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二:天台宗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二:天台宗哲学
天台宗,因实际创始者智顗(公元538-591 年)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法华经》为其教义的主要根据,故又称" 法华宗"。虽然该宗依《法华经》立教但也兼采《大涅槃经》与般若学观点。天台宗推尊印度龙树为初祖,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智顗为四祖。智顗又称智者大师,曾为慧思弟子。智顗的著作很多,多由其弟子灌顶据其演讲笔录整理而成,主要的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此三书为" 天台三大部"。弟子灌顶世居临海章安,故又称章安大师,后被天台宗人奉为五祖。
1.智顗的止观论
天台宗的特点是能把南北朝不同风格的佛教学派的学说熔于一炉,建立自己独特的体系,以适应政治上统一的需要。原来北朝佛教比较注重" 禅定" ,讲究修养,南朝佛教则重" 义理" ,讲究理论,智慧。
南北朝趋于统一,智顗提出" 止观" 学说,主张" 定慧双修" ,止(定)观(慧)二者不能偏废。他说:" 泥洹(新译作涅槃)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爰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卷四十六)。这就融合了南北佛教。同时,天台宗还吸取了道教的某些东西。如慧思《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中讲的" 外丹" 、"内丹" 、" 长寿五通仙" 等,就是道教的语言,而天台宗对政治的关心,又使教义带上儒学的色彩。" 止观" 学说后来也明显地影响了儒学。天台宗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儒、佛、道三教合流的趋势。
智顗的止观论是天台宗思想的代表。在智顗的止观论中,本体安置自己,成为" 真心" 或" 心源" ;本体把自己对立起来,于是" 心" 有" 真心" ," 妄心" 的对立,最后,本体自己跟自己结合,即通过" 止观" 复归于" 心源"。智顗先从分别名、色开始,把整个世界归结为两个基本的范畴——" 名" 与" 色"。他说:" 当知名、色即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之根本,能生一切法,普摄一切法,即是一切法。若诸大圣分别说一切法门,皆曰名色而分别之,无有一法出于名色。" (《法界次第观门》,《大正藏》卷四十六)所谓名,就是" 心意识"。所谓色,指存在着的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 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四大是地、水、火、风。五根是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五尘是此五种感官的对象:色、声、香、味、触。五根、五尘都是由四大组合而成的,如说眼、耳、鼻、舌、身是" 四大造色"。
在智顗看来,这十四种色法都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是依存于主观的意识(名)的,是意识的产物和变现。但在智顗认为,所有的名和色都不是实在的,而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它们的本源是绝对的空寂的本体,这个本体离名绝相(不可言说,没有形象),这个作为名、色的本源的绝对的空寂的本体,智顗认为就是" 心"。他说:" 一切诸法,虽复无量,然穷其本源,莫不皆从心意识造。" (《释摩呵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味》、《大正藏》卷四十六)" 一切诸法,皆由心生。"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智顗把一切法(事事物物)归结为名、色而又把一切法或名、色的本源归结为作为本体的" 心"。这个超越名、色的绝对的本体被称为" 心" ," 心" 的" 实相"。因此,为了达到本体,只有通过心意识,而由心意识达到本体,也就是" 心" 向它本源的复归,也就是本体自己和自己相结合。这种复归和结合的宗教修炼,在天台宗的教义中叫做" 止观"。天台宗的止观论最后归结为" 一心三观" 或" 三谛圆融" 的中心教义,这就是它通过" 止观" 即在禅定中进行内省或反思的方法而获得的道理,也就是它在" 心物" 之辩和" 有无" 之辩上的哲学主张。所谓" 一心三观" ,是从认识主体来说的;所谓" 三谛圆融" ,是从认识对象来说的。二者讲的是一回事。
在智顗看来,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无有自性,这就是" 空观" 、" 真谛" ;诸法虽" 空" ,却又" 因缘" 凑合而显现为" 假有" ,这就是"假观" 、" 俗谛" ;" 空" 即" 假" ," 假" 即" 空" ,不执" 空" 、" 假" ,亦不离" 空" 、" 假" ," 假" 即" 空" ,不执" 空" 、" 假" ,亦不离" 空" 、" 假" ,本体与现象合一,这就是" 中道"。天台宗以为," 一心" 在同一时间观照得" 空" 、" 假" 、" 中" 三种实相,相即不离,无有先后,所以说它们" 圆融" ;" 三谛" 是精神本体的属性,是人们天生就具有的;通过" 止观" 来获得" 三谛圆融" 的道理,并不是分阶段" 渐修" ,也不是凭主观" 造作" ,而是破除迷惑,唤醒" 天然之性德"。
智顗还主张用" 显性" 的方法来说明" 三谛" 统一于心体(佛体),即提出" 一念三千"。所谓" 一念三千" ,是说宇宙间万事万物种种差别不过是一念偶动出现的三千诸种事物。智f 说:"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摩诃止观》卷五上)一法界即有十法界,十法界互具而显现为百法界。一界又有" 十如是" ," 还有众生" 、" 国土" 、" 五阴" 三种世间," 十如是" 和三种" 世间" 互具,而为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和三十种世间互具,而有三千世界。此三千世界纷然杂陈,仍在一念之中。三千世界是由一心的活动而发生的。
2.湛然的" 无情有性" 论
从智顗的" 止观论" 中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即现实世界是虚幻的,那么它和" 真如(宇宙本体、心、极乐世界)" 有没有联系呢?照他的理论,两者应该是对立的,而这样就会阻塞人们通向" 天国" 的道路,于是他的后传弟子湛然(711-782 年)提出了" 无情有性" (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有佛性)的宗教世界观,来解决上述的问题。他宣扬连没有生命的东西,如草木砖石都有佛性,都能进入" 天国" ,当然人人都可以进入" 天国" 了。关于佛性问题,当时除法相宗坚持" 五种姓" 说,承认有无佛性者外,大多数宗派都继承竺道生的" 众生皆有佛性" 理论。
湛然则把佛性论发展到了极端,写了《金刚碑》,以为不仅人人可以成佛,而且无情之物也具有佛性。因为" 一念三千" 是把一切有情、无情都包括在三千世间之内的,所以有情、无情都是心体的显现,是平等的。湛然说:" 一尘一心,即一切生佛之心性。" 也就是说,每一对象,不论有情无情,都具有佛性。
湛然认为," 真如佛性" 为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存在,一切事物都是它的体现;" 真如佛性" 随着不同条件而显现为各种事物,但都有" 真如佛性" 则是无疑的,这种看法是出自最圆满的佛教,认为木石无佛性,则不是佛教中的上乘。湛然的" 无情有性" 说,一方面增强了" 真如佛性" 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另一方面又降低了它的神圣性和超越性,这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学说的不可克服的矛盾。