:较饱和的颜色在视觉上比较中性的颜色更重。
色相:暖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比冷色(蓝色,绿色和紫色)具有更大的视觉分量。
数量主导的非对称平衡:
元素的占比非常重要,较大的占比的元素在视觉上比较小的元素有更大的权重,但是一组较小的元素在视觉上可以平衡较大占比的视觉权重。
质地主导的非对称平衡:
具有纹理的场景元素比没有纹理的具有更大的视觉权重。
在拍摄时,平衡是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则,但是不要仅仅坚持纯粹的静态对称性,尝试非对称这种心理上隐含的平衡,让即使偏离的主题也可以实现视觉上的稳定。
摄影中的视觉行为心理
很多摄影师都喜欢尽可能地填充构图,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在主题上。但是,照片不仅仅是拍摄的物体,还包括环境和空间,并且摄影中空间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改变图像的氛围和叙事。尝试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浏览图像的,我们浏览图像的方式与阅读文本的方式完全相同:从左至右。
观众查看图像的视觉行为方式对摄影师而言非常重要,因为知道眼睛介入的位置会影响整个图像的构成,场景的主要焦点放在何处,以及使用哪些元素来引导观众围绕构图。对于从左至右的观看行为来说,将被摄对象放置在构图的右侧,而左侧则为负空间效果会更好。这样一来,眼睛就可以穿过负空间并停在被摄对象上,而不会移出构图。
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假设我们要拍摄人像题材。则需要在被摄对象前方创建一个负片空间,使其展开叙事。如果人物的面部后方空间大于前方,且面部贴近构图边缘,将产生一种有压抑的幽闭感。
当拍摄包含运动的主题时,我们需要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式,调整主体在构图中的位置,促使观众自然地理解场景的叙事。假设,运动的被摄对象位于构图的左侧,并且朝向右侧,这样可以给观众一种运动主体进入场景的心理暗示,并让被视觉焦点进入场景。当然反之亦然,我们也可以让主体位于构图的右侧,并且朝向右侧,给观众一种运动主体离开场景的心理暗示,并让视觉焦点移出场景。
结语
视觉心理学是一门极为广阔的学科,本文仅简要地谈到了与摄影有关的一些较常见的原理。如果您觉得这很有趣,不妨在按下快门前,将这些原则纳入拍摄思考,以不同的方式观察周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