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路570弄蒲园&林徽因
长乐路,旧名蒲石路以纪念法国军官蒲石命名。
弄口“蒲园”二字端庄雄伟、气势恢宏的颜体字书写疑似出自谭泽闿先生的手笔。
谭氏与延闿均工书,昆仲二人俱以书法名世,用笔取势雍容浑厚,如出一手。因常年鬻字之故,所书店招弄匾可见。荏苒半个多世纪仅见于此一处,落款谭泽闿为小将凿去,后来者已不知其为何人所题。
1942年,蒲园竣工。西班牙式混合结构,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设计。1~9号的12幢西班牙式花园洋房有独立式、双毗连式两种。浅黄色水泥拉毛墙面,筒瓦、四坡顶螺旋形窗间柱。
钱钟书、汤恩伯、龙云武、李石曾等都曾经在蒲园居住过。
9号
留法第一人李石曾旧居
1902年李随清政府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留学。巴黎达蒙顿农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入巴斯德学院及巴黎大学理学院研究生物进化哲学等学科。
他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大豆的功用发表《大豆》专书,是中国人最早在法国发表学术论文者。后在巴黎创办豆腐公司,以机器新法制豆腐,让法国人尝到了美味的中国豆腐的滋味,因而获得了豆腐博士的雅号。与此同时在巴黎蒙帕纳斯大街开办了第一家中国餐馆,取名为中华饭店。
1917年回国担任北大生物系教授,在北京创办中法大学。
1923年蔡元培辞去北京中法大学校长职务,李兼任代校长。他还曾受邀主持老上海蒲石路中法学院中西疗养院(今长乐路第一妇婴医院)的落成典礼。
1925年任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兼理事长后定居台北。
PS: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
张玉泉:
一个人的成功除掉勇气和奋斗而外,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兴趣问题。假如我们对某件事或看某本书若感受到浓烈的兴趣时,我相信其成就和效果必是美满而乐观的,否则反之。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抱着精神百倍的态度和乐观的思想方可有成功的希望。——张玉泉手记
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中国第一位独立执业女建筑师,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和画家。
1930年张玉泉高中肄业后,只身一人离开家乡赴南京求学。她的侄女回忆道:
娘娘是父母之外我最亲近、也是最钦敬的长辈。我小时候父亲高兴时会对我和哥哥讲他们那一辈的奋斗史,其中一段是上世纪30年代初,她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工作,好不容易安顿在一间斗室,仅能摆下一张单人铺和一张吃饭的方桌。
张玉泉因成绩出众,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和建筑系同时录取,她选择了建筑系,从此开始了她献身建筑事业的追求与奋斗。
当时,国内设建筑系的大学仅有两所。一所是南京中央大学(现为东南大学),刘福泰任建筑系主任。另一所是张学良主办的沈阳东北大学,梁思成任建筑系主任。张玉泉入学时建筑系只有6人,在童寯老师慷慨解囊相助下她们先到清华大学土木系借读再初转入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成为了二年级的插班生。
徐悲鸿当时是中大美术系主任,建筑系的人体素描课在美术系上。可以说当时的中央大学建筑系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建筑学家和教授,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建筑创作实践中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近、现代经典建筑,无愧是中国建筑师的楷模和骄傲。
1940年,承接的第一个建筑项目,金谷饭店。该饭店在西藏路上,张玉泉先将旧门脸改建成现代的入口,客人进门后即可上楼梯进入客房。休息平台的墙面上还设计了一个壁笼,里面放了一头鹦鹉见了客人会表示欢迎。她还利用尽头的房间设计了一个仿照飞机机舱的长廊餐厅,走道在中央两旁分列四座式餐桌,餐桌旁的圆形舷窗,会透进了明亮的光线。
1941年,中标蒲园设计。申报登出销售广告,刚建成就抢购一空。
1942年,丈夫冬费康病逝上海,张玉泉独自经营。
1950年张玉泉响应政府公私合营号召,将“大地”停业,受聘于上海市人民政府任建筑师至1976年退休。
张玉泉设计的工厂项目有:
大连机车厂、齐齐哈尔车辆厂、兰州化工厂改建、株洲车辆厂、长沙矿山机械厂等。另外,由她建筑总负责兼规划设计的工程项目除了第二重型机械厂外,还有北京二通机械厂、天津铸造厂及广东某石油公司等几十个大中型厂矿的全套设计。
绘画是美术的一种,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是审美的,同时又通过审美启发人的创造力和智慧,特别对离退休的人学画,不但能增强智慧,老而不衰,还能消除杂念,培养优良品德,娱乐身心,是欢度晚年的一种好方法。——张玉泉手记。
林徽因:
原名徽音,民国九年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民国十三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获美术学士学位。民国十七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
解放后,林徽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老房子是不会说谎的。大凡长的难看的女人都标榜自己是林粉,谁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还是不说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