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经 病 配 置

现如今只要是台车似乎都喜欢加个超大屏幕(还是竖置的),还要把大部分的功能集中在这块东西上。不管消费者是否能够接受,这其实已是个大趋势了。

越来越多的功能被集成在你的爱车上,安置于大屏幕上或许是最好的整合方式,虽然学习成本(主要是时间上)还是太高了些,而对于车厂来说似乎也是好事——毕竟设计师似乎都不用动太多脑筋设计中控台了。

搞这么个开头其实只是想吐槽一下新一代斯巴鲁Legacy的内饰。今天的主题……嗯,让我们回到上个世纪80-90年代,看看日系车都有哪些极具创新意味的神经病配置吧。

*虽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车厂很有可能只是想搞事情。

侧窗雨刷/后视镜雨刷

顾名思义,为了避免雨滴对侧方/后视镜视野的影响而打造出来的东西,然而这两种看似相辅相成的东西并没有出现在同一间车厂的产品中——前者搭载在丰田X80系Mark II上,而后者则在日产Leopard,Y31型Cima上都有配备。值得一提的是,之后丰田/日产还搞出了后视镜超声波雨滴除去装置,具体作用嘛,顾名思义。

现在又斥水玻璃(斥水剂)又后视镜加热什么的,这种有点复杂的东西就变得不怎么需要了(话说回来本来也没有太大的需要吧)。

雨伞收纳装置

虽然,我们一度认为车载雨伞收纳装置……嗯,这种名字拗口实用性似乎不算大的玩意基本算是英国佬的专属配置(其实也不止劳斯莱斯一家,譬如斯柯达也有类似的东西),但其实在80年代的中期一直到90年代中期,日产也有为旗下车型Pulsar提供这一选配项(在之前的R30型Skyline中,也有类似的配置,但并非完全收纳于门板内的)。

但也是因为这种将雨伞完全藏在门板内的设计,导致你基本上只能用官方提供的特殊尺寸雨伞。目前在日本依然有如铃木Wagon R这种车型提供类似配置,只是变得灵活得多。

7速/8速手动变速器

80年代,本田为旗下的热卖车款City提供了一副带有电控副变速机的4速MT,其2~4挡都带有Low/High挡,电脑会根据油门角度以及车速等实际情况自动切换,掐指一算,你的City可是有7个挡位欸(虽然当中3个有点水,而且那个时代的电控技术,延迟是难以避免的)。

而三菱则更疯狂,在80年代初期发售的Coupe车型Cordia中,同样搭载了带有副变速机的4速MT,比本田优秀的地方在于,其Low/High挡(Economy/Power)挡允许驾驶者通过另一根棍杆进行手动设置,而且也包含了1挡。

后来大家发现这么搞没什么太大实际意义,就不玩了。

NAVi-5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由五十铃自行研发的5速AMT。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无论是自动模式下电脑的逻辑,还是手动模式下换挡的灵敏度,这套AMT的表现都不尽人意。

首次搭载NAVi-5的Aska。其实NAVi-5整个概念除了变速箱以外,还包含了上坡辅助,以及当时只有高档车型才有的定速巡航功能在内。

但它也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因为五十铃之后的颇为成功的Smoother系列变速箱,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于NAVi-5的开发经验。

车载加湿器

初代日产Cima凭借其奢华的内外装受到了当时日本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在这台身上,基本上什么配置都有,甚至那时候别人想不到的加湿器,Cima都有。

不过现在好像还挺流行在自己的车上装个加湿器什么的。

「您先请」刹车灯

一个出现在7代马自达Familia上的选装配置,当你刹车时,你的刹车灯会显示「どうぞお先に(您先请)」或「サンキュー(Thank You)」的字样(实在找不到更多资料,应该是分开两种不同样式供选装吧)。

但,说「您先请」我倒是能理解,「Thank You」是几个意思?是因为你急刹车我没追你尾巴所以你要谢谢我吗?不过对于那些老喜欢强行切线的朋友来说还是有用的,只是你每次切了线,记得多踩一脚刹车表达感谢之情。

车载传真机

对于丰田Celisor的受众群体来说,能够拥有一台车载传真机,对于自己的美好事业而言自然有着十足帮助。

前提是你得支付20万日元(按照当时汇率,折合约5453元5毛人民币)的选装费用。

金钥匙

它和一般的钥匙没有什么分别,拥有它,同样可以启动你的爱车英菲尼迪Q45。

问题在于,这是一条18K金打造的钥匙,当时要价520000万元,按当年汇率折合过来,要价14178元8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